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來,擁擠的小城澳門似乎更加熱鬧了些,一個個會展活動“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方休。形形色色的會展活動,如“第八屆APEC旅遊部長會議”、“第二屆澳門國際收藏品展”、“第七屆澳門國際房地產交易會”、“世界華商高峰會議”、“第十九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世界旅遊經濟論壇·澳門2014”等等先後舉辦,讓人眼花繚亂。至於這些會展活動究竟給澳門帶來多少實際利益,筆者持懷疑態度。
據說今年MIF的入場參觀人數就比去年有明顯下降,有參展商透露今年人流量不足,生意比去年明顯減少。而根據特區政府制定的獎勵計劃,對在澳舉辦的會展活動提供多方面的財政支援,這就意味著至少目前而言,在澳舉辦的會展活動越多,特區政府在會展業上所支出的公帑也就越多。也不知澳門發展“會展業”是用來掙錢的,還是用來花錢的,只知會展業為澳門財政收入做出貢獻,才算是對澳門有實際意義。雖然不可否認政府對組展機構的資助細節有嚴格限制、規定,令資助流動至本澳企業受惠。但自特區政府定位會展產業為經濟適度多元一環,會展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卻也良莠不齊,未能建立起標誌性展會,除政府的品牌展會外,市場化會展活動寥寥可數。而這幾年為支持澳門會展業發展,國家商務部及不同政府部門紛紛把國家級會展活動移師澳門,如日前落幕的汽車、遊艇及商務機會展,本周舉行的中醫藥會議亦是一例。中央以實際舉措支持澳門適度多元,鞏固澳門會展業定位。可是本地業界如何借助國際級會展活動加快成長,怎樣走向產業化?於筆者看來,好像誰都心裡沒底。總是強調澳門資源規模有限,市場狹小,缺乏大型國際會展所需的空間和人才,沒有競爭優勢。所以,靠市場自然成長非常難,尤其起步階段,必須靠政府來大力推進。
聽落是理,好像一旦政府停止“輸血”、“餵奶”,會展就難以為繼。甚而欺政府錢多人傻,以為擺幾張桌椅,豎幾面展會旗子,招來幾潑看客,就可套得政府扶持款。熱衷此操作者,事實上,本澳大有人在,不然,會展業何以發展到現在還停留在“公眾展”格局上?誠然,以展銷掛帥的展會,人氣無疑是關鍵,但以展覽洽談為主調的展會,需要的卻是質量。一直以來,政府期冀展覽會,既有展銷,亦有展覽,優勢互補,既可“量化”展覽會成效,又可彌補因為專業買家不多的尷尬。但隨著會展業逐步發展,要辦專業展會,最終須與展銷部分剝離,提升展會檔次,尤為必要。當中,如何吸引更多國際專業買家來澳參與展會,更是提升展會“含金量”的關鍵,如上例公務機展及遊艇展,面向的非一般大眾,而是潛在買家,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展會的含金量。
但要買家紛至遝來,除會展本身規模、品質外,邀請買家方面的專業人才便不可或缺,而這正是本澳會展業軟肋。鄰埠香港具有專業部門負責買家資料的收集與邀請買家,本澳在這方面的人手及專業程度不足,因而“數量”上去了,“質量”跟不上。而參展商所追求的恰是大宗的交易量或批量訂單,專業買家為會展的靈魂人物,而非公眾的零買,參展商的零賣。所以特區政府日前出臺了“會展專業人才培訓支援計劃”,準備每年資助五百萬元來鼓勵團體或企業的成員參與會展相關的課程學習,培訓,以此來提升會展從業人員的專業程度和素質,此舉無疑正確而又及時,筆者樂見,感覺這才叫把錢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維繫在表面虛空“鬧熱”上。
(澳門/吳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