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瑞春 申 长
(包头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
SPWM(Sinusoidal PWM),即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技术, 其控制的理论基础是面积等效原理, 即用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等效代替正弦波,使其面积相等,这样便可得到一串脉冲高度不变、但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的脉冲序列,称为SPWM 波形。
三相SPWM 逆变器把希望输出的频率相同, 相位互差120°的正弦波作为调制信号,运用公共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在每相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就可以得到宽度正比于信号幅值的脉冲。
图1 为三相桥式SPWM 逆变器的仿真模型图,图中Ud 为直流侧电源, 载波信号由周期为7500Hz 的三角波构成, 信号波由周期为500Hz, 相位互差120°的正弦波构成。 逆变器主电路通过六个IGBT/Diode 开关构成,由SPWM PULSE 提供驱动信号,最终通过电压测量模块测出U、V、W 相的电压。
图1 三相SPWM 逆变器的仿真模型图
理想状态下三相SPWM 桥式逆变器的频谱如图2 所示,Fundamental(500)=45,THD=79.68%,从这图中可以看出,理想情况下,逆变器输出电压几乎不含低次谐波分量。
图2 三相SPWM 桥式逆变器输出电压频谱柱状图
在逆变器输出中,为了防止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直通,需加入几微秒的死区时间。 虽然死区时间很短,单个脉冲不足以影响系统性能,但连续一个周期的死区效应积累却会使输出电压含有很大谐波分量,电流波形发生畸变。
对于逆变电路来说, 注入死区时间的方式采用双边对称方式设置,使欲关断的功率管比理想波形提前Td/2 关断,欲开通的功率管比理想波形延迟Td/2 开通。
对理想的SPWM 逆变器来说, 其输出电压中几乎不存在低次谐波,只有与载波比有关的谐波,但由于死区的存在,使SPWM 逆变器输出不能精确地复现控制信号的波形,必然产生新的谐波,带来一系列的谐波电压分量, 低次谐波的幅值会随死区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些将引起输出电压波形发生较大的畸变。 谐波的存在,不仅造成功率因数降低,影响效率而且还可能引起逆变器自身以及其他设备的工作失调。
将线电压UUV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得:
由上式可以看出, 在三相SPWM 桥式逆变电路中不存在3 次谐波,以及3 的整数倍次谐波。
在生成SPWM 驱动信号模块中设定死区时间, 实现不同死区时间下的不同输出电压频谱,其死区时间为3us 时频谱图如图4 所示。
图3 死区时间为3us 时的输出电压频谱图
改变死区时间仿真分析,可总结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知,随着死区时间的增加,各低次谐波含量总体逐渐增大,总谐波畸变率逐渐增高。
通过MATLAB/SIMULINK 仿真可知,在理想状态下,三相SPWM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不含低次谐波, 仅含有与载波相关的高次谐波;加入死区时间后,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中会增加奇次的低次谐波,这些低次谐波含量会随着死区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输出电压基波幅值减小,总谐波畸变率增高,并且不含有3 次及3 的整数倍的低次谐波。
表1 不同死区时间对逆变器输出结果的影响数据
[1]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M].5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巩瑞春,刘晓虹.单相SPWM 逆变器输出电压频谱分析研究[J].阴山学刊,2012,3.
[3]巩瑞春,刘晓虹.三相SPWM 逆变器输出电压频谱分析研究[J].硅谷,2012,1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