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恩
陕甘宁边区根据地位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接壤处,面积约10万km2,是在原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基础上建立的。1937年9月,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共中央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建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陕甘宁边区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重要后方基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陕甘宁边区在当时属于中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边区政府成立后,在抗战、民主两面旗帜的指引下,边区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民主革命、积极抗战的同时,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在财政很困难的情况下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1945年的教育投入占了边区财政收入的1/4。由于重视教育和投入不断加大,全边区出现了一个方方面面办教育、人人投身教育的局面,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体系基本涵盖全社会各种人群,教育对象既包括适龄儿童,也包括成人,有大学、中学、小学和幼教。当时边区的总人口150万,高校就有18所(其中国民高等教育学校6所)、中等教育学校13所。尤其是1940年边区政府实行普及小学教育政策后,小学教育发展更为迅速,1945年小学学校达到1 377所,在校学生 3.4 万人(如表1)[1]178。
陕甘宁边区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取得的。习仲勋是早期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做了许多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对边区的教育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表1 陕甘宁边区小学发展情况
1934年11月,习仲勋、刘志丹等人领导的西北红军成立了陕甘边区军事委员会和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习仲勋任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边区根据地的领导人在初创根据地时就十分重视教育,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随即设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文化教育委员会”,作为教育行政领导机构,积极开展小学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边区人民的文化水平。
1934年,为了帮助贫苦农家子弟学习文化,习仲勋、刘志丹等人在合水县的罗洼村创办了第一所列宁小学,揭开了根据地新式教育的序幕[2]186。同年秋,又在南梁创立了列宁小学。由于偏僻、落后等原因,边区人民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初办时学生很少,只有10来个学生。边区政府一方面积极组织宣传,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将教育与当时农村实际相结合,采用歌词形式编写教材,通俗易懂,深受孩子们欢迎。这种办学方式,既普及了文化知识,提高了根据地儿童的文化水平,又宣传了革命道理,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边区的经济发展有限,当时列宁小学的设施极其简陋,条件十分艰难,为解决列宁小学的困难,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习仲勋十分关心列宁小学各项工作的进展,经常将特意节省的铅笔、白麻纸等办公用品送给学校使用。尽管工作十分繁重,习仲勋还是经常到学校讲课、给学生作报告。同时,还主张边区政府安排进步知识分子对旧式学校、私塾进行改造,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到1937年前后,随着环境相对安定,边区的初等教育开始快速发展[2]186。
1936年8月,习仲勋受中共中央委派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先后担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分区专员、分区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员等职。1939年,习仲勋根据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的部署,领导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的创办工作,并亲自兼任校长。
当时,国民党顽固势力已经掀起了一次次的反共浪潮。在此严峻形势下,习仲勋带领刘端棻(河北枣强人,后任该校副校长)等人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保证了学校于1940年3月15日正式成立。习仲勋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巩固学校、保卫关中”的口号,并明确要求:一要确保安全;二要坚持办学;三要依靠群众。他特别叮嘱学校其他领导:“学校要依靠群众,依靠地方党支部和乡政权,要和驻地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是学校安全的重要保证。”[3]303习仲勋还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命运,并亲自为学生开讲座。苏德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41年6月27日,习仲勋来到学校,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斗争形势,为师生们作了专场时事报告,他论述了苏德战争的性质与前景,指出正义战争是人民直接参加的战争,必将取得胜利。当前的任务是要动员全世界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组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奋斗[3]307。习仲勋的报告对于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和前途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学校自成立到1942年12月的短短时间内就经历了七次建校,六次搬迁。习仲勋始终和学校其他领导一起,带领学校师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保证了学校的发展,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分布在各条战线上。
1943年,习仲勋调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米(脂)警备区和独立第一旅政委。1942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时局发展的变化,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干部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包括国民教育工作在内,都必须经过干部去做……”[4]33习仲勋结合绥德的教育现状,进一步提出“按照教育与劳动结合、教育与社会结合、教育与政府结合、教育与家庭结合”的办学方向进行改革,这一创新之举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为提高全区群众的文化水平,结合农村冬季农闲的特点,习仲勋大力主张办“冬学”。后来,“冬学”逐步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普遍存在的一种群众教育形式。由于农民的空余时间主要在冬季,各个抗日根据地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群众识字和文化、政治学习。仅1943年全区就办起 “冬学”905所,参加学习的人数达70 715人。由于不占用劳动时间,“冬学”深受群众欢迎,并成为绥德地区普及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阵地[5]。习仲勋从8个方面认真总结了周家圪穗村办“冬学”的经验,1944年3月11日的《解放日报》以《绥德国民教育大革新》为题,全面报道和推广了绥德教育工作的经验[6]12。1944年 5月初,习仲勋召集绥德地区领导开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教育的总体思路是:既重视长远,又注意当前;重视理论教育、学校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艺术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重视群众的办学力量,开展民办公助;重视社会教育和成人教育,宣传时事政治,提倡消灭文盲和推行新文字运动;办好民办小学、冬学、业余学校、夜校和短期训练班;搞好读报组、读书会、黑板报、幻灯、连环画、漫画、秧歌队、说书、讲演会、快板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的教育发展。
1934年5月,为了加快培养红军干部,习仲勋、刘志丹和吴岱峰等人创办了陕甘边区红军军政干部学校,习仲勋兼任政委,刘志丹兼任校长,吴岱峰兼任常务副校长。学员主要来自部队中下层干部,也有少数地方干部参加,先后培训干部3期,约300人。
1942年 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了《给各分区县市关于干部问题的指示》和《陕甘宁边区在职干部教育实施办法草案》,习仲勋领导关中分区,将在职干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分区利用农闲时节,先后举办地方干部训练班 7期,每期半年,对320余名区、乡干部进行文化教育、农村政策教育和政治形势教育。到1941年,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的区委书记以上的干部基本上都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的文化水平。乡—级支部书记大多数都能看文件,读报纸。新提拔的年轻知识分子干部,在第一线十分活跃,努力工作,组织广大群众机智灵活地开展对敌斗争,把边区建设成了一个坚实的抗日根据地[7]143。
当时的边区与中国大部分农村一样,封建思想盛行,大多数人民群众思想极其落后。“封建迷信组织又相当强大而普遍(庆北成年人中占十分之七八),如哥老会、天门会、释教会,这些组织保守迷信,他们对革命事业一点也不懂得。”[8]117为了开启民智,发动群众接受新思想,习仲勋等边区领导人从成人扫盲识字班入手,消灭文盲,提高成人的文化水平。同时,还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使群众逐渐从封建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不但提高了文化水平,而且促进了对革命事业的宣传。
陕甘宁边区政府根据当时的形势,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创办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发展教育,一方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纲领和政策,另一方面也为边区政权的稳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习仲勋为此作出了积极贡献。
[1]齐心,张馨.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2]李建国.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3]编写组.习仲勋传(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中央党校毛泽东思想研究编写组.思想政治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5]祝彦.“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习仲勋践行倡导群众路线二三事[EB/OL].[2013-05-2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6]习仲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7]编写组.习仲勋革命生涯[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8]中共庆阳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区(陇东)[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