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2014-12-23 09:45曲春红
克拉玛依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笔者德育语文

曲春红

摘 要: 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需要在把握语文教学学科德育渗透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要立足文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抓关键词、拓展背景知识、辩论等方式加深思想品德的感染渗透;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综合性活动、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立足文本;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4)06-0058-04

德育是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广为人知。德育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能够使学生自觉地、最大限度地接受教育,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能够激活、唤醒、弘扬人的潜能中积极的、美好的、善良的因素。

语文教材为我们实施德育渗透提供了大量的内容,具体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广泛性等特征。新课标中语文教育总目标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35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住作品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从不同角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出课文内容与德育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有效的教育 ,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这是语文教师应着力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渗透脱离了语文教学的特点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上,有部分老师容易本末倒置,忽略文本,过多地强调和表现其思想情感,最主要表现在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文味”的课堂,若是整堂课都是情,倒失去了语文本身的味道。可以说语言文字是滋生思想之花的土壤,离开思想赖以生存的土壤,片面地强调德育,语文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德育渗透脱离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

有的老师在教学交流时反映,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怎么我讲了半天,学生们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都没有明显的触动。”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授课时侧重于词、句的分析,而忽略了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文章的历史背景介绍,导致如此现状。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环境与文章所表达的毕竟有所差异,有时甚至差异很大。如果我们教学时不能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学生是不可能正确、深入地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的,这样使得学生无法获得直观具体的感受。

(三)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先讲字词,再讲段落,然后说修辞,最后说写作手法。老师唾沫横飞,学生晕晕乎乎,不必谈语文的“文味”,更不必说情感的真挚,单是这许多的内容就足以让学生厌倦,更不必说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了。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就无法将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就更谈不上实践。

二、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特点

要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很好地结合,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特点。

(一)文学性与思想性共存。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精心挑选、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的文章。无论是语言或是思想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比如在七年级语文中《论语十则》,有对学习方法的介绍,“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也有对修身做人的看法,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等等,除了朗朗上口的语感,既有中华文化的深厚,更有做人做事准则的教育。就这点而言,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

(二)课内教育与课外活动影响共存。生活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2]99比如在热爱祖国的专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去调查家乡的美食、美景,最后总结家乡之美,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美丽的家乡。这两部分的影响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甚至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些,这也是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

(三)直接教育与隐性教育共存。语文课程以文本为依托,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黄河颂》通过文本,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真挚情感,这是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上完这一课,教师在班里进行了《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而这部分活动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则是隐性的,不直接进行说教,而是通过春风化雨似的浸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的教育。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德育渗透多下工夫,让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一)立足文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1.品味语言,感知精华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对于花的描写:“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语言优美,别具一格。在课堂上,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语言,感受花的美好和绚烂,在学生有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文章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渗透寓意的体会水到渠成。这比生拉硬拽地直接告诉他,要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风浪的效果要好得多。对语言的品味感知,使学生受到了教育,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沉浸于文味的德育渗透,使原本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文章增添了教育寓意。

2.精心设计,感染渗透

教师在备课时要细心阅读,精心思考,挖掘出蕴藏在课文深处的德育因素。如《妈妈的爱》表面只是在讲妈妈为“我”都做了哪些事情,但是我们认真地阅读就会感受到,虽然妈妈为“我”做的都是一些很平常的小事,但在字里行间却透出了一种最伟大的母爱。经过对教材的挖掘,并让学生自己回忆生活中的感受,就能适当地融入学生对母亲的感恩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德育因素并不是很明显,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德育渗透到位。那么,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使德育渗透到位呢?

首先,抓住关键词句,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些包含深刻思想内容的课文,没有洋洋洒洒的长篇议论和剖析,也不是直接用术语、判断和推理来表达,总是通过对特定情感的表达、事实的叙述、景物的描写、故事的展开,来寄寓特定的思想内容。对于这类文章,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品词嚼句,反复诵读,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帮助学生透过文本的表层,触摸到文本深层的灵魂。《丰碑》通过对冻僵了的军需处长的外貌、神态出神入化的描写,烘托出了军需处长高大的形象。教学时笔者抓住相关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体会军需处长牺牲时镇定、安详的神态,再通过反复的诵读,一种感动、敬佩之情已悄然在学生的心中涌动。然后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将军的情感变化的原因,使学生与将军一道对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产生了无限崇敬之情。

其次,介绍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有的课文由于时代久远,学生无法理解,笔者通过相关背景知识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授《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有许多学生都对抗美援朝的历史不了解,不明白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什么。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对朝鲜人民的重要意义,使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产生深厚的感情。这样,在后面的新课讲授中,学生就能够理解到——为什么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会产生如此深厚的依依不舍之情了。《荷塘月色》一课, 写景出色,但笔者在讲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朱自清的人格人品,就特别介绍了朱自清1948年在生活非常困苦的情况下曾签名拒绝领取“美援”面粉、临死还嘱托家人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史实。介绍后告诫学生:我们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儿女都要有骨气,决不做寡廉鲜耻、不讲人格、甚至有损国格的事。

第三,引发争论,辨识真理。学生对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在讨论中澄清认识,发现、接受真理。比如课文《穷人》,讲了主人公桑娜自己生活已经很困难了,还要去关心同情邻居西蒙、抱养孤儿的感人事例。笔者就引导学生讨论:“桑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去照顾别人,难道不怕自己生活得更辛苦吗?”学生们马上就热烈地讨论。经过讨论,孩子们被桑娜善良、同情别人的行为所感动,平时在学校生活中也更注重关心、照顾同学了。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语文的外延,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 1+3的教学模式

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建议学生阅读《以文学思考人生的作家——史铁生》《阿炳的绝唱〈二泉映月〉》。然后带着学生去感悟、设计“这几个人身上有什么精神是相似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等不同的问题,就问题开展阅读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并悟出其中道理、体会文中的情感等。通过训练,学生明白了,也许生命中有许多磨难,可是我们在面对时一定要坚强、乐观。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语文课堂,而学生也能由此深受教育。

2.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

在九年级课本中有《我爱这土地》《黑人谈河流》等篇目,在进行完本单元的课程后,在班内开展朗诵会,组织朗诵热爱祖国的诗歌。人人参与,学生不仅听到更多的爱国诗文,而且通过诵读比赛,感受到深深的爱国热情,这样会比直接告诉他要爱国好得多。比如在诵读会上,闻一多的《一句话》“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在课堂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方式,比如办手抄报、表演、找广告词、表演音乐剧等。

3.借助多媒体,为德育教育渗透服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让学生经历每一个事件,因此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模拟情境,创设情境,比如角色表演,观看图片、录像,讲故事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情境,抓住学生认识的深入点和情感共鸣点。笔者在讲《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先放了一段关于泸定桥的录像,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泸定桥的险要。录像播放完了,学生还瞪大着眼睛,仿佛还没有从那湍急的水流声中和崇山峻岭中回过神来。于是,笔者顺势提问:“从刚才的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泸定桥两旁的山高”“那里的水急”“泸定桥是铁索桥,人走上去肯定是摇摇晃晃的”。笔者又继续启发:“那你走在上面你会感到怎么样?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我想到了红军战士夺下泸定桥非常不易”“泸定桥是这样的险要,红军能夺下来说明红军战士非常勇敢”“我想到了红军战士的意志非常坚强”……这时学生都踊跃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为后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当学生深入地学习、理解了红军战士是如何战胜时间紧迫、路途遥远难行、泸定桥险要等重重困难时,红军战士那机智勇敢、为了革命事业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已深深植入他们的心中。

4.重视修身,以身教进行德育渗透

有人说“学生的身上有老师的影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道德影响力,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甚至是终生洗刷不掉的影响。“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一位教育家这样说。[3]90教师要以人格塑造人格,教师的人格感召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自珍、自爱、自尊、自重,从而在认识真、善、美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关心社会,逐步培养出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5.与学生实际结合,恰如其分地实施德育

(1)“情”读。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读,新课改后,有的教师就提出了“情读”。一方面,“情”是情感之情,要指导学生读出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情”是情境之情,结合学生的年龄、理解力等,让学生在读时“读人使人如见其人、读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如七年级下册的《黄河颂》《最后一课》等优美诗文,笔者充分利用学生多年来已养成的扎实的基本功,让学生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朗读,从而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2)对比感受。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及有些家长过分的溺爱,让这些孩子不仅失去了独立自理的能力,对别人更是缺乏同情心,过分的以“我”为中心,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在教学中,遇到主人公为学生同龄人的题材,笔者引导学生对比感受,进行德育渗透。冰心作品《小桔灯》中的小姑娘的形象让学生们印象深刻。在课后,笔者让同学们写了一篇文章《我和小姑娘比童年》。学生们在作文中写道:“和小姑娘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和小姑娘相比,我的自理能力实在太差了,也从来不会照顾别人……”可见,通过对比,学生对于怎样做人的基本道理理解得更深刻,也更能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学会珍惜,德育渗透在对比中得以实现。

良好的品德对于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以培养其正确的认知为基础,引导并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在语文教学中,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采取多样的方法和途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的教育,陶冶其情操,丰富其内心世界。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赖莉.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与培养[J].科教文汇,2008(2).

[2]李学勇.试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8(15).

[3]陈新华.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 报,2007(11).

猜你喜欢
笔者德育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老师,别走……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