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视域中的苏州特色农产品发展策略

2014-12-25 02:30:08
关键词:碧螺春现代农业苏州

周 樱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14)

0 引言

苏州地处江南,气候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农业在苏州的地方经济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978年农业在苏州地区GDP中占据28.1%的比重,但这一数字在2010年下降为1.7%,苏州也由历来的农产品主产区变为“一个典型的农产品主销区”[1]18。虽然农业在经济产出中的比重下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减弱,事实上,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农业的功能也不断延伸和扩展,“如果从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角度考虑,农业的功能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2]58。一方面农业不仅能够为本地市场提供相对安全的农产品,而且其在化解由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长期超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的土壤环境恶化,使农产品质量大打折扣。因此,苏州有必要在其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现代农业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其涵义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具体包括:“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旅游农业、订单农业等。[3]53由此可见,现代农业中运用到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工业。

1 苏州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获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苏州农产品品种丰富,一些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因其口味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可复制性,其中阳澄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蜚声海内外,此外还有太湖三白、东山和金庭的枇杷、杨梅,车坊的水八仙等等。这些产品古来有之,其养殖、种植史已达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目前,苏州市区的两大地方农产品主产区——相城区和吴中区都在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建设现代农业。相城区拥有阳澄湖四分之三的水面,65%的蟹产量,被称为“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1]30。该区主推的莲花岛农家乐项目,每年“秋风起蟹脚痒”之时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食客上岛品蟹、观光。而吴中区也同样注重资源整合以求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并提出了“六个一”工程,即:“一杯茶、一只蟹、一羽鸡、一棵菜、一头羊、一株苗”的策略[1]15,其中“一杯茶”指的就是洞庭山碧螺春这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了。

早在2002年,苏州就提出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并在2004年提出要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且在2005年发展观光农业。2007年苏州进一步实施“四个百万亩”农业计划,着力推进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从2008年又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组织方式、形态布局,调整农产品结构。到2009年,苏州的农业逐步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生产格局。2010年,基本确立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农业、生物农业和市场农业。在此基础上,2011年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把发展重点放在了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上,并继续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至2012年,苏州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苏州地区的现代农业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还包括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等等,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生产功能,农业还能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更能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有效服务。

2 苏州特色农产品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工业高速发展,但伴随着GDP的不断攀升,环境危机逐渐加剧,农产品生产所仰赖的土壤、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不容乐观,由此导致部分地区农产品的质量下降,食品安全成为制约农产品发展和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苏州原产的碧螺春茶遭受外地仿冒的强烈冲击,加之茶农每户分散运作,缺乏标准化措施,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因为农药残留等问题一度出口受限,价格低迷,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销售前景并不乐观。

(2)发展不均衡,部分特色农产品效益低下。苏州这座东方水城,水生资源丰富,水生农作物中“水八仙”种植历史悠久,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农产品,一贯广受好评。但与碧螺春相比,水八仙的发展前景看淡。现除了芡实(俗称鸡头米)销售情况相对较好以外,其他的几种农产品,如茭白、菱、莼菜等因为效益低下、生产面积减少,种植规模变小。

3 苏州特色农产品发展策略

就当前情况来看,苏州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趋势不尽相同,带来的效益也层次不齐,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苏州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苏州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要实现苏州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使地方特色农产品走上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道路,并打造高优势、强辨别的优势品牌,实现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的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质量为生命,打造绿色安全特色农产品。对于任何产品而言,质量都是其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根本条件,农产品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每日必须要消耗的农产品的安全要求也在逐步上升,从单纯的要求数量向要求质量转变。为此,苏州也开始重视“三品一标”(三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建设,并从2002年拥有204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志发展到2012年拥有1 722个“三品”标志,详见图1所示[4]。

图1 2002—2012年苏州“三品”的发展情况

由图1可知:在2002—2012年间,苏州的“三品”数目增长了7倍多,“三品”的认证工作飞速发展,体现了社会和个人对于食品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苏州的“三品”数目在经历了2002—2007年的迅速发展之后,2008年出现了下降的情况,直到2010年其数量才再次超过2007年的水平,至2012年其发展趋势逐步放缓。因此苏州特色农产品更应高度重视“三品一标”的建设。以古尚锦碧螺春茶叶股份合作社为例,该社自2002年申请注册之后,接连获得首批江苏省无公害基地产品认证、国家级无公害产品认证,2003年成为首批洞庭碧螺春茶原产地域保护单位,2004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茶坊生产的古尚锦牌洞庭碧螺春获绿色食品使用证书。2004年,“古尚锦”品牌“茶叶创下3 600元/公斤的高价”,2005年甚至“达到了5 200元/公斤的天价”[5]45。如此可观的效益,说明该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之高,也说明质量对于苏州特色农产品而言就是生死存亡的命脉线。

(2)以合作为基础,实现适度规模特色农产品经营。苏州人均农业用地紧张,而传统的农业经营以一家一户为主,土地难以集中,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规模效益较差。不仅如此,零散的经营方式使得苏州的农产品市场容易受到外来同类或相近产品的冲击,市场抗风险能力弱。因此,怎样把农业生产的各个要素集中起来,发挥整体效益、规模效益,是摆在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此,该市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进“三大合作”改革,即:实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使得当年就新增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366个。到2011年底,累计各类合作组织已达3 397家,详见表1所示。

表1 2006—20011年苏州“三大合作”发展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2006—2011年,苏州的各类农村合作组织几乎增长了3倍,农业现代化随着合作组织的不断增加而得到迅速发展。如2004年被授予“苏州十佳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称号的古尚锦碧螺春茶叶股份合作社就是由571个基地农户以每亩1 000元土地折价入股而建立起来的。目前该公司拥有绿色生产基地1 000亩,年产量达到了2 000多公斤,年销售额300多万元。[6]至2008年3月,苏州“东山、金庭两镇分别组建了由17家和12家专业合作社参加的专业合作联社,并办理了规范的注册登记手续”[7]17。苏州的农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加,使持股农民的占比也由2007年的68%增长到2011年的95%。对此,我们认为,农业合作社将来的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数量的增长上,而是应注重提高合作社的质量和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特色农产品经营的规模效益。同时,苏州特色农产品可以合作社、合作联社为手段,形成公司加农户的产品经营模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了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同时也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壮大。

(3)以宣传为手段,打响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从2002年开始,苏州每年都会举办优质农产品交易洽谈会和无公害农产品展销会,同时也积极参加省内外、国内外的各种农交会,这都很好地宣传了苏州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增加了农产品的销量,打开了国内国外市场,并在吸引众多项目投资的同时,打响了地产产品的知名度。如在2007年第九届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上,苏州就有150个优质农产品亮相,包括:碧螺春茶、阳澄湖蟹、苏太猪、生态鸡等。尤其是针对苏州地产碧螺春茶这一特色农产品,36家茶企都在2011年与工商局签订了洞庭山碧螺春中国驰名商标使用人诚信公约。联合起来的碧螺春茶叶专业联社,对“洞庭山碧螺春”实行统一包装,共同经营的策略。联社实施了母商标与企业子商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如“洞庭山碧螺春”是代表地理标志的母商标,而“碧螺牌”是东山茶厂推出的子品牌。有了商标之后,2012年的“第一锅碧螺春新茶卖了3 200元……茶农收益是原来的2.5 倍”[8]。除了“碧螺”以外,目前该行业著名品牌还有“吴侬”、“玉品”等。

到目前为止,苏州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应该认识到,就苏州特色农产品市场整体而言,各品牌的影响力远不及以地名加品名的方式命名的农产品,如:藏书羊肉声名远播,却没有哪个牌子的羊肉是市场认可的,东西山的枇杷口味甘甜,深受好评,但该产品却没有任何相关品牌,就连苏州参加的各个农交会上,所推出的特色农产品也大多体现的是优质品种,而非某个品牌。从“碧螺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品牌打响之后农产品不仅身价倍增,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因此,苏州应积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借助各种平台展示其农产品优势,不断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苏州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以此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保证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4)以特色农产品为卖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近10年来,苏州还涌现出了一批如大唐生态园、旺山村、莲花岛等结合了特产、乡村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于一体的旅游资源。还有以洞庭山碧螺春茶这一特色农产品为卖点,“古尚锦”地区也办起了乡村休闲游活动。由此,茶农们不仅向顾客卖茶,还争取留住顾客成为游客,吸引他们进入茶园采茶,学会拣茶,参与炒茶,懂得品茶,并举办农家乐,实现餐饮、住宿、游玩“一条龙”服务,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

2005年,苏州依靠农业游活动吸引游客600多万人次,创收6.1亿元,这个数字不能说少,但是与苏州整体旅游业所带来的432.11亿元收入相比,所占份额还比较低。因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是把生态、旅游和农业三者相结合,实现“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一种方式,因而应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把农业资源和旅游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三品”的增加,生态农业必然得到发展;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既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负担,因此,把农业资源拓展为旅游资源的好处不言而喻。除此以外,旅游业还能带动农村整体环境的提升,促进农耕文化、水乡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可以说,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由此可见,苏州作为一个闻名海内外的旅游城市,有必要、也有能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休闲农业,把农业资源与具有传统优势的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5)以加入WTO为契机,积极扩大特色农产品出口。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这为我国农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WTO农业协定中的SPS协定使我国出口海外的农产品极易遭受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技术性标准的限制。正如李庆魁所言,加入WTO对中国农业提出了“高产投比、高劳动生产率、高度商品化和高度生态化的要求”[9]71。国外市场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检验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而且许多标准是国内现在还不具备的,因此,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多年以来,洞庭山碧螺春虽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声名斐然,但是却一直不能走出国门。其原因是碧螺春茶在国内的技术标准只有40多项,而如果出口欧美则必须达到欧盟要求的200多项技术标准。为此从2008年开始,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有机茶园基地,从育苗到农产品投入紧抓生态标准不放松,直到2012年3月底,该社才获得了出口茶叶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这标志着苏州碧螺春获得了首张出口许可证,碧螺春茶终于真正地走出了国门。4年的研究实践才使得某一品牌的碧螺春得到了迈向世界市场的通行证,这一方面体现了该农企的成功,另一方面则体现出了农产品行业标准化的缺失。为此,苏州需要进一步推进各种相关农业标准认证,如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在加工企业推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在流通环节推行食品零售商采购审核标准认证(GFSI),只有这样才能避开非关税壁垒,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1] 刘洋.农产品主销区如何强生产保供给:以苏州市发展高效农业的实践为例[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

[2]金伟栋.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的功能价值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农学学报,2011(5).

[3]孙学文.基于电子商务视角的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

[4]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2002年到2012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BE/OL].2014 -03 -08.http://www.sztjj.gov.cn.

[5] 马莉.众手托起农产品品牌:古尚锦碧螺春茶叶股份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探析[J].苏南科技开发,2005(5).

[6]古尚锦茶叶合作社.合作社简介[BE/OL].2014-03 - 10.http://www.dtsblc.com/members/company.asp?coNum=1.

[7]沈建华.吴侬茶香飘两极[J].江苏农村经济,2008(6).

[8] 金睿.苏州:地理标志让农产品身价倍增[N].江苏经济报,2012-04-09.

[9]李庆魁.经济发达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探索:以苏州市为例[J].苏南科技开发,2006(11).

猜你喜欢
碧螺春现代农业苏州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4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4
现代农业
苏州碧螺春上市 产量同比增长超20%
食品与生活(2019年4期)2019-05-13 01:36:20
吴都碧螺春 一嫩三鲜回甘浓
苏州一光
也说碧螺春
华人时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43
苏州十二忆
苏州杂志(2016年6期)2016-02-28 16:32:21
鉴别碧螺春茶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