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领霞
(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北京 100091)
新生入馆教育是指大学新生进入学校后,图书馆针对新生所开展一系列活动,目的是使新生能够迅速熟悉图书馆的馆藏,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帮助他们学会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新生入馆教育对大学新生在学习期间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及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教育学的 “白纸理论”,新生对大学内未接触过的新事物有很高的接受度,这个时期进行入馆教育能促进大学生有效使用图书馆,也有助于图书馆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
大学图书馆普遍重视新生入馆教育,也采取了各种方式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生的图书馆入馆率和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但整体上看,并没有收到非常理想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馆藏电子文献利用方面,在新生接受入馆教育后,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的使用比率仍然较低,不少学生到了大二、大三仍缺乏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意识,甚至很少访问图书馆的网站,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1.1.1 对图书馆缺乏了解
由于我国基层图书馆及中小学图书馆普遍发展滞后,很多新生进入大学前对图书馆服务了解不足。大部分新生刚入校时对图书馆的印象仅限于借书还书,而对图书馆的其他资源和服务了解很少。这种情况自然影响到新生对图书馆利用。另外,即便接受过新生入馆教育后,大一新生依然很少利用馆藏电子文献以及图书馆其他服务如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等。中山大学图书馆曹福勇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新生读者入学的第一学期,使用图书馆外借服务和报刊阅览的读者比例分别高达71.67%和63.74%,而使用电子阅览和参考咨询服务仅为29.67%和18.68%。
1.1.2 熟悉各种现代通信工具但对利用电子资源不了解
新一代大学生是在发达的信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多数新生能熟练使用电脑、手机等工具查找、浏览和发送各种信息。调查显示,44.77%的“90后”新生未入校前就通过网络对学校进行了解,在QQ、百度贴吧、网络论坛上交流信息,获取大学的各类信息。但与此同时,他们对数据库和电子图书却不甚了解,以至于在查找图书文献信息时,大一新生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网络文库、博客、微博等方式寻找,实际上,这些方式得来的信息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都比较低,但他们仍很少主动通过访问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来寻找自己所需信息。这自然与他们在进入大学前很少接触专业的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网站有关。这一方面是因为新生在进入大学前很少利用图书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中小学图书馆普遍较为落后,对电子资源不重视,很少购买数据库和电子图书资源。以西安市中学为例,在陕西省认可的西安市内74所标准化高中里面,有55所学校有自己的网站,但只有9所学校有图书馆的网站页面或提供能够查找图书馆资源的链接点,而购买过电子图书或数据库的学校则更少。
1.1.3 更能接受电子阅读
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新一代大学生容易接受和适应网络阅读和电子阅读。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使电子阅读方式获得更大范围的接受,很多大学生已经养成使用手机利用零碎闲散的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这种新的阅读习惯也影响着图书馆各项服务的开展,其中包括新生入馆教育。
目前,大学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方式主要有新生入馆教育讲座、读者手册、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图书馆网站开设专门的新生专栏教育、参考咨询辅导等,但这些方式都存在各自的不足。
1.2.1 新生入馆教育讲座
新生入馆教育课或讲座是大学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关教育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所有新生普及图书馆使用知识,但其缺陷也很明显:由于大多数新生在入学前没有利用图书馆的经验和意识,而这种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培训方法缺乏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照本宣科式的讲座则很难使新生在短时间内消化培训中所传递的大量信息,因此,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
1.2.2 读者手册和宣传册
读者手册也是大学图书馆常用的新生教育手段,读者手册可以全面详细地为读者介绍大学图书馆概况、布局、馆藏分布、各项服务、规章制度、开放时间、联系方式以及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等信息,为了吸引读者,有些图书馆将读者手册做成图文并茂的形式,甚至采用漫画方式,以易于读者记忆和掌握。但通过读者手册进行新生教育同样存在着互动缺乏的问题,图书馆也无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此外,很多读者即便收到读者手册也极少翻阅,多数只是按照自己入馆的感受来使用图书馆。
1.2.3 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
组织新生参观一般是馆员带领并讲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馆藏分布、各项服务、规章制度、开放时间等。为了给新生留下深刻印象,有些图书馆吸取“朋辈辅导”“体验式学习”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念,邀请高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为新生提供导览服务,朋辈之间有着近似相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经历及相同的感受,相互间容易沟通交流,可以有效为新生提供非专业的心理帮助;有些图书馆则采用“模拟教学法”,在参观的同时加入现场演示借还图书、续借、参考咨询等图书馆服务,以期加强对新生的图书馆教育。但此方法也有缺点:首先,参观规模难以控制,如果参观人数过多,场面难以控制,人数过少则会使参观频次过多,影响图书馆正常活动;其次,新生参观的重点主要在图书馆布局、馆藏资源以及展示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但对大学生学习及其重要的馆藏电子资源则无法充分展示,对图书馆网站及其使用方法也无法说明,需要其他方法加以辅助。
1.2.4 图书馆网站的新生专栏
大学图书馆普遍重视利用自身网站来进行馆藏教育,有的图书馆采取将入馆教育制作视频放在图书馆网页上让新生点播观看,如上海大学图书馆2012年制作了在线教学影片《走进图书馆》。内容分为图书馆概况、借阅服务、咨询与网络服务、资源利用四个部分,既适合大一新生也适合研究生观看。影片通过学生演员和馆员进行情境演绎,展现图书馆的相关信息,比传统的说教表现方式更具趣味性和可接受性,更能引起新生的兴趣。有的图书馆在网站设立专门的二级页面对新生进行指导,利用Web2.0技术综合利用多种多媒体方式,将视频、电子相册、动画、PPT融合在一起,使新生入馆教育在网页上生动活泼又无所遗漏。但通过图书馆网站进行新生入馆教育首先要求新生访问图书馆的主页,而图书馆意识普遍较差的新生往往不会主动访问图书馆的主页。
图1 新生入馆教育步骤
传统的新生入馆教育主要目的是让新生了解大学图书馆的基本情况、馆藏结构和服务内容。随着电子资源在馆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图书馆网页浏览和馆藏数据库、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的检索和使用方法也成为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种变化下,仅凭单一的方法进行新生入馆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应将新生入馆教育看作一个系列的过程,既要求充分向新生进行展示图书馆馆藏和服务内容,也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来巩固新生所学的知识。因此,应将整个新生入馆教育过程分为学习阶段、实践阶段和跟踪调查阶段,步骤如图1所示。
新生入馆教育的学习阶段的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向新生展示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良的服务,吸引新生进入图书馆,二是使新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学会检索馆藏资源,养成利用图书馆查找信息的习惯。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应首先向新生进行展示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以激起新生的兴趣,然后完成学习,达成最好的教育效果。
2.1.1 引导新生参观
在参观的过程中,讲授馆员应充分向新生展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布局,让其意识到图书馆对自己以后的大学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到图书馆阅读的欲望。笔者认为在引导新生入馆参观时应当注意:(1)尽量以活泼、生动的形式进行展示,以改变新生以往对图书馆死板、沉闷、不近人的印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邀请高年级学生志愿者与馆员配合带领新生参观,同时采取模拟教学法,模拟借还书等场景加深新生对图书馆的印象。(2)每一批参观人数不宜过多,以30人左右为宜,可根据图书馆面积决定参观时间的长度,一般为两个小时,保证引导馆员或志愿者能够与每一个参观者充分交流,解决新生所提出的问题。(3)入馆参观应在开学后图书馆集体办理借阅证之前的一两周内完成,集体参观完成后即可进行入馆教育讲座,以缩短教育的间隔期。
2.1.2 入馆讲座
通过入馆教育讲座详细介绍图书馆的馆藏、馆藏图书的检索方法、网络及电子资源的利用方法等,让新生具体了解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在进行入馆教育时,应当改变以往的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应采取更为生动的方法。首先,入馆教育应尽量避免采用大课堂或简单的全校规模的电视讲座来进行,应针对不同学院和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分别开展入馆教育讲座。其次,在进行教育讲座时,为了能够吸引新生主动接受教育,应善于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元素开展。此外,入馆教育讲座后应适当开设一段时间的上机课,指导新生访问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使新生熟悉图书馆网站,特别要求新生访问图书馆主页上的新生专栏。
2.1.3 引导新生访问图书馆网站
在进行新生入馆教育讲座后,应积极引导新生访问图书馆网站,特别是新生专栏。图书馆新生专栏能够解决新生在使用图书馆时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尤其是使用电子资源问题。首先,新生专栏的内容应尽量详尽具体。其次,新生在第一次访问图书馆主页的时候,并不熟悉整个页面的布局,因此图书馆应在首页设立新生入馆教育栏目。此外,在新生专门网页上也应设定在线咨询的通道作为辅助手段,随时帮助新生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入馆学习完成后,新生如果要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必须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以养成正确使用图书馆的习惯。图书馆应当用两种方式分步进行。
2.2.1 图书馆知识小测试
很多图书馆利用小测验的方式来巩固和检验新生入馆教育的学习效果,通过网站的新生专栏设定的测试平台,在入馆教育讲座结束后进行卷面测试或者采取生动活泼的知识问答的形式来完成。有些图书馆为了吸引新生参加测试还设立了小奖品,对学习优秀者进行奖励。但是通过小测验来巩固新生的学习成果虽然能起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主要原因是通过考试来检验入馆教育的效果很容易让刚刚经历高考的新生产生抵触心理,且仅仅通过考试来考察讲座和读者手册的内容熟悉程度并不能充分了解新生在使用图书馆时候的感受。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小测验的方式以检测读者学习的掌握情况,但更主要是让新生在利用图书馆查找信息的实践中巩固和完善自己所学的知识。
2.2.2 布置学术课题
在新生对大学图书馆初步了解后,能够促使他们主动进入图书馆,除了自身的阅读需求外,主要为完成教师教学中布置的课堂作业和阅读专业文献。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候往往会给学生布置很多学术课题,并提供很多阅读文献,能否自主检索并获取这些信息文献将是学生是否会充分并且正确使用图书馆的考验。因此,图书馆必须与教学单位充分配合,特别是在教师首次向学生布置作业或阅读任务时,图书馆应及时了解教师对学生布置了哪些任务,需要阅读哪些文献,哪些是电子文献,哪些是纸质文献,至少要保证学生所需的文献都应当能在图书馆中找到,鼓励学生主动前往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文献。当学生进入图书馆寻找文献的时候,图书馆应注意跟踪其检索和获取文献的过程,随时回答其提出的问题。
在整个新生入馆教育的学习及实践阶段,图书馆可以采用各种辅助手段以随时为读者答疑解问,图书馆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可以有读者手册、参考咨询以及网络交流平台等。
2.3.1 读者手册
在新生使用图书馆过程中,读者手册应当成为他们使用图书馆的“好帮手”,应成为答疑解惑的重要工具。在没有馆员或同学帮助的情况下,读者手册是新生入馆学习和实践最有效的工具。因此,图书馆应重视读者手册的作用。首先,在编制读者手册时,应做到内容详尽、易于查找、便于携带、容易获取。如果有条件,图书馆应制作和发布方便在手机上阅读的读者手册。此外,在开展新生入馆讲座的时候,馆员应着重强调读者手册的重要性,并且要求新生认真阅读。在进行图书馆使用知识的小测验时,也应以读者手册的内容为主,加强读者对读者手册的重视。
2.3.2 参考咨询
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也是入馆教育重要的辅助手段。传统的咨询方式有当面咨询和电话咨询,即到图书馆咨询台、情报咨询部当面咨询或通过电话联系。这种咨询方式可以解决新生进入图书馆后借阅图书、复印资料等一些常见问题。更重要的是基于Web2.0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这种参考咨询服务一般嵌入在图书馆网站上,可以在线实时“一对一”地解答读者的问题。特别是读者访问图书馆网站利用馆藏电子资源时,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及时地解决读者遇到的问题。
2.3.3 网络交流平台
与图书馆参考咨询“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不同,利用网络平台(微信、QQ、微博、博客、BBS等)进行交流则是“一对多”。图书馆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开设新生入馆教育的空间(微信群,QQ群,微博和博客等)发布馆内信息、图书馆利用的知识、经验等,这种方式很适合青年人的“口味”,能够受到新生的广泛欢迎。对图书馆来说,开设网络平台与读者交流也有很大的好处,同一个问题可以得到更多读者的反馈,能更好倾听读者的心声。此外,通过网络平台,新生也可以与学长进行广泛交流经验。
在新生入馆教育结束后,图书馆应当通过一系列手段对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馆员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也可以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同时应注意新生在入馆教育前后的入馆率、图书文献借阅率、电子图书和数据库的访问数及下载情况等的变化。图书馆应将调查的结果、小测验的结果和查找文献的实践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便不断改进工作。
新生入馆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教育工作,图书馆应仔细分析能够应用的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做好新生培训工作,真正实现图书馆“每本书都有其读者,每个读者都有其书”的目标。
[1]郑春汛.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入馆教育体系——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4):69-72.
[2]曹福勇,蒋啸南.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效果调查及培训模式创新——以中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0(6):85-88.
[3]王宝英.高校图书馆网站“新生入馆教育平台”构建情况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6):44-47.
[4]刘立冬.模拟教学法在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1):95-97.
[5]兰小嫒,潘卫.网络时代大学新生的图书馆教育新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新生专栏”设计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3(6):54-57.
[6]贠琳红,田军,康延兴.新生入馆教育网络空间的构建——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3(8):90-93.
[7]张欢,赵媛.也论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以四川大学新生入馆教育为例[J].图书馆界,2011(4):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