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金凤
摘 要:小学数学“说”的能力的发展提高要靠数学教学本身来完成,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多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达到简洁、严密、准确、有条理的说清算理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 创造 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67-01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离开了语言,思维就无所凭借。多说能促进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正确的数学语言能准确、清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过程。我们知道,解答数学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在探求答案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能精辟准确地表达思维过程,展示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多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达到简洁、严密、准确、有条理的说清算理的目的。语言的发展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先决条件,在数学教学中也应努力发展儿童的“说”的能力。以下是我这几年在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说”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说
在训练过程中,不仅不同年级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就是在同一班级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充分创设条件,让每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对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回答较难的问题,并让他们不时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多给他们“说”的机会,让他们回答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必要时可设计一些填空形式的训练题,以降低难度,只要他们能基本说清楚,就给予鼓励,坚定他们的自信心,由“敢说”到“爱说”,再逐步提高到“会说”。教学实践表明,只要“说”的情境创设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增,课堂上争先恐后地发言,发言受到表扬会感到十分光荣。
二、创设有利条件,为学生营造说话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平等对待。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吸纳学生的不同意见,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错误,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去理解学生,善待学生,特别要表扬敢于发言的学困生。为他们创造机会,使他们有足够的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促使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动手、动口、动脑,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
三、要求学生结合操作“说”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有时感到无话可说,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对试题的计算更是无从说起。此时,教师应布置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并引导他们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密切结合起来。
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让学生的手,口、眼、脑等感官一起参加学习活动,可加快知识的消化进程。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思考:如何摆放、折叠、移动、割补,为什么要这样摆放?为什么要这样割补?当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操作过程时,就必须对头脑中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使之条理化,使知识进一步深化,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得数是11的加法时,教师先讲述“9+2”,并进行教具演示。接着,请学生用学具仿照操作,进而引导学生复述操作和计算过程:“9+2,首先看大数,然后分小数。因为9和1凑成10,2可以分成1和1,9和1凑成10,10加上1就等于11。”这样做,既发展了学生说的能力,又使学生明确算理,有利于举一反三地学好20以内加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在口头表达方面,应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做到观察有顺序,思维有条理,说话有根据,表述严密正确。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基础上,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使他们能这样口述:“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成一个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四、启发学生变换角度“说”,培养思维灵活性
在学生说清楚、正确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还应当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变换角度说。在概念教学中,这样做能使学生深刻、全面地理解概念;在应用题教学中,这样做能寻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
例如质数的概念,不仅要求学生按课本表述,还要求他们从约数的个数入手进行考虑。结果有的学生能够这样口述:“也可以这样认为质数是只有两个不同约数的自然数。”
实践表明,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对发散思维能力很有好处。小学数学课上“说”的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力求做到语言准确、简练、逻辑性强,而且在备课中要把课堂上“说”的训练设计好,使每一节数学课都有一定量的“说”的训练,以“说”促“思”。这样坚持不懈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