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蓓
【摘要】翻译领域的研究重心已从忠实原文转移到译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译者是连接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的关键人物。本文通过对李商隐《锦瑟》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关键词】汉诗英译 译者主体性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78-01
人们通过诗歌来抒情言志。诗歌翻译难度极大,对译者自身功底要求极高,为了能使原诗与译文最大限度地等值,译者常常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以及创造性。《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该诗想象丰富,典故多,意境朦胧。本文将分析此诗的三个英译本,以探讨不同译者主体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差异,同时也为后人在汉诗英译中提供一些参考。
一、译者主体性
主体性在翻译领域是指“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根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2003:22)译者主体性,笔者概括为,译者在翻译中施展其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在翻译活动中选择原文、理解原文、表达原文和应用翻译技巧等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活动中外化。在翻译过程中,作者常常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对诗歌的感悟以及对诗歌中令读者难以理解的典故加以注释,这样原诗的韵味和信息才能更加精确传达给译入语读者。
二、《锦瑟》译文比读
李商隐(公元811-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我国晚唐杰出诗人。《锦瑟》感情饱满,风格婉约,想象天马行空,意境引入回味。千百年来注家不少,阐释多种多样。本文即选择其中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读分析,分别来自许渊冲、A.G. Graham和John Turner,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性。
首先,标题“锦瑟”在三个译文中分别为“The Sad Tither”“The Patterned Lute”“Zither”,许渊冲“The Sad Tither”意为“忧伤的瑟”,译者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用标题确定了译文的感情基调。Graham译成“The Patterned Lute” 有花纹的鲁特琴,译者通过归化的方式使中国古典乐器锦瑟更加易于外国读者理解。Turner就简单译为“Zither”,屬于无功无过。
第一句中的“无端”,许渊冲使用“zither sad”,Graham“mere chance”仅表偶然,全然没有“无端”之不可名状感、哀怨感,Turner使用vain(“空无”)放于句首表示“无端”。
第二句的“思华年”,Graham译为“recall the blossoming years”不如许渊冲“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以及Turner的“bears thought of vanished things”,后两个更能传达惋惜哀怨之感。
四句的四组意象在句法逻辑上离散,但形散意不散,精确地表达诗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的繁杂心绪。颔联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许渊冲译为“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Dim morning”, “Amorous heart”, “cuckoos cry”以及“ tears in mermaids eyes”等意象都表达了诗人对于爱人的深深的感伤的情愫。许译文的句型结构较原诗翻天覆地变化,原诗歌中诸多意象变为单一的意象。同时,变更主语和删除动词会使原作的意境变得浅近,原诗信息量也相应减少而导致意象流失。Graham直译两个典故“庄生梦蝶”和“望帝托鹃”,这样处理,目的语读者根本无法理解典故深意。Turner将“庄生”和“望帝”分别译为“The sage(圣人)”和“The King(君子)”,将词义扩大了。 Turner 用“loved”修饰“蝴蝶”但是李商隐笔下蝴蝶并未用爱来修饰蝴蝶,笔者猜测此举可能为了凑够音节。
下面两句,许渊冲“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t emerald let vapour rise”。Graham将“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译为两个句子,而原文实际是一个完整的画面感,原诗的美感荡然无存。由于Graham是外国人,他对典故的理解和翻译也有一些错误,将“蓝田”误译为“Blue Mountain”,“烟”误译为“a smoke”。Turner的“Tears that are pearls, in ocean moonlight streaming: Jade mists the sun distils from Sapphire Sword“无法表达原诗月、珠、泪三者朦朦胧胧的融洽的美感。三者的译文都无法表达原诗缥缈朦胧以及诗人可望不可即的怅惘心境。
最后两句没有典故,所以相比前面比较简单。许渊冲“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抒发回忆过去,幻想与现实,虚幻与真实,欢愉与灭亡之间的种种情愫。Graham“Did it wait, this mood, to mature with hindsight? In a trance from the beginning, then as now”,尚且能传达原义表达出某种朦胧美感。Turner的“What need their memory to recall today? A day was theirs, which is now passed away”处理的比较到位,传达出了那种惆怅苦痛的心情,映射出对人生悲剧性的拷问。
从押韵来看,原诗一韵到底,许渊冲的译文“奇、偶”行相押。在每一行诗里,许译也大量运用双声、叠韵、叠音(包括近韵),因此,许译音韵谐和性极强,可以与原诗媲美。Graham的译文除了两个无序的“近辅尾韵”外,根本无韵,更不用说模式了。Graham译文显然下工夫不多;尽管有局部近声、近韵、近音现象,分布也极散乱。Turner将首二句押一韵,尾二句又押一韵,中间隔行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原诗的韵味却荡然无存。总而言之,译文无法凸显原文的光泽和魅力。
翻译诗歌中,译者是连接原作者与译入语读者的桥梁。一部翻译作品能否被译入语读者接受,取决于译者怎样理解原诗,即意识形态。《锦瑟》流传至今,注家蜂起,各抒己见,本文选取来自许渊冲、A.G. Graham和John Turner的三种版本的译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三位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功力和对诗歌意识形态的把握的不同均在译者主体性上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Xu Yuanchong, On Chinese verse in English Rhyme-from the book of Poetry to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Bower[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1992.
[2]李娟.试析李商隐诗歌意境的主要特征及成因[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4.
[3]蔡立胜.译者在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发挥[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5]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香港:商务印书馆,1988.
[6]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
[8]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 2005,(2):3-9.
[9]梁淑梅,李媛媛.从翻译的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