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美
(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3001)
在传统译论中,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对话一直处于不平等状态。强势的西方文化对处于弱势的第三世界文化进行文化殖民和束缚。“翻译作为一种实践,塑造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力关系。”[1]117面对宗主国的强势文化禁锢和束缚,第三世界国家积极努力寻求各种方式来改变本土文化的边缘地位,重塑文化身份,以使本土文化能与西方文化平等交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起源于巴西的食人主义翻译理论。食人主义认为,被殖民国家应该吸取西方强势文化的精华和血液,使外来新鲜血液和营养与本民族文化进行融合,增强自身文化体质,进行再创造翻译,使原作获得新生。在这个“吸血鬼”式的翻译过程中,徘徊于原作与译入语、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之间的译者一改传统译论中消极被动的“仆人”形象,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地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间进行协商和斡旋。
“食人族”(cannibal)其实是强势的殖民者强加给巴西殖民地的一种称呼。早在欧洲人初到美洲大陆时,看到当地土著人的服饰和生活习惯都与欧洲大陆不同,而且说的语言也是不可理解的含糊怪叫,由此联发奇想。“食人主义”还与一次食人事件相关。1554年,巴西一个名为图比人的部落在一次食人仪式上分吃了葡萄牙天主传教士Sardinha教父。自此之后,cannibal(食人)就与美洲原住民联系在一起,开始进入英语国家并在欧洲广为传播。因此美洲人民在欧洲人眼中也就成为了生吃人肉的野蛮人,他们的语言文化自然而然也是原始、野蛮和无声的。欧洲殖民者总是把自认为文明、成熟的欧洲文化复制强加到美洲殖民地本土文化中。
为了改变美州人民语言和文化上的原始无声状态,巴西小说家和诗人索萨·安德拉德于1928年发表了《食人宣言》,认为巴西只有吞食掉强大的欧洲文化才能摆脱欧洲宗主国的意识控制,改变本国的文化定位。其中,“吞食”对欧洲语言文化来说既是背离又是尊重。[2]306《食人宣言》促使巴西人民开始反思自身的文化身份,思考如何把本土文化从弱势的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开放的自主吸收,改变本土文化与霸权文化间的失衡关系,把自身文化提高到与宗主国平等的位置上。这种思潮很快内化成一种民族精神信念,并被用于语言、建筑、文学、戏剧等不同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63年,德·坎波斯兄弟出版《作为创造和批评的翻译》,正式将“食人主义”运用到翻译理论研究中,并通过大量的“食人”式翻译活动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食人主义译论。德·坎波斯认为,翻译中的“食人”不是译者对原文的蛮横占有,而是译者通过“吞食”原文,吸收丰富的养分,再以全新的方式诠释出来,对原文来说是解放和再生。食人主义认为,食人不是一种吞食人的野蛮行径,因为食人主义者不是见人就吞食,而是只选择强壮的人、有权势且受人尊敬的人或者是能通灵通神的人。[3]63-67同样地,“食人”式翻译是一种通过“吞食”原文来获得力量的行为,一种从原文汲取养分的积极滋养行为,亦是让译文生命更鲜活的输血行为。[4]119“食人”主义翻译与鲁迅笔下的“拿来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提倡以积极开放的姿态欢迎和汲取对方文化中的有益养分,[5]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一种特殊的改写活动。
翻译研究独立为一门专业学科以来,很长一段时间,翻译都被视为是对原味信息的机械语际转换[6]8,原作的地位是不可挑战和至高无上的。建立在语言分析基础上的传统译论一直局限于对原文和译文间对等问题的讨论,抑或是拘泥于作者和读者地位高低的争议。不管是对比分析还是描述性翻译研究,都过分关注语言和文本层面上的问题,而忽略了语际翻译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勒弗菲尔和巴斯奈特开始探讨翻译和文化间的关系,试图挖掘影响翻译的政治因素、女性主义翻译和后殖民翻译等问题。跟其它译论不同的是,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不是把原作奉为神作,认为其不可侵犯,而是将其当做可被吞食的养分,以及可以滋养自身文化的外来血液和进行文化交流目的的工具。原文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作,而是一个服务译者和目的语读者的仆人,可以被吞食、肢解、消化并与目的语文化进行融合,被重塑成为新文化的一部分。食人主义译论下的翻译是一个集吞食、滋养、输血、创作和再创作为一体的翻译工程。翻译不再是从原语到目的语的单方向文化传输,而是两种文化间的双向交流和互通有无。
翻译的主体,广义上包含原作者、译者和读者,狭义上仅指翻译过程中的译者。[7]569-570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不背离原文的前提下,为达到翻译目的而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译者作为连接原语和译语读者的桥梁,自然是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但是受传统译论的影响,译者一直被原作者的权威阴影所掩盖,其创造力受对原文的忠诚度所禁锢,主观能动性常常被忽视。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文学语言本身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会产生一定的开放和不确定的意义空白。译者作为原作的读者和译文的创造者,会根据自己的阅历、文学修养、兴趣和习惯所形成的期待视野对原文进行解读,填补这些语意空白,生成新的带有译者主观性理解、阐释的译作。译者不再紧紧跟随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而是在翻译中不断替补和延异,根据自己变化中的期待视野产生新的阐释和创造性的翻译。译者的声音都会体现在新的译作之中。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及翻译的创造性中。
“食人主义”是一种隐喻,用在翻译中是用来说明译者对原文的处理方式。与传统译论不同的是,译者不再是原文和原作者的追随者和奴仆,而是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按需要选择原作,有选择地吞食原文,原文和原作者不再是主导者,而是随时可能被译者吞食的对象。
弱势的文化受到殖民宗主国的文化禁锢和束缚,本族文化遭到鄙视,始终处于边缘地位。要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文化交流和对话,被殖民国就必须吸食西方强势文化的精髓,再将对方的丰富文化养分内化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而翻译恰恰是最有效的工具。“师夷长技以制夷”。“食人”式翻译通过粹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强大自身的本土文化,进而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保护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是促进化解殖民化的有力武器。
作为操作翻译这根魔法棒的译者手中就握有巨大的权力。“食人”主义译者可以根据需要和自身喜好选择吞食的文本,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适当科学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对原文进行理解、消化、吸收和重新阐释。在翻译中,译者将自己的文学体系、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要素带入到与原文和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既尊重原文,保留原文的血液,又获得原语言和文化的养分滋养,充分发挥创造性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和改写,让原来开放的文本获得新生。简而言之,译者在文本的选择、翻译标准的制定、翻译策略的采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为了强化本民族文化,译者必须选择富有强势文化营养成分的作品进行翻译,才能内化成自己民族特色的优势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霸权和束缚。处于内忧外患、亡国灭种之机的林纾选择翻译《黑奴吁天录》和《茶花女遗事》等世界名著,以“开民智”[6]8,用翻译来“改革社会,激动人心之雅志”。为了改变美国维多利亚无病呻吟的仿古诗风,庞德选择翻译清新脱俗的中国古典诗歌,出版了《华夏集》。
根据多元系统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学还处于弱小或边缘阶段时,翻译文学就会蓬勃发展,原作也就占有特殊和重要的位置。当译入语处于强势和霸权地位时,译者选择文本时很大程度上会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而处于劣势文化定位的国家,其译者会把振兴强化本土文化的目的置于优先位置,主动选择强势文化文本进行译介,以改变现有的不平等文化交流对话关系。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建立和平民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鲁迅、瞿秋白、郭沫若等译者选择翻译日本和俄国的社会人文学科书籍,重在译介被压迫文学,以吸收外国被压迫民族积极向上的反抗精神,唤醒国民的抗争意识。而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上海书店等秘密翻译出版马克思著作《资本论》(第一卷)、恩格斯的《反社林论》和《拿破仑第三政变记》等革命书刊,将外国的革命著述融合到本土抗争政治文化中,以服务当时的革命宣传和斗争需要。民国时期,胡适呼吁学者们应大量译介优秀外国文学名著,提倡“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总而言之,在“食人”式翻译中,译者充分运用自主选择权,“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能够给本土文化提供新鲜血液和滋润养分的强势文化文本,充分发挥译者在文本选择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译论要求译者对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原作意义绝对地忠实,亦步亦趋地做一个顺从的“仆人”。但是,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则倡导译者走出原作和原作者的限制,在不完全背离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的发挥和再创作。为了完整吸收西方原作精华,鲁迅提倡直译甚至是音译,以保存原著的“神韵”,所以才主张把“fairplay”音译成“费尔泼赖”。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常被视作是“食人”式翻译的典范。庞德的翻译极少注重对原文的“原汁原味”再现,而是强调创造性的组合和并置,重视翻译之外的意象和氛围,强调译者的创造性和翻译的目的性,是一种创造性的翻译或重构。
食人主义译论反对译者拘泥于“意义对等”、神似和形似、直译与意译、“信、达、雅”等陈旧的翻译标准,提倡译者摆脱这些难以把握的圭臬。为了重塑本民族的文化身份,译者就必须对原文进行重新发明、再创作、重新构思、捕获意象,进行自由地重写和创作。“无意直译,只求达旨”的严复在前期翻译《天演论》、《法意》、《穆勒名学》等作品时,用古雅的汉语处理原文,随意发挥,自由创作。
我国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的优势论指出,“求似”“求真”这个翻译标准太低,“求美”才是翻译的高标准。译者必须运用最好的译语形式,让译文读者知之、好之、乐之。[8]2-4为了获得与原唐诗一样的意境和美感,庞德不惜将原诗的内容去除,将原作的意境和诗情吞噬,再用标准美语再创造出全新的“美式唐诗”。原诗的“青山”被译作“blue mountains”,用删减之后的“white silk fan”和“clear frost”实现诗歌难以企及的“信、达、雅”。只要译者能够再现原作的艺术魅力,传达原作的神韵和旨意[9]83-85,就做到了成功地翻译。
作为重塑民族文化身份的有力武器,翻译就是一个让不同文化相互商讨和协商的活动。译者必须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让两种语言和文化在矛盾模糊的“第三空间”进行协商、交流、碰撞和融合。翻译既然是一个重写的过程,就必须对原作进行再创作和超越,使得来源于强势文化的原作进入弱势的民族文化时变形。译者在本土文化框架内对原文进行肢解和重组,以创造性的方式将原作阐释和表达出来,从而使译文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所以食人主义译者大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唐诗《怨歌行》用了“丝绢”、“秋节”、“凉飙”、“炎热”等诗歌意象来表达皇宫妃嫔年老色衰失宠的哀怨。庞德没有按照原文的结构和意象翻译,而是只翻译了首尾几句,集中突出“白丝绸扇”和“草上白霜”两个意象,甚至直接把标题翻译成“Fan-Piece,for Her Imperial Lord”。
“食人”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自主采用翻译策略,按需对原作进行“改造、移植甚至挪用原作中的异质成分”。[10]154-158食人主义译论认为,翻译就是用译者的语言进行改写,是通过对原作的再构想获得与原作在形式上相似的超越性的再创造。坎波斯就是通过对《浮士德》、《伊利亚特》等作品的翻译实现“食人”式的“弑父”创造。此外,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中的翻译也是一种“输血”、“滋养”行为。为了有效保留原作文化精华,译者可能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来保存原文中的异质成分和异国情调。著名作家和翻译家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就是改写于美国作家马宽德的《H.P.Pulham,Esquire》。张爱玲通过借鉴原作和改译式的隐性翻译,抓住原作在美国不受欢迎这一机会,运用汉语表达习惯和文化风俗,颠覆和破坏原作,对原作进行输血,使得这本过气小说在中国得到重生。
不少译者在译介过程中容易走极端,即绝对地归化,过分地消除原作中的异域痕迹,有狭隘民族主义嫌疑;亦或是一味地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过多保留原作中的异质元素,丢失自身的文化身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霍米·巴巴提出了折中的杂合化翻译策略。“杂合化”是不同种族、文化、语言、意识形态彼此混杂的过程,是殖民地和弱势文化颠覆和瓦解文化霸权的一种抵抗性策略。[10]所有文化,不分高低贵贱,都在一个模糊矛盾的“第三空间”中通过翻译和协商来显示自己的文化身份。作为原作和译作、原作者和译入语读者间的调和斡旋者,译者自身也带有极强的杂合性。“食人”式译者既不能过分吸食原作的血液,替自己换血,丢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身份,也不能以狭隘民族主义把本土文化与外来新鲜血液相隔绝。译者不能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择其一,而应该将两种策略进行杂合,把外来文化和自身血液进行融合,进而滋养和强化本土文化。
总之,食人主义是第三世界文化翻译的生动隐喻,这种“食人”的象征行为表现的是一种译者的自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选择有积极意义的文本进行翻译,像食人族吃掉受人尊敬或拥有强大力量的人一样,通过吞食强势文化的原作来汲取所需的养分,把外来文化的精华和自身的文化进行融合和内化,使得译文获得重生,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从选择什么文本进行吞食,到如何吞食,即采用什么翻译策略,再到吞食消化之后的回味,即翻译标准的制定,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必须选择能改变本民族文化定位的文本进行翻译,按需采用归化和异化杂合的翻译策略对原作进行处理,再以读者喜闻乐见的译语将原作的意象、气氛及美感再现出来。
[1]Niranjana T.Siting Translation:History,Poststructuralism,and the Colonial Context[M].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2] 李文革.西方翻译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 蒋骁华.巴西的翻译:“吃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2003(1).
[4] 吴涛.“解构”的“食人主义”翻译观[J].北方文学:下,2012(7).
[5]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6]Robinson D.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M].Manchester,UK:St.Jerome,1997.
[7] 刘平军.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8] 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
[9] 欧亚美.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中的译者定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32(3).
[10]屠国元,朱献珑.翻译与同谋: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透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