杨宝萍
摘 要:童年的志趣,就像最先点燃的火箭,给了人们走向成才的最初动力。让孩子们爱上语文,享受语文,方法很多。
关键词:童趣;语文;成长
昆虫学家法布尔因为痴迷于对昆虫的观察,写下了巨著《昆虫记》;莱特兄弟因为执著于飞翔的梦想,研制了飞机翱翔碧空;莫扎特五岁就开始写钢琴协奏曲,并不断练习、修改,最终成为音乐史上璀璨的明珠。童年的志趣,就像最先点燃的火箭,给了人们走向成才的最初动力。让孩子们爱上语文,享受语文,方法很多。
一、生字趣认方法多
谜语记忆法。低年级小学生喜欢老师将字出成字谜,高年级小学生则喜欢自己编字谜,如“在洞穴下切菜是‘窃读的‘窃字”;“一只黑狗,不叫不吼是‘默默无闻的‘默字”。
比较记忆法。我们可以把相同音节的字“匮”“溃”,不同音节的“悔”“侮”“诲”“梅”“海”等形近字进行比较识字教学。
熟字认字法。通常有“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等用已经学过的熟字来认识新字。
二、理解词语唤生活
词语理解是句段、篇章理解的基础,没有对词语内涵的深刻理解,就谈不上对文章的深度感悟。在词语理解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结合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想象一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的理解是“五颜六色,十分漂亮”。是啊,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这些花有红有紫,有黄有白,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是“姹紫嫣红”。这样理解词语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便于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词语,感悟文本内涵。
三、体会句子来去法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因此理解句子的基本原则就是“从原文中来,到原文中去。”《童年的发现》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学生通过列举哥白尼、布鲁诺坚持科学真理遭到迫害的例子理解到费奥多罗夫发现胎儿发育的规律,被老师误解轰出教室,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迫害。所以这句话一语双关,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
四、领悟段落多感官
有科学资料证明,“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15%,亲身经历内容的80%。”把身体各个器官全部调动起来,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林海音的《童年·冬阳·骆驼队》,我给学生播放电影《城南旧事》中小英子学骆驼咀嚼的一段视频,学生亲眼目睹了“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脸,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学生知道骆驼虽然长得丑,但作者很喜欢它们,清晰记得与骆驼有关的许多往事并逐步领悟到作者围绕对“骆驼”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五、精雕细作两三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那么编者在选文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文章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上比较突出,对于相应年级的学生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特点。教学时一篇文章大可不必面面俱到,每一节课只要抓住两三点,讲清、讲新、讲深就好,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提高。抓住两三点或一两点来精雕细作,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后进入文本,更好地实现文本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构建、创新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焕发以人为本的光泽。
六、口语表达时常练
角色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口语表达形式。在训练初期,主要是模仿、体验,以后再逐步让学生通过想象,向创造性对话推进。学生也喜欢想象创造的表达方式。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会拍摄哪些图片?学生有的会说拍一拍“小艇的样子”,有的会喜欢拍摄“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有的会拍威尼斯的夜景,学生边口述边与课文描写对比,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当学生能够确定说话主题后,就要让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重点,抓住事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细节具体讲述。
七、勤于动笔文不难
写日记能够锻炼小学生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培养他们的恒心和毅力,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今天哪节课你收获了颇多的课外知识?你和你的小伙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家里的花开了几朵,什么颜色,家里的小蚕吃了多少桑叶,把你观察的内容写一写。你帮父母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一天你开心吗?你读了哪本书籍,有哪些好词好句?每天动笔或写作或积累,每周定期交流、分享成长的故事。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精心的准备,是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是师生信任的眼神,是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也是每天哪怕一点点的收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并和学生一起置身语文,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徜徉语文,流连其中。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童真童趣,一起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王保锋.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2(0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