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梅 边霞
【摘要】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有着活动目标具有双重性、活动内容源于主题发展线索且具有渗透性等特点。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应树立整合、渗透的意识,在活动中建构幼儿的整体经验;活动既要顺应幼儿在主题展开过程中的内在需要和经验,又要关注美术自身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主题活动;美术教育;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12-0006-03
一、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的特点
1.活动目标具有双重性
每一个贴近幼儿生活、兴趣和知识经验的主题活动都蕴含着幼儿各领域发展的价值。科学设计活动方案、制订适宜的主题活动教育目标,既是成功开展活动的前提,也是体现活动教育价值的保证。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具有双重性,每个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应体现该主题活动的总体目标和美术领域发展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说,活动目标既要体现美术活动的基本要求,也要体现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及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总体要求。总之,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不仅要促进幼儿在美术领域的经验及必要技能的提升,更要帮助幼儿丰富和主题相关的各种经验。
小班美术活动“我的全家福”是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的家”中的一个子活动。在活动前,幼儿已通过社会活动“我的家”以及语言活动“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了自己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美术活动主要通过画“全家福”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幼儿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温暖。这是一个渗透了社会情感教育的美术活动,这一点在活动的欣赏、交流、分享等环节体现得很充分。可以说,该活动的主题活动目标和美术领域活动目标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
2.活动内容源于主题发展线索
作为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表达与主题相关的情感与认知的重要途径。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是预成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现有经验以及兴趣和需要生成的,或是在预成的基础上随时加以调整的。无论是预成还是生成的活动,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都有别于单独科目的美术教育活动。其活动内容与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是幼儿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经验的发展、延伸或深化。
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发展线索以及幼儿的经验、需要等安排相应的美术教育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欣赏、绘画、手工活动等,这些活动与其他各领域活动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主题活动网络,促使幼儿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3.活动内容具有渗透性
一是美术教育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相互渗透。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综合性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各领域活动内容以一种恰当的比例被整合到一个主题活动中。作为主题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与其他领域教育活动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这种相互作用既可以表现为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了其他领域的学习内容,也可以表现为美术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领域活动中去。
二是美术教育活动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集体教学、区域以及游戏等活动都是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内容不仅与其他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也有机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主题活动中,美术教育活动可以表现为集体或分组教学活动、区域及游戏等环节中的美术活动,它们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幼儿相关经验的积累和完善。
仍以小班主题“我爱我的家”为例。在“我的全家福”这个教学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引导幼儿交换欣赏各自的全家福照片,以激活幼儿的相关生活体验,为后续的集体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在区域游戏“我的家人”中,教师则通过拼贴、添画等方法拓展幼儿的美术表现手法。此外,集体教学活动“送给妈妈的钱包”“爸爸的领带”、区域游戏“送给妈妈的项链”中的美术领域发展目标“能运用多种材料和方式制作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也是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美术教育活动的体现。
二、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整合、渗透的意识,在美术活动中建构幼儿的整体经验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把握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的,其获得的经验也是整体性的。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以整合、渗透的方式帮助幼儿建构经验。
首先要注意整合幼儿各领域的经验,在美术活动中丰富幼儿对事物的感受。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应树立整合意识,充分关注幼儿在前期各领域活动中积累的相关经验,使之与美术教育活动有机衔接,丰富幼儿的整体感受。如,在小班主题活动“香香的水果”中,教师在设计“柿子红了”的美术活动时,考虑到幼儿已在前期科学活动“甜甜的柿子”中观察并品尝过柿子,对柿子的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回忆、交流对柿子的已有经验,引发幼儿的兴趣。在充分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幼儿走进柿子林,欣赏并感受柿子缀满枝头的丰收之美,进而让幼儿用手指点画的形式表现柿子丰收的景象。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对柿子的认识没有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是延伸到了对柿子生命形态的理解和感受。如果没有前期对柿子的充分认识及体验,后期秋天柿子的丰收之美就难以打动幼儿,也难以引发幼儿创作的激情;同样,假若幼儿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觉层面,而缺失了对事物美的感受与体验,其认识也会浮于表面。各领域经验的相互融合、渗透,可促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更完整更丰富。
其次要关注幼儿经验的积累与延伸。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潜藏着美术教育的契机,如户外活动、区域游戏乃至寻常交流等。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应树立渗透意识,将美术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促使幼儿的美术经验得到有效的积累和延伸。以大班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活动“春天的线索”为例。教师先是在散步等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园内早春的各种线索,如爬墙虎的藤蔓、柳条、迎春花枝等,以帮助幼儿初步积累有关“春天”的感性经验。然后,教师鼓励幼儿利用踏青的机会和爸爸妈妈进一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捕捉各种美妙的春天的线索。幼儿不仅发现了树木、花枝的变化,还发现了池塘里、田野上的变化……寻找的过程不仅拓宽了幼儿的视野,也丰富了幼儿的前期经验。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在区角运用粘贴等表现手法创作了“春天的线索”,丰富了幼儿相关的美术经验和表现技能。
2.活动设计既要顺应幼儿的需要和经验,又要关注到美术领域的要素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以幼儿的经验发展为取向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作为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其内容的选择与设计首先要顺应幼儿在主题活动展开过程中的需要和心理逻辑发展线索,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或正在经历的活动内容为载体开展美术活动,通过美术表达与表征丰富和深化幼儿的主题相关经验。如,小班下学期的主题活动“我能干”中,结合刚刚过去的新年,教师请幼儿带一个自己喜欢的压岁红包信封到幼儿园来,然后引导幼儿通过撕贴、添画等手法创作红包娃娃来感受新年的快乐,体验成长的意义。
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还要关注到美术本身的线索和脉络。每个美术教育活动不仅要丰富和发展幼儿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也要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应有相对明确的美术领域发展目标,以促进幼儿美术知识及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树立美术领域的目标意识,以期通过活动设计和实施促使幼儿获得相关的美术经验。〔1〕
此外,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不仅要关注美术教育活动本身,还要关注主题背景下的各类美术活动之间以及主题与主题之间各类美术活动目标与内容的衔接及联系。在设计实施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时,应梳理促进幼儿美术领域发展的线索,通过各类美术活动的实施,促使幼儿获得相对系统、完整的美术经验,避免幼儿在同一主题以及不同主题活动中美术经验的习得产生脱节或重复现象。
参考文献:
〔1〕边霞,黄进,张金梅,等.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