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梅
(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文/王春梅
(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在其他经济体开始部分地执行国际货币的职能。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有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前沿性的新课题,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推进策略
收录日期:2013年9月16日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的货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及市场干预工具的经济过程,也就是由国内货币转变成国际货币的过程。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在货币领域的延伸。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币已在部分地区开始行使国际货币职能,人民币逐步迈上了国际货币的舞台,局部的人民币货币区正在形成。但从总体上看,人民币仍然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目前,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局限于跨境流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人民币也只是一种交易符号,基本上与资金流是隔绝的。人民币国际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际流通量不足,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够。虽然人民币结算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到周边国家,但在突破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业已形成的贸易结算网络和清算体系方面,还存在困难。在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适用范围的过程中,仍将面对企业定价权、货币选择权等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由于出口商品结构仍以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使得我国在整个世界市场的定价权、货币选择权等方面仍不具优势。从国际支付活动中使用的货币占比来看,在与我国相关的支付活动中,大部分使用的是美元而非人民币。
(二)投资需求与资本输出仍显不足。除去外部投资环境因素,国内经济社会的矛盾和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人民币的输出和使用。虽然经济总量已与美国、日本曾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时不相上下,但从人均GDP、经济增长方式、金融体系状况、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看相差甚远;同时,还面临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日益积累的严重的经济问题、政府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都导致人民币资本输出不足。
(三)抗风险能力低,持有意愿不足。目前,国内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与欧美金融机构相比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开外国投资者投资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很可能会发生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动荡和亚洲金融危机等类似事件。另外,从美元国际化的经验看,美元的大规模输出在世界上形成了石油美元、欧洲美元和亚洲美元,而这些美元又通过美国的金融市场实现了回流,不仅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为这些资金提供了投资保值的渠道。显然,我国金融市场目前还无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这些有利的条件。所以,人民币在国际市场持有意愿并不充分。
根据以往主要外币国际化经验表明,货币国际化主要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中国应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体制改革,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中国可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入手,结合自身国情,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一)保障国内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顺利推进
1、加强国内经济建设。国家的经济实力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只有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币才能真正实现“走出去”,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因此,加强经济建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工作。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处于自由化的深入阶段和货币区域化的初始阶段,要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通过进出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合作,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
2、实现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完全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我国有选择、分步骤地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具体的策略安排上,我国可以选择资本账户的某些子项,适度地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可选择人民币流通范围较广的国家作为试点区域,间接地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同时,国家要加强人民币汇率的理论研究,同时运用利率等各种金融手段,实现所谓的“均衡汇率”,充分发挥汇率在国民经济的杠杆作用。通过适度的浮动汇率制度,促进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3、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与监管水平。若一个国家没有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就无法使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结合起来并快速地反映国际金融形势与走向,也无法使该国货币参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形成过程。在境内,要大力发展银行间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完善二级市场的交易机制,从而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交易主体参与交易,扩大市场交易量。在境外,首先在中国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让境外人民币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让境内人民币更大规模地进入香港,而后融入全球资本市场。这些举措的顺利实施必然要求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及金融监管水平,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二)加快人民币区域化进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还比较有限,同时对于货币国际化这一艰巨的工作,我们仍然缺乏经验,因此需要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实现货币国际化。可以先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扩大周边国家对人民币流通与使用的认同,从而由部分到整体,慢慢渗透推广。这可作为在中国境内实现有步骤的资金对外开放的一个中期目标。
1、积极培育人民币离岸市场。在当前人民币还未实现资本项目完全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可通过离岸市场来进行人民币的买卖、投资、交易与避险。通过离岸市场的建设,可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离岸市场可以为海外人民币交易提供一个结算中心,增强境外人民币流动性,构建人民币回流机制,同时,也向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
2、扩大周边国家对人民币流通与使用的认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人民币在东亚的流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借东亚货币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更好地与东亚其他货币进行沟通,化解其潜在冲突,进而增强人民币区域化的区域认同,有利于克服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网络效应等货币国际化初期所面临的难题。其最终目的是在区域化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3、实现人民币在欧美非的区域化。虽然我国需要长时间立足于人民币的“亚洲化”,但是也要同时促进人民币在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区域化。所以,要进一步加强与欧美非等国家的经贸往来,尤其是深化与非洲的经济政治合作,利用人民币加大对非援助,进而增加非洲的人民币供给。可以考虑用人民币支付我国对有关国家及地区的贸易逆差,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用人民币购买我国的商品和劳务以及对我国的投资。
(三)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与IMF改革。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美国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充分暴露出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国际货币体系亟须改革。中国应投身于建立双边或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并积极加入国际性金融组织,以协调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和履行金融监管的国际性协议,逐步实现本国的金融运作与国际接轨。利用大国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促进国际货币体系趋于多元化、合理化。
(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现在世界正朝着多边化、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各种全球性挑战也越来越突出,我们需要同国际社会一起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挑战,处理好国际间的关系,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当前,人民币仍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一些货币国际化所需的条件仍未完全具备,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我们主动规划、稳步前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国际化之路。
[1]王晓青.基于亚洲货币单位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3.
[2]李军委,耿洪图.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1.
[3]陈文汉.中国金融业监管体系现状、问题及其重构[J].生产力研究,2007.18.
F8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