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鸿,牛其云
(1.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2.上党乐户壶关班社,山西 壶关047300)
上党民间礼仪细乐(以下简称上党细乐)主要流布在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长治和晋城两市所辖的19个县区(习惯上又称晋东南地区),它是上党地区流布最广、储量最大的民间乐种。
长治古称上党,秦、汉时置上党郡。上党者,“与天朋党也”。这里东临太行,西屏太岳,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北扼幽燕,南瞰中原”,地理形势独特,向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语,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上党盆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高山盆景、清凉之都、太行明珠”的美誉。
上党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人类活动。相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是在这里尝百草、兴稼穑。著名的史前文化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传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中国古代宋元以前地面著名建筑的70%在山西,而山西的60%在上党地区。相对闭塞的地域环境使得这里的人们有着强烈的地域意识,保留了大量原生态特征的民族民间艺术。世代传承、生生不息的上党民间礼仪细乐,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开放着的一朵民俗民间音乐的奇葩,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内涵,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民俗气息。
上党民间礼仪细乐的传承者主要是历代生活在上党地区的“乐户”的后裔们。“乐户”一词最早出现于北魏的文献典籍中,也称之为乐人、乐师、乐工、乐伎等,是奴婢的一种。他们名隶乐籍,户称乐户,以吹弹歌唱供人享乐,世代延袭。
在乐户集中的上党地区,从事民间礼仪音乐的乐户自称“行(hang)道家”或“行(hang)户家”;习惯上被社会辱称为“王八”或“龟家”,民间也有“吹工”、“吹手”、“鼓匠”、“吹鼓手”等称呼,显示了其所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社会对其劳动成果的蔑视。乐户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他们被编入贱籍。不得与外籍通婚,所生子女也永属贱籍。乐户如同牛马,可任由买卖。一些当代研究者将历史上的这个特殊群体归称为“底边阶级”。(“底”是指社会地位低下,处于社会底层;“边”是指边缘,是在士农工商四民之外,从事非生产性的服务行业或娱乐行业。)
上党民间礼仪细乐的历史沿革和兴衰繁荣,始终与生存在这个地区的乐户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在历史上,山西曾经是唐王朝的发迹之地,历来为朝廷倚重,民生繁荣,歌舞升平。据史料记载,唐龙朔元年(661年),襄垣建造了祁宫,宫中储有许多乐工,致使这一时期的上党民间音乐与宫廷音乐融合发展。唐景龙元年(707年),李隆基曾为潞州(今上党地区的长治市)别驾,他喜爱音乐,编制乐队,排练大型音乐舞蹈节目,唐玄宗至今被上党戏曲艺人、民间歌舞艺人供奉为梨园鼻祖。据史料记载,在明朝被封在山西的“藩王”就有70多个。这些“藩王”在礼仪、宴请等方面,都需要专门的礼乐群体为他们服务。他们在进膳、迎膳时都需要固定的曲目为其娱乐。各“藩王”府常常“歌舞官弦,昼夜不绝”。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壶关县麻巷村杜学官至夏辅,年迈告老还乡,朝廷赐予他一家刘姓乐户,世代守护杜学家庙。中华民国初年,刘姓乐户后人刘章秋为壶关县乐户总科头,在杜学家庙中开科班授徒,收乐户子弟30余人传教乐技。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襄垣县萧家垛刘龙尚书告老还乡时,皇帝赠封俱不接受,惟独要了一班宫廷音乐人员,带回襄垣老家。这些人除为刘龙演奏取乐外,还应承当地百姓的红白喜事,并在当地传授徒弟。当地人称这些乐人为“御王八”。
图1 上党乐户班社
在上党地区的襄垣、壶关等地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头戴七折八扣,身穿有领无袖,脚踏五福捧寿,手拿一尺不够。走在大街,排成两绺,锅圪拉火,棚匠伺候,走在人前,吃在人后,连毛芽菜,点心不馏。”勾勒出乐户低贱受辱的社会形象。直到清雍正元年(1723年),贱籍制度被取消。但是,由于强烈的历史惯性,乐户的这些社会特征依然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户才真正获得人格上的自尊,享有了公民应有的权利和公平的社会地位,传统意义上的乐户才真正消亡,但他们历代相传从事的音乐文化活动却得以保留下来。
上党民间礼仪细乐活跃生长在上党地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分布在上党地区各地的咽喉祠以及庙宇中的壁画、砖雕、石刻和地下出土的文物,都忠实地记录了古老的乐户文化,也显示了以上党地区民间礼仪细乐为主要载体的乐户文化曾经的繁盛。晋东南上党地区的乐户主要分布在长治、潞城、壶关、平顺、长子、屯留、黎城、襄垣、高平、陵川、晋城、阳城、沁水,以及周边河北省和河南省的一些县区。根据记载,在历史上的长子、潞城、壶关、长治等县衙旁均设有乐户组织头目的办事处,称为“科头”,以支应赛社、官差和民用等事项。就在这些地方分布有许多乐户的祖师庙,通称“咽喉祠”,如壶关县陈丈沟“咽喉祠”,高平西李门二仙庙的“咽喉祠”,等等。
如今,传统的乐户已消失了,乐户的后人们也极少有人继承祖业,乐户的概念已在人们的心中变得遥远而陌生。但是凭借上党地区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乐户文化却仍然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一些民间的乐人以八音会等形式出现。他们自发组成小的演出团体,购置全新乐器和现代音响设备,在农闲季节为民间的民俗庆典活动和百姓的红白喜事服务。他们中的很多人以此为业,甚至发家致富。他们或将手中技艺传承子女,或开办学校广收学生,形成了今天全新意义下的“乐户”群体。
上党民间礼仪细乐主要服务于大型的民间赛社活动和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称为“办大事”。这里主要介绍与上党细乐有密切关系的上党古赛祭仪、婚俗礼仪、丧葬礼仪以及行业信仰习俗等几项民间礼仪细乐的主要内容。这些民间礼仪习俗也是上党民间礼仪细乐的重要内容。
主要由上党民间礼仪细乐行道家承办的迎神赛社分三类:一曰官赛,主要由官府衙门筹集办赛资金,县官亲自主持仪式,在县城的庙宇如文庙、财神庙等公开进行。二曰转赛,即乡赛,为乡村联赛,办赛资金共同担负,共同选择某庙宇举行活动。三曰村赛,即是某一村独立承担的赛事。此三赛虽然规模不同,但均由乐户组织和筹办。在上党地区俗称“迎神赛社”。上党民间礼仪细乐也正是依附于这样的民俗活动得以代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985年在上党地区潞城县南社村发现了明万历二年(1574年)的古抄本《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1989年,在上党地区长子县东大关村又发现了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古抄本《唐乐星图》。这是两本上党地区古代赛社活动的主礼先生主持民间迎神赛社活动的经典文献。抄本中四十大曲和二十八调之数与宋教坊习用之数相吻合。二十八宿献祭乐曲50余首,就有27首与唐宋教坊大曲名称相同。一些曲目至今仍然在民间吹奏。这说明上党民间礼仪细乐在赛社活动中演奏的曲目音乐和唐宋教坊、宋元明清的祭祀音乐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民间赛社源于古代先民对土地的神灵崇拜,它的源头就是商周时代的社祀,秦汉以下历代皆举行“社稷”之祭祀大典,至宋代正式称为“赛社”。每逢大赛要有主礼、乐户、厨师参加,民间流传语有“大赛赛三行,王八厨子鬼阴阳”。
2003年,壶关县沙窟村以上党细乐艺人牛琦云等艺人为代表,举办了一次恢复上党地区古赛仪的大型演出。此次演出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2006年8月10日到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长治市人民政府等在长治市共同举办了“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研讨会”,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集中上党地区的乐户后裔在潞城抢救性地恢复演出了赛社节目。来自中国内地、美国、德国、新加坡、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地的专家学者,在领略上党古赛祭仪民俗活动的同时,也感受到上党民间礼仪细乐和乐户艺人在这项大型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上党地区,自古以来一直遵循婚姻礼仪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至今仍是民众婚俗礼仪的主导模式。上党民间礼仪细乐在其中“亲迎”仪式中有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
在迎亲之日,鼓乐班要在早八点之前在喜棚开鼓。先吹唢呐牌子曲或套曲,渲染喜庆气氛。常用的曲牌有《满堂红》、《节节高》、《将军令》等。早饭时还要吹奏一些民间熟悉的戏曲折子。
迎亲队伍出发,鼓乐一同启程去新娘家迎娶。唢呐前导,笙管随后,俗称粗细两圪节。鼓乐、笙管齐鸣,招引人们围观。
吹房是婚俗中鼓乐的重头戏,乐手会竭其所能,展示自己的技艺和演奏绝技,博得众人阵阵叫好。鼓乐班会备好折子,上写牌子曲名和本地戏曲剧名,供主办闹房的新郎家亲朋好友点选。谁点曲牌或点戏,会用红纸包上赏钱,赐给鼓乐班。鼓乐班演奏出色,主人家还会再给赏钱。鼓乐班得到的赏钱多,是很光彩的。有的鼓乐班还带唱角,文武场乐器齐全,把喜庆气氛一浪又一浪推上高潮。
在山西上党地区,民间礼仪细乐是参与丧葬礼仪的主要内容之一。人的一生结束后,亲属、邻里和生前友好对之要进行哀悼、入殓、祭奠、殡葬等重要礼仪。特别是对高寿老人(以年逾花甲为高寿)的丧葬礼仪尤为隆重和庄严,而邀请民间礼仪细乐参与各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上党民间礼仪细乐带有较浓重的信仰习俗的色彩。
比如,人去世后,家人要报庙。每次上庙,都有鼓乐相随,演奏《水龙吟》、《大雁落》、《骂玉郎》等。入殓时,鼓乐演奏《哭皇天》等。入殓当日黄昏,孝子要备纸扎的车马到村西口焚烧,俗称“送行”。孝子行路和焚烧纸扎时,鼓乐演奏《看灯山》、《长四句》、《哭皇天》等。“送行”后返回的路上,村人可随意拿一条板凳在街中拦路,要求鼓乐班演奏牌子曲或时令小调。在20世纪90年代末,艺人们演奏的曲目中已有《回娘家》、《敢问路在何方》、《十五的月亮》、《少年壮志不言愁》、《渴望》、《篱笆墙的影子》、《命运不是那辘轳》等时兴歌曲。乐人既有守旧的习惯,也有追新的意识,以迎合和满足听者的欣赏趣味。丧事鼓乐不仅具有礼仪功能,事实上也具有娱人功能。
图2 上党民间细乐班社
在上党地区辞灵、出殡、下葬是丧事礼仪中的主要部分。
出殡的前一天鼓乐班按约来到主家宅院街门口或街门里影壁前设的乐棚,演奏《大安鼓》、《哀祭鼓》,俗称“开鼓”。如果主家雇请了两班鼓乐,俗称“打对棚”、“打对台”,两班鼓乐的演奏就有很强的比赛意味。这种场合同时也成为技艺超众的乐手、乐班,扬名显声的绝佳时机。他们会拿出自己的“绝活”,与对手比试高下。这种场合也成为鼓乐艺人取众家之长交流学习的好机会。
上党民间礼仪细乐艺人共同供奉的行业神是“咽喉神”。这是上党细乐及其艺人参与的一项主要民俗活动。
在壶关县的八大乐户后裔的科头,有以户轮转奉祭“咽喉神”(又称“咽喉老爷”)的活动,叫转祭(也称“咽喉老爷香会轮赛”)。壶关县全行户只有一尊镀金塑像、神龛、神架,属全县乐户共同所有。每轮一家,老爷在他家住一年。每年的老爷香会,由老爷住户科头主办。会期前日,搭神棚,插三角旗,挂宫灯、沙灯、帐幔,摆神桌、挂桌裙,置办香炉烛台,供盏皿器,六合香、万寿香、蜡烛鞭、天地炮等。
另外,也有进行“户祭”者,也称家祭。乐户家中都有敬奉咽喉神的神位。有些乐户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祭祀习惯。有时生病也要求神拜药,出现天灾人祸也要求神保佑。逢年过节更不例外。户祭只是上供品,焚香叩拜。至今,上党细乐艺人牛其云家还进行户祭,又称“特祭”。因为他家除供奉咽喉神外,还供奉一幅圣旨对联“咽喉祠金鼓响亮,震雪山大显神通”。每年腊月初八焚香叩拜。据其祖上传言,唐朝皇帝李世民巡视乡民,观听牛家“乐户”演奏的细乐,感到满意,即当场口御此联。牛家便代代口传,至今信以为真。
在上党地区留有宋代到明清时期的古庙有百余座,庙会众多。比如,二月初二祭青龙,二月十五日祭太上老君,二月十九日祭观音菩萨,三月初三日祭真武大帝,三月十八日祭后土娘娘,等等。社会上百工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神,比如,泥木行供祀鲁班,酿酒行供祀杜康,醋业行业供祀帝予,盐行供祀葛洪,鼓房供祀师旷,乐户供祀咽喉神,梨园供祀唐明皇,理发行供祀罗祖等。几乎每月都有祭祀的庙会。上党地区各县明清以来流传下来的县志,几乎都有对当地庙会礼乐祀神风俗的记载。特别是一些大的庙会,为感召神灵保佑一方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有时要约请几个鼓乐班进行演奏,庙会也就成了鼓乐班彼此竞技的场面,达到了娱神和娱人的目的。
另外,在上党地区民间还有祈雨、安神、还愿、祭辰、立碑、合葬,新塑的佛像和神像开光、名人建牌坊、挂匾、秋后谢土、建房动土、安梁、小孩满月、过生日、老人祝寿、店铺开张等都要约请鼓乐班吹奏的习俗。
如今,适逢五一、国庆、元旦等节日庆典,劳模表彰会、庆功会、慰问军烈属、欢送新兵入伍、乡政府或村委会选举成立也要红红火火请鼓乐助兴。有的地方在节日期间举办民间鼓乐擂台赛,省、市、县各级文化部门组织民间音乐的会演,这些都推进了上党民间礼仪细乐的继承和发展。
一些研究资料表明,上党地区10县区民间细乐艺人中,76户有姻亲关系的乐户,分布地区如下:壶关县17户,长治县4户,屯留县1户,潞城5户,平顺县7户。长子县1户,长治市郊区2户,陵川县11户,晋城17户,高平市6户。
这里以壶关县细乐艺人为例作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上党地区壶关的八大科头有王、宋、刘、李、郭、牛、高、曹,也称八姓,八大家,17 户,70 余人。现在八大姓分支为74户,440余人。
壶关县上党民间细乐传人(当代)
牛家:牛其云、牛其明、牛全科、牛书清、牛国兵、牛斌则、牛全生、牛二平、牛国芳。
曹家:曹柱则、曹存则、曹发柱、曹毛则。
李家:李兴茂、李进中、李保福、李和平、李保则。
高家:高桂林、高贵生、高贵中、高有付。
刘家:刘月忠、刘聚有、刘铁聚、刘志文。
郭家:郭水明、郭孝则、郭孝宏、郭慧兵。
宋家:宋虎发、宋聚中、宋爱林。
王家:王青林。
其一,鲜明的礼仪特征、民俗特征和地域特征。“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上党民间礼仪细乐以民间音乐演绎民俗礼仪为其主线,以礼乐合一、无乐礼难报、无礼乐难施为其鲜明特征,其思想同样来源于周礼。寓礼于乐,以乐化礼。上党细乐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禁忌,以及音乐曲牌在礼仪活动中的不同组合都隐含着远古的文化信息。
上党民间礼仪细乐与山西上党地区民俗活动水乳交融,民俗活动就成为上党民间礼仪细乐赖以生存的载体。如果没有众多的丰富的人生礼仪,如果没有上党地区的诸多民间信仰,上党细乐也就失去了其绝大部分的市场。上党细乐发展到今天引起学者、专家们的关注,为上党群众所喜爱,同样是因为它的身上散发着浓烈的上党地区乡里的社会民俗、信仰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令民俗和游艺民俗等诸多信息。上党细乐根植民俗,源远流长,充满活力。
上党细乐又有明显的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从它演奏的曲目上可以得到明确的印证。比如在吹奏时往往根据观众的要求,大量的演奏上党梆子(俗称大戏)的著名折子戏《三关排宴》、《乾坤带》、《昊天塔》、《杀四门》等。
其二,独特的传承群体和授艺方式。因为历史的原因,和从事职业的特殊规矩,这个群体的婚嫁都是在行内,“行”的规定性和排他性,决定了他们传艺方式的独特性。从流传下来的古赛仪手抄本和他们之间学习音乐所用的“工尺谱”,被称为“秘谱”来看,都可以看出他们独特授艺方式。
其三,音乐曲牌的历史传承性、丰富性和创新性,以及乐器使用的独特性和艺人绝技的单一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党地区发现的《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和《唐乐星图》可以知道,上党细乐艺人演奏的曲牌名称,与唐宋时期教坊习用的曲牌竟有半数相同。这充分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历史继承关系,反映了上党细乐音乐曲牌的丰富性。从上党细乐艺人在行艺时,可以吹奏的诸多时兴小调、歌曲,同样反映了细乐艺人创新意识和时代审美愿望。
上党细乐由于其服务的对象——“礼仪”的特殊性,其对乐器的要求也是特别的。就如我们以上叙述的,因为它与“粗乐”、上党八音会在演奏曲目和服务对象上的不同,其使用乐器也有明显的区别。一些艺人的表演绝技,自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炉火纯青,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绝技的传承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显示出其技艺继承的单一性。
其一,上党民间礼仪细乐是上党地区的赛社与乐户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体现,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中国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民俗学、古代乐舞研究、古代戏曲史研究以及剧种形态和中国伶人史等学术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
其二,上党民间礼仪细乐及其传承乐谱的文献价值和活化石意义。上党地区民间礼仪细乐的主要传承者——乐户的后裔,可以说是数千年来中国民间音乐传承的一个载体的缩影,他们通过世代相承的方式,把优秀的中国民间音乐通过各种形式继承了下来,因此他们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不论是对中国山西民间戏曲还是对中国民间音乐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古老的民俗活动当中感受到这些音乐的艺术魅力。
特别是1985年在上党地区的潞城县发现了明万历二年(1574)的音乐文物《迎神赛社礼节传薄四十曲宫调》,和1989年在上党地区长子县东大关村发现的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古抄本《唐乐星图》两部手抄本。这是两部罕见的音乐、戏剧文献资料,在当时的音乐界、戏剧界、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这两个手抄本记录我国自唐宋以来,有关上党地区民俗音乐礼仪程式和规范,以及近百个演出的剧(曲)目。承办这些礼仪的乐人就我们今天的民间细乐艺人的前辈们。他们在迎神赛社这样的大型民俗酬神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分承什么行当,几乎有代代承袭的意味。因为“祭神”的严格规定性,使得他们演奏与说唱的内容不能随便增删,一直传承到现在。应该说这样的传承最具历史意味,有活化石的意义。它带来的音乐信息、文化信息、民俗信息都具有深厚真实的内涵与生生不息的传承基因。这两部手抄本也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
其三,在演奏、宫调、乐律学方面的艺术实践价值。上党民间礼仪细乐艺人在艺术实践中间积累了一套演奏基础方面的体系,还养成在宫调方面、乐律学说方面的乐律体系和理论体系。比如,他们世代相承、口传心授的“秘谱”——公尺谱,这些都是我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里头实实在在的内容。上党民间礼仪细乐艺人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厚重的文化遗产,这个遗产,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去研究,只有这样,我们讲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传统优秀文化才有可能。
其四,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上党细乐的传承与发展也引起学术界和文化界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山西乐户研究》、《明代及清初乐户研究》、《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赛社与乐户文化手册》等一批专著出版和专门文章的出现,让学术界对上党细乐有了重新的认识。2003年、2006年两次上党地区古赛仪的恢复性抢救性演出,让人们对上党细乐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中国日报》(英文版)、《中国文化报》、山西电视台《记者调查》、《上党晚报》等国家和省地媒体对上党细乐艺人、乐户后裔牛其云先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报道。2006年上党细乐(原项目名称为上党乐户)申报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取得成功。牛其云先生被命名为山西省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这些都充分说明上党细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增强历史感和自豪感,对倡导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自古上党钟灵毓秀、物华天宝、英才辈出,民风古朴淳厚、文化积淀深沉。历代繁衍在这里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往往集北方城市的粗犷豪放与南方城市的阴柔秀美于一体,体现了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就是在时代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无论城乡各地,每逢节日庆典、红白喜事等民间民俗活动,上党人总会将生活的经验、唯美的技艺,激昂的情感,通过发展变化着的上党民间礼仪细乐,发挥得酣畅淋漓、美仑美奂,那场面、那情景,构成了上党公众生活中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