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

2014-12-26 01:42廖元元
社科纵横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刘 虎 廖元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16)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召唤;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六中全会都反复强调,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又提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些都为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正在给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信息获取、思想意识等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坚持与时俱进,探寻和建立起适应新情况和新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和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的普及趋势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当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理论宣讲等传统的教育方式,这些途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传播和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培养上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针对性不够强、时效性偏弱、传播手段相对单一,很难适应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实现对大学生的全程、立体覆盖,不能充分达到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创造性的效果。高校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进教材、进课堂”到真正入脑入心,就要将灌输式教育、体验式教育、养成式教育有效结合,不仅要向广大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更要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增强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理论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度,构建合适的平台,创造有吸引力的显性和隐性教育环境,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形象化、通俗化、生活化的经常性传播手段。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界可谓众说纷纭,但普遍认同的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以网络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的,这种具有革新形态的媒体形态为我们提供了如微博、手机短信、移动电视、微电影、音乐、动漫、即时通讯工具、电子报刊杂志、电子小说等多元的传播路径,可以从满足人的人性化需求入手,通过平等、自由的传播方式,满足传统媒介不大关注的主体信息需求。

根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4.37亿,较上年增长6359万人,微博用户2.8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年增长率为19.1%,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到81%。自2011年底即时通信一跃成为我国第一大上网应用,类似即时通信等以社交元素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则发展稳定:在2013年,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达86.2%。手机即时通信产品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OTT服务、O2O模式的融入使其不再只是简单的聊天工具,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还增加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用户粘性,保证了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在网民中,“90后”及“00后”所占比例接近30%,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达25.5%,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应用模式日益多元的今天,“90后”大学生以其较强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和敢于、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个性,成为“新媒体”最主要的使用者和参与者。

当前,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技术以其迅猛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提供了可乘之机。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区别于以往意识形态的有两点:其一,它所借以立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际上是当代进步人类的具体实践形式,因而没有需要特别掩盖或加于辩护的既得利益,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意识形态的封闭性,而使之向实践开放,用实践证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其二,它所借以批判的观念本身并不是无需加于证明的当然前提,这种自我批判的内在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意识形态的独断性,使之免于成为僵化的教条。[1]同时,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新媒体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紧密结合有其内在基础,是高校在大学生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要求。只有更好地掌握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手段,才能更好地应对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挑战,确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推动高校继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二、新媒体特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多元转变

(一)新媒体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观念转变。新媒体技术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和理念,使信息的传播途径由单向传播,转为全员传播,传播已经不仅是各种政府机构、新闻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进行传播的发起。网络的虚拟性和对等性使得教育工作者必须用平等的身份与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变单向强制地“灌输”教育方式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而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和隐匿性使得多元思潮的大量涌入,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就增加了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导向的难度。因此,政府和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将角色由单一的发起者、宣传者、落实者转变为主导者、管理者、理论支持者。应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大学生,充当起“导师”的角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探讨、思辨,研究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在相互交流中达到思想的统一、境界的提升。高校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应该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就是要贯彻好“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并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多种形式,努力用多元、开放的意识去实现教育的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新媒体的海量性和共享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转变。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主阵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然而,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的网上行为方式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网络信息纷至沓来,鱼龙混杂,如何培养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和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高校应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广大青年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社会实际相结合,使之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很强的说服力、明显的实效性,才能让他们信服和遵从,坚定不移地运用这一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2]列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毛泽东也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4]因此,只有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案例,并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来说明理论,才能增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亲近感,让他们乐于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为自觉意识。

(三)新媒体的超文本特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转变。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目前,几乎所有多媒体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不同媒体的综合效能,发挥不同载体的特长,将枯燥的理论化为更加清晰、生动、鲜活的表现手段,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紧密跟踪和研究新媒体下文化的变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体系,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不断丰富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手段。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梳理

在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核心矛盾之一就是新媒体传播空间的控制与自由的对立,导向与开放的矛盾。因为新媒体传播在技术架构上凭借的是开放设计的理念,海量信息的流动起码在表面上是不受控制的信息交流空间,其背后凸显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5]高校应积极调整战略,由完全统管转变为把握主导权、鼓励多方参与、协调互动的格局,将用行政、计划为主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的“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转变为以指导、服务为主,协调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指导-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实现政府、高校、教师、各种学术团体和社团、大学生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互相呼应、相互补充,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建立规范有序的多元主体互动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见下图),整合和调动多方力量,发挥其综合效能。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导向。政府和高校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发起者和主倡导者,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技术支撑、理论支持、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法规,同时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推进大众化的有序、有效开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和文化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强大的持续推进的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坚持载体创新,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高校作为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定执行者,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趣味性的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社区,通过手机报、网络博客、专题论坛等途径,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各种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年级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对低年级新生采取集中宣讲和营造氛围为主,以党建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对于高年级同学采取体验、互动、思辨为主的方式,以就业、成才为目的的模式;对于研究生采取研讨式教育为主,以感悟为目的的模式。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和技术优势,在丰富大众化的理论内涵、现实关照、生活关切、传播形式革新、实践探索等方面开展大量具体的工作。

(三)坚持实践参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被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到实践中去感受。高校应利用好新媒体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自由、平等、广泛、开放等特性,充分发挥和激发各种社团组织、大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精神,鼓励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起者、宣传者、践行者、理论创新者,借助新媒体等手段,进行充分互动,引导舆论导向,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的工作。

(四)坚持机制完善,消减新媒体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为了尽可能避免新媒体的不确定性、虚拟性等特质可能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在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加强机制建设。一是完善规划机制,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确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制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方案,并根据实施效果及时进行反馈调整。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就是要激发和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发个体积极的行为,从而让教育者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者,让受教育者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者。三是完善保障机制,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纳入学校发展的体系,明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策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和资源保障,加大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投入。四是完善监管机制,要建立由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网络技术人员、学生工作人员、心理专家等组成的监管工作组,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媒体资源建设提供有效信息服务,促进科学发展,提高工作水平。

[1]赵欢春.积极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J].江苏高教,2012(2).

[2]肖行.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3]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8.

[5]吕治国.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