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谣言防御策略

2014-12-26 00:03唐明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谣言群体效果

□文/唐明军

(湖南水利水电职院 湖南·长沙)

随着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应用,网络谣言相伴也迅速滋生蔓延。这既对大学生的身心、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对学校的管理造成严峻挑战,成为困扰校园乃至社会和谐的一大难题。因此,基于合适的理论,提出对网络谣言有效干预的策略成为高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心理学说服理论

说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理论主要论述说服者如何改变被说服者原有的态度和理念,转而承认和接受说服者的观点和看法。David G.Myers 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从说服的途径、要素等方面对说服理论做了相关阐述。

说服理论认为,要使被说服者接受说服者的观点可以通过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两条途径发生作用。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并且有能力全面系统地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人们会更加关注证据,证据越充分越令人信服,即说服的中心途径。而当人们转移了注意力或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人们就会忽略证据而更多的关注那些不假思索就可以接受的信息的外周线索,比如视觉形象、熟悉易懂的语言等。

除说服途径外,说服理论认为,要发挥说服效益的最大化还可以从说服的四个构成要素——传达者、信息内容、沟通渠道、听众进行考虑。如可信度高、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传达者;信息内容与好心情或恐惧心理相联系;预先警示,面对面的沟通渠道;年轻的听众等都可以从不同程度上增强或减弱说服效果。

二、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特点

网络谣言与传统谣言的传播相比,具有保真度高、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传播方式简洁、影响面广、预防困难等特点。而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除具备上述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大学生的群体生活特点,使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具有群体的特征。大学生自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其学习、生活和成长就形成了以寝室为最小集体单元、以班级为重要基层组织单位、以院系为系统单位的群体性模式。由于大学生群体性生活特点,必然使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浸染上了群体性的特征。

(1)大学生的群体生活,使网络谣言还具有口口相传特征。大学生个体在网络上接受了谣言后,不但可以通过聊天工具(QQ、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在网上转载,还可以在寝室、班级、社团中通过口头方式传播网络谣言,是网络谣言的传播面更广,控制难度加大。

(2)群体的去个性化、从众性,使网络谣言的传播效应叠加。由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个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对网络谣言持理性态度的个体也会减弱对网络谣言的抵制。另外,由于群体成员在群体中的责任被分担,自我价值与行为的意识减弱,这样,即使不信或怀疑网络谣言的个体在群体中的传播也肆无忌惮,使网络谣言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应进一步叠加。

(3)大学生群体的“首领”对网络谣言的传播具有抑扬作用。大学生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中有正式的“首领”(如寝室长、班长、学生会主席等)。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着自发的“首领”。不管是正式的“首领”,还是非正式的“首领”,他们的行为和言论对所在的群体都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这样,他们对网络谣言的态度很容易对网络谣言的传播起到或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2、大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理性的特点,一方面使大学生对网络谣言鉴别力增强;另一方面也使相信谣言后纠正难度增大。大学生是高知、高智的群体,逻辑思维能力强,对事物的辨别能力高,能够较好地辨别网络谣言,对网络谣言起到较好的抵制作用。但如果网络谣言取得他们的相信后,由于他们本身的自负,态度转变起来难度相应加大,轻微、单纯的谣言反驳,不但不能起到很好抵制作用,甚至对谣言的坚信态度更加根深蒂固。

3、大学生的情绪化特点,使网络谣言的危害加大。大学生一般在17 岁至23 岁左右,处于青春期后期,从生理上而言,他们基本上已完全成熟,但心理上成熟度不高,情绪化影响仍较大。他们这种充满激情的情绪化很容易被谣言所利用,从而出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并且群体的效应还可使这些过激的言论和行为进一步发酵,从而造成群体性事件,使网络谣言的危害性加大。

三、说服理论在大学生网络谣言预防中的具体运用

1、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厘清对谣言信息的关注度。加强网络舆情检测,不但可以及时预警网络谣言,还可以有效厘清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关注程度。这样,说服者就可以根据关注程度,按照社会心理学说服途径理论,有效实施干预。对关注度高的网络谣言在驳斥上要重证据,利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促使大学生态度的改变。对关注度低的网络谣言采用外周线索,通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说服效果。

2、提高可信度信息发布。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说服理论,人们更容易被可信度高、具有吸引力的信息传达者所说服。为此,提高信息传达者的权威性和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是有效干预大学生接受、传播网络谣言的有效措施。

(1)通过权威人士发布信息。在网络舆情监控过程中,一旦发现网络谣言在学生中传播,应迅速响应,利用大学生对权威人士传达的信息可信度高的心理,及时聘请专家进行辟谣。另外,还可利用大学生群体中的“首领”进行辟谣,一方面这些“首领”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这些“首领”是大学生群体的一员,相似度高。这两个方面增强了说服信息的可信度,也使被说服的大学生容易接受。

(2)注重表达方式。自信者使人信。说服者在进行网络谣言说服时,话语一定要坚定、自信。另外,说服者不要让大学生感到是为了说服而说服,或为了任务或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服,而要从学生的角度,最好是站在自己利益的对立面说话,这样有利于增强说服信息的可信度,使说服变得容易。

3、合理选择沟通方式。每一种沟通方式都有其契合度,不同的沟通方式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效应。因此,针对不同的谣言,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是必要的。对一些问题无关紧要或情境比较陌生的网络谣言,通过校园广播等大众传媒方式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对于说理充分、欺骗性强的网络谣言采用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最为有效,说服者可以利用班会、寝室座谈会等方式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有效地干预网络谣言。

4、充分发挥情境作用。情景因素对说服的四个要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情景可以使说服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网络谣言干预的情景选择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先警示。预先警示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学校可以利用班会、讲座等,对一些已经确实的网络谣言进行讨论、辨析,提高学生对网络谣言的鉴别力。这就好比在学生中注射了网络谣言的免疫针,使学生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变得更加理智、清醒,从而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2)做足说服功课,提高说服效果。按照社会心理学说服理论,弱的说服不但不能起到说服效果,还会使网络谣言的接受者对原先的态度更加坚信。这样在对网络谣言进行干预时,一定要充分做好说服前的准备工作,不击则已,一击必中。

(3)营造心情氛围。人们处在好心情情况下,容易接受别人的说服,这样在对网络谣言干预时,尽量塑造一种温馨的情景,例如利用野炊、郊游、晚会等学生心情较好时进行说服。另外,适度的恐惧唤起也能够增强说服的效果,学校可以利用适度的网络谣言内容唤起学生的恐惧感,来增强网络谣言干预的效果。

5、利用大学生特点,选择合适说服方式,增强说服效果。大学生是高知、高智的群体,逻辑思维能力强。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谣言说服时,一定要重证据,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理,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说服效果。此外,大学生情绪化比较重,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的情绪化,激起大学生抵制网络谣言的激情。

6、利用群体效应,增强说服效果。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使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群体效应,趋利避害,有效防范网络谣言。大学生生活是以寝室、班级、社团等为单位,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寝室、班级、社团等团体的力量,塑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个别或部分网络谣言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这种群体的压力下放弃网络谣言的接受和传播,从而对网络谣言起到很好地防范。另外,对群体“领袖”的有效干预,利用群体“领袖”的影响力也可增强对网络谣言的说服效果。

[1]陈子晨.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谣言特点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

[2]刘志.基于霍兰德态度说服模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设计[J].外国教育研究,2011.4.

[3]黄宇弦.网络谣言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及应对策略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猜你喜欢
谣言群体效果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谣言大揭秘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