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翥鹏,梁春竹
(吉林艺术学院 戏剧影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在第六代导演中,张扬毫无疑问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大部分第六代导演都以边缘题材和被主流摒弃和封杀进入观众视野时,张扬的第一部影片却主打了商业牌。大量的明星和台湾地区滚石公司的加入让影片的商业化属性非常明显,影片也获得了极高的票房。这一切都让他和同时期出现的新生代导演有所区别。接着下来张扬的几部作品如《洗澡》、《昨天》和《向日葵》题材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导演在这些影片中均涉及到了父子的关系。而这个父子的主题也成为了张扬早期电影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呈现。
父与子的关系一直是家庭剧中着重探讨的重要问题,而儿子对父亲的反叛与继承,也成为叙事作品中永恒的母题之一。这样关系的变化也可以从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进行解读。第六代导演在90年代中期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与之前的导演不同,当他们走入社会时,整个中国大陆已经从理想主义的高峰向下滑落,经济上的窘迫和无法拍片的事实让他们举步维艰。当控制话语权和意识形态的父辈再也无法左右子一辈的行动时,子一辈就将试图反抗父者的权威,希望取而代之。第六代早期代表导演张元的处女作《妈妈》的主人公,设计成了由单身妈妈抚养的大脑受到损伤的智障,影片以这种方式决绝的摒弃了父者的存在。在他们的镜头下这是一群无父的存在,这群青年在社会关系上表现为行为艺术家、摇滚乐手、小偷等社会边缘人,他们在动荡变化的社会中尽力的挥洒自己的青春。
与其他第六代的导演类似,张扬电影中的主人公仍然有着这股对传统价值观念、对父者的反叛意识。拍摄于2003年的《昨天》,其影片内容取材于主人公饰演者贾宏声的真实经历。贾宏声年少成名,却在毒品中迷失自己。到了90年代初,被忧郁症缠绕的他已经无法接戏,无法生活。影片正是把他的这段经历真实的搬上了银幕(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达到纪录似的真实效果,张扬找来了贾宏声的父母在影片中真实扮演其父母的形象)。与其他导演电影中父亲的缺席不同,这部影片中的父亲是真实存在的。子与父的矛盾也是现实的、血淋淋的。影片中贾宏声逼迫父亲听披头士的音乐,穿紧腿的牛仔裤,最为决绝的就是他和父亲的对峙,他在打了父亲耳光后昂首说:“你是我父亲,我打了你,我给你磕头”。用电影中贾宏声的话说:“我必须死磕,和所有人死磕”。在这里,父亲的古板成为了贾宏声唾弃和反抗的直接指向。而其精神上的信仰也从亲生父亲变成了约翰·列侬。
与其他第六代导演最大的不同就是,张扬的电影中始终缺乏强烈的反叛精神,相反却因为其商业属性而呈现出一种皈依似的认同。对于始终飘泊、反叛的年轻一代来说,对父亲的对抗也只成为了因为不了解父亲而产生的误解,在这时,父亲的伟大与权威被重新界定,而子一代也被成功的招安,心甘情愿的被纳入主流体制中。
张扬的第二部影片《洗澡》中,年迈的父亲老刘和有些智障的儿子二明共同维持一个老北京式的旧式澡堂,早已离家去深圳发展的大儿子大明在一次意外后回到家中,与父亲的接触让他逐渐转变了观念,当父亲逝世后,他接替了父亲继续把澡堂经营下去。影片首先以老北京旧有的澡堂子作为影片故事发起空间,而影片的主人公大明,在影片的开始是以一个背叛者的形象出现在观众和父亲面前的。他并不理解父亲对于老式澡堂的坚守,他一个人离开家在深圳也闯出了一片天,回来是因为智障的弟弟一次给他邮递的明信片让他误以为父亲已经过世。后来他也是因为父亲的病迫不得已才留下来,当大明得到父亲谅解时,他便从一个叛逆者回归正常秩序。同样的张扬的影片《昨天》中,如此决绝和一切死磕的贾宏声最终也在家庭的温暖中回归,与此类似的还有《向日葵》,父亲艺术梦想的破灭让他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儿子身上,而严酷的绘画学习让儿子对父亲有着本能的反抗。这几部影片中的父与子都有一定的共性,儿子都从决绝的反抗变为理解父亲,认同父亲。
在张扬电影中子对父亲一代的认同,可以说是导演对传统文化的回归,这个是和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息息相关的。中西文化的一个明显差异就是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明显的反叛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新一代神登上主神位置的方式就是对父亲的阉割。而东方文化中子对父亲的表现却总是继承与接受,就像俗语说的那样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张扬讲述的所有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这个从叛逆到顺从的过程,比如《向日葵》,父亲对儿子的严苛教育和保护,除了传统意义上我们看到的父爱的伟大外,他对儿子的所谓的爱实际是把自己的梦想不由分说的放置在儿子头上,至于这是不是儿子想要的,便不在其考虑范围内了。
在这样一重意义上,张扬的作品更倾向于比较稳定的主流作品的范畴,青春的躁动和反叛仅仅是表象而已,作品更多是以一种温情化的体验和对父一辈的认同进入叙事的。导演以一种常规的人文化观念成功的参与了主流话语的构建,而青春的反叛,也只是年轻时候的无妄幻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