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国
(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山丹 734104)
马铃薯是山丹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2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二阴山区。由于受经济、文化的影响,该区马铃薯种植品种单一、品质差、产量低,严重影响着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1~2]。为筛选出适宜山丹县二阴山区覆膜栽培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促进马铃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2013年山丹县大马营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与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简单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分别为定薯1号、渭薯3号、克星1号、克星6号、克星18号、LK99、夏坡蒂、费乌瑞它、新大坪,均由甘肃万向德农公司提供。当地主栽品种大西洋为对照品种(CK),由山丹县富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在山丹县大马营乡磨湾村进行。海拔2 480 m,年降水量298 mm,年平均气温5.9℃。试验地土壤为栗钙土,地力均匀,前茬小麦。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00 m2(长25 m、宽8 m)。于5月6日结合整地基施优质农家肥60 t/hm2、马铃薯专用配方肥1 125 kg/hm2。5月7日采用机械起垄,垄距100 cm,垄底宽60 cm、垄面宽40 cm、垄高40 cm,起垄后用宽90 cm、厚0.008 mm的普通聚乙烯白色地膜覆盖。5月10日种薯切块后,用40%时乐适悬浮剂稀释1 000倍浸种,晾干后人工“品”字型破膜点种,行距20 cm、株距22 cm,深10 cm,保苗90 900株/hm2。10月上旬收获。其余管理同当地大田。
马铃薯生长期观察记载物候期,统计主要农艺性状,收获时每小区取代表性的植株10株考种,按小区单收计产。大薯指单薯重≥50 g。
由表1可以看出,参试马铃薯品种(系)的生育期为118~142 d,其中费乌瑞它生育期最短,为118 d,较对照品种大西洋缩短5 d;其它品种均较对照品种生育期长。克星18号和渭薯3号生育期最长,均为142d,较对照延长19 d;定薯1号次之,为139 d,较对照延长16 d;克星6号较对照延长15 d;夏坡蒂较对照延长14 d;克星1号较对照延长13 d;LK99较对照延长12 d;新大坪较对照延长10 d。
表1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的物候期及生育期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马铃薯品种(系)的单株结薯粒数以克星1号、克星18号最多,均为5.8粒较对照品种大西洋多1.6个;渭薯3号与对照相等,均为4.2个;其余品种(系)分别为4.3~5.6粒,分别较对照多0.1~1.2个。单株产量以克星18号最高,为0.48 kg,较对照品种增加0.17 kg;其次是LK99、克星1号、新大坪、克星6号、夏坡蒂、费乌瑞它,分别为0.39、0.37、0.37、0.36、0.33、0.32 kg,分别较对照增加0.08、0.06、0.06、0.05、0.02、0.01 kg;定薯1号、渭薯3号最低,分别为0.25、0.22 kg,分别较对照减少0.06、0.09 kg。大薯率以克星18号最高,为38%,较对照高17百分点;LK99次之,为32%,较对照高11百分点;定薯1号最低,为19%,较对照低3百分点。薯形除克星1号、夏坡蒂、定薯1号为长圆、费乌瑞它为扁圆外,其余品种均为圆形。芽眼除克星1号、大西洋(CK)、渭薯3号、费乌瑞它为浅外,其余品种均为较浅。
表2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主要经济性状
由表3可以看出,参试马铃薯品种(系)折合产量以克星18号最高,为43 200 kg/hm2,较对照品种大西洋增产54.83%;LK99次之,为35 25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6.34%;新大坪、克星1号、克星6号、夏坡蒂、费乌瑞它分别为33 900、33 750、32 700、29 550、28 9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21.50%、20.96%、17.20%、5.91%、3.76%;渭薯3号、定薯1号最低,分别为22 950、20 2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减产17.7%、27.4%。
表3 参试马铃薯品种(系)产量
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系)在山丹县二阴山区,生育期为118~142 d。以克星18号生育期最长,单株结薯粒数、单株产量、大薯率最高,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达43 200 kg/hm2,较对照品种大西洋(CK)增产54.83%。LK99、新大坪生育期适中、单株结薯粒数、单株产量、大薯率较高,折合产量分别为35 250、33 900 kg/hm2,较对照品种大西洋分别增产26.34%、21.50%。上述3个品种(系)适宜山丹县二阴山区马铃薯种植。
[1] 杜梅香.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定西市半干旱区品比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4(3):37-38.
[2] 陈花桃.12个马铃薯品种(系)在临洮县山旱区品比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3(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