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歌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河南 郑州450000)
翻译生态学把翻译学纳入生态的范畴,以生态的视角,分析翻译的实质,给翻译学注入新的活力。 胡庚申在《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一文中把翻译过程界定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首先, 翻译活动的主体。 在翻译过程的三元关系中——“原文”、“译者”、“译文”,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原文和译文是翻译过程的客体。 因此,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是译者的适应和译者的选择。
其次,“翻译生态环境”,是指由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胡庚申,2011)。
再者,“适应”与“选择”是翻译过程的实质,译者的本能活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 适应与选择同时进行,互相渗透,交替循环,即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 具体来说:一方面是“适应”——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译前);二是“选择”——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译中)。翻译可描述为译者适应和选择的过程。
根据译文产生的过程,翻译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在第一个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阶段里,重点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即译者适应,同时,也可以看作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在第二个“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阶段里,重点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选择的结果产生了译文。 简单来说,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也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选择”)+译者的选择(与对译本最终行文的“选择”)(详见图1)。
图1 译文的产生过程
如图所示,在第一和第二个阶段,翻译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二者的内涵有所不同, 在第一个阶段里翻译生态环境不包含译者,此时的译者是独立于翻译生态环境的个体,一个泛指的角色,可以是任何译者。 在第二阶段里翻译生态环境包含译者,而且译者是已经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的译者, 此时的译者是翻译生态环境内的一个部分,一个特指的角色,只能是某个具体的译者。在第二阶段里,译者将代表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进行选择。 译文将成为翻译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进入下一个翻译过程。因此,在译文产生的过程中,翻译生态环境与译者都是动态的;从原文——译者——译文发展关系中可以看出,翻译生态环境遵循的是能量平衡,即原文的能量信息不断地通过译者的适应和选择丰富新的翻译生态环境。
现举例说明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操作情形:
(1)译者适应阶段的操作
假若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原文是一首毛泽东诗词,那么,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要选中的,应当是古诗词译者,或者是对古诗词有一定造诣的译者,换句话说,只有古诗词译者,或者是对古诗词有一定造诣的译者才能适应以毛泽东诗词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
(2)译者选择阶段的操作
翻译生态环境中因素众多,译者在选择译文的阶段,关键是区分翻译生态环境里的典型因素。 在不同的情况下,翻译生态环境里的典型因素也是不同的。 在公示语的翻译过程中,如果是一般的指示性公示语和提示性公示语, 翻译生态环境里的典型因素是公示语的简洁性,可采用归化或意译的方法;如果是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文化景点介绍或宣传广告, 翻译生态环境里的典型因素是原语的文化特色,可采用异化或直译的手段,保留原文的文化蕴意和语言特点。 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译者代表翻译生态环境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适应性选择,这是“译者对周围世界的意义的一种选择”(刘云虹,2002:28)。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106-117),译者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如何“选择”译文就成了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关键。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要求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全部和“所有因素”,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能够体现翻译适应选择论基本思想的翻译原则只能是多维度的“适应”,即“多维度适应”。 同时,译者要在多维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做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即“适应性选择”。 因此,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原则可概括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指的是译者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力求多维度地适应并做出适应性的选择转换。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就要抓住突出的翻译生态环境因素,做出相应的适应与选择。 就公示语翻译的具体情况而言,突出的翻译生态环境因素又各不相同。
语言层面:
1)兼顾语言类型特点
以指示性公示语为例, 其目的是向行人或游客指明方向或路线,翻译过程中,简洁、明了将语言特点层面翻译生态环境的一个突出要素。
例如:
祭城路ZHACHENG LU
祭城路ZHACHENG ROAD
这是郑州市东大学城的一条要道,路段较长,在一条道路的不同路段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这样的翻译忽略了翻译生态环境是包括译语的类型以及特点,未充分考虑译语的读者以及译语的交际目的。 这样的翻译本来是为了方便英语使用者而为的,英语体系中没有“LU”这一词汇,英语使用者看了更加困惑,不明白所指为何物,失去交际的目的,这种翻译也就失去了意义。
2)兼顾交际目的的传达
指示性公示语要能易于向行人或游客的理解,达到交际目的的传达。 翻译过程中,易懂将是交际目的层面翻译生态环境的一个突出要素。
例如,各种公共场合,不乏以下用语:
进口ENTER
出口Way Out
收银台CASHIER DESK
这样的翻译忽略了翻译生态环境是包括交际因 素在内的整体,忽略了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增加了读者对信息加工的负担,增加了译语传达的信息内涵,实为公示语翻译的大忌。 “进站口”、“出口”、“收银台”在英语体系中已经有固定的译法,分别译为“ENTERANCE”、“EXIT”、“CASHIER”,前种译法使读者看来费解,甚至怀疑其所指是否有新意,本来便于交际的翻译又成了交际的障碍。
3)兼顾文化信息的传递
公示语中关于旅游景点的介绍,具有浓厚文化信息的内容,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渐入是文化层面翻译生态环境的一个突出要素。 忽略文化信息的传递,将是这类译文索然无味。 例如:欧阳修亭,在中国姓氏里,欧阳为复姓,“欧阳修亭”是以人名命名的场所,所以在翻译过程中, 有必要表明这一场所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欧阳修, 可翻译为“Ouyang Xiu Pavilion”。
又如: 平桥观鱼:Fish Pond ,ENJOY THE SIGHT OF COLORFUL FISH AT BRIDGE(此为清明上河园两处不同的译法)。 第一种翻译使其原有的消遣、享受之美意抹杀殆尽,而第二种翻译太过于直白,全然没有回味的余地,综合二者,不如翻译成“ENJOY THE FISH POND AT BRIDGE”。
翻译生态学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面临的翻译生态环境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环境, 包含的因素是多维度、多层面的,译者不可能兼顾并适应所有的因素,所以,译者如何抓住具体翻译生态环境的突出要素,高度适应并在适应的基础上对译文做出选择,就成了遵循“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关键。
[1]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4).
[2]胡庚申.初探翻译适应选择论[P].香港: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2001.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a(2).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4).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7]汪翠兰.河南旅游英语翻译的跨文化审视.中国科技翻译,No.4,2006.
[8]林玉华.从目的论看旅游资料汉译英.长春理工大学学报,No.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