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闲暇教育

2014-12-22 20:02:17高慧颖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闲暇

【摘要】本文首先探究了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现实意义,在分析调查资料基础上归纳了大学生闲暇教育存在的不足,在探讨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实施闲暇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闲暇  闲暇生活  闲暇教育  大学生闲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75-02

1.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意义

国际上对现代意义上的闲暇教育形成了共识,认为闲暇教育在于使学习者利用闲暇时间接受教育从而获得永久性的变化。并且获得的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它通常发生在学习者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中。

大学生闲暇是指一个人在大学里,除参与学校安排的课程与有组织的活动外,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自由支配活动时间。大学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在成长中所经历的最重要时期之一。科学、合理的闲暇教育在大学生的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多元发展

闲暇教育以一种自由开放的形式,使得每位大学生都可以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又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要来提升自身,让“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从事他们自身所喜欢的事情,都可以有一个进行心爱的劳动的角落”。实施自由、开放的闲暇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拓眼界、提高能力,并通过丰富多彩的闲暇教育来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闲暇时间可以促进人们生活的个性化,使人们培养自己的兴趣、喜好、潜能,可以促进更好地生活。”

1.2有助于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

由于大学生在学校中以集体生活为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集体,因此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闲暇教育为大学生促进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闲暇教育这个交流平台可以扩大他们的交际范围,使大学生在闲暇活动中扩大交往的需求,避免小团体的缺陷。同时,在闲暇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中与不同的社会成员接触,通过与社会和社会人的交往,不断丰富自己的人际关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

1.3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大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闲暇活动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大学生可以通过闲暇教育这一方式,比如通过开展讲座、报告会以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接触社会,投入实践,开阔眼界,从而达到丰富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的目的。这样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帮助他们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2.当前大学生闲暇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闲暇生活是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只有进一步找出闲暇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之所在,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有效提高他们的闲暇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1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充足,但时间利用不合理

调查表明,大学生每天拥有闲暇时间2小时以上的占91.9%,大学生在校期间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由于在闲暇时间内大学生的自主性较强,如何安排闲暇时间主要取决于大学生自己的意志,没有固定的模式。为了了解大学生对闲暇时间的安排情况,我们又进一步做了调查,结果发现面对充裕的闲暇时间,12.5%的大学生表示有计划的安排闲暇时间,表示比较有计划的有31.9%,表示一般约占33.8%,21.9%的大学生则表示没有计划、比较随意。可见,当前大学生对闲暇时间的安排缺乏计划性,对于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会合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选择各种积极性的闲暇活动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大学生往往会缺少自觉性,不能够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让闲暇时间白白流失,使自己的闲暇生活处于盲目的状态。

2.2大学生闲暇活动较丰富,但闲暇活动层次低

大学生闲暇活动的选择方式很多,既有积极向上、追求自我完善与发展、提高自身能力的活动,如读书、看报、自修学习、书法、绘画、写作、勤工俭学等;又有满足身心发展需要、恢复体力的娱乐活动,如体育健身活动、旅游等;但也有消极的消磨时光的活动,如睡觉、外出闲逛等。华中师范大学孔雯在《大学生闲暇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0)中对大学生在闲暇时间最经常做的活动做了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最经常做的事情是看报纸、杂志、课外书籍(25.6%),其次是上网(23.8%),然后是自修学习(16.9%),看影视,听音乐(11.9%)等。总的看来,娱乐消遣活动占据大学生闲暇生活的主体地位,而大学生参与自我提高的活动很少。美国学者纳希按照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活动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把闲暇分为六个层次,并把闲暇活动分为三种价值类型了,即负价值、零价值和正价值。根据纳希闲暇层次特征描述来看,大学生闲暇活动一般居于二、三、四层,而積极参与、创造性地活动较少,大学生闲暇活动总的来说层次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大学生闲暇教育缺失原因分析

3.1社会因素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然而现代大学日益专业化、现代化、功利化,过分强调社会本位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高校对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漠视,使得大学生对闲暇也怀有工具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倾向,不能科学有效的利用闲暇时间,阻碍了他们全面自由的发展。

生活中,人们就习惯于把闲暇和工作对立起来,认为工作能够创造财富,是有意义的活动,而闲暇生活作为无法创造直接价值的活动则被人们所忽视,更有甚者把闲暇活动严重化。加上我国提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优良传统,人们普遍认为闲暇生活是毫无价值的。在这种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转化为工作时间。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务实化现象严重,人们往往只关注现实利益,对闲暇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在闲暇生活的配置上也有一定的欠缺,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缺失也在情理之中。

3.2高校因素

3.2.1高校缺乏科学的闲暇教育理念

现如今高校普遍对闲暇教育的认识存在着误解,认为高校是研究学术的地方,学生都应该具备自制的能力,能够自己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消遣,很容易忽视大学生生活的丰富性和对于闲暇教育的渴望,片面地把闲暇活动看作休息和放松的方式,这种教育观使得大学在实施教育时缺乏了全面性。

高校的务实化也越来越严重,“高校在实施教育时放弃了教育的本质,使人们难以从人生意义、教育价值等问题上去正确的认识自己和改变世界,也必然会抛弃衡量人的心灵的那把神圣尺度,把一切目的都变为谋取生存的有限目的”。如此一来,大学便成了单纯的生存工具和就业手段。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高校对热门专业大力扩招;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的指导,这些都显示了高校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具有功利主义倾向,认为闲暇教育并不能给自身带来收益,因而无法提高自身生活的质量。

3.2.2高校闲暇教育资源匮乏

闲暇教育所需要的资源包括经费、师资、设备等匮乏。闲暇教育的实施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高校对闲暇教育的忽视,使得教育经费大多用在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改善教学环境上,导致现有的基础设施资源缺乏,闲暇教育所需要的设备落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也制约了闲暇教育实施的规模与速度。

此外,由于我国对闲暇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系统培养专门从事闲暇教育的教师,因此高校普遍都没有专门从事闲暇教育的教师,而现有的教师又对闲暇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无法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做出有效的指导。大多数高校把闲暇课程看成是娱乐活动,只重视学生的闲暇技能,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闲暇教育观的指导,造成了闲暇课程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3.2.3大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由于受到社会与高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对待闲暇教育上带有了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认为闲暇时间只是用来放松和休息,忽视了闲暇教育对其技能的培养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在接受闲暇教育时缺乏正确的指导,造成对闲暇教育的片面认识,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在闲暇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在闲暇时间里无所事事,消磨时间,从而降低了闲暇生活的质量。

再次,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技能也存在不足。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使得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不懂得计划闲暇生活。进入大学之后,时间宽裕,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降低,也不够重视闲暇教育,导致缺乏合理利用闲暇的能力。

4.完善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对策

4.1社会层面

首先,社会相关部门应进行有关闲暇生活的宣传和引导。闲暇教育就是生命范式的一种体现,关注闲暇不是要否定劳动的价值和地位,要改变把“闲暇”看作“无所事事”的传统观念,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今社会是闲暇社会,人活着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高质量的生活,闲暇生活是人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闲暇教育是提升人们闲暇生活质量的有力措施。其次,要优化社会环境,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并积极引导和开发社会的闲暇教育资源,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文明、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并加强对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这些文化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使大学生能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4.2高校层面

高等院校是实施大学生闲暇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领导、教师、课程以及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极大。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

4.2.1利用课程资源,开发闲暇教育课程

与学校的正规课程一样,闲暇教育课程也应该包含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活动课程是以提高学生运用闲暇时间的技能、技巧的课程,一般来说包括四类课程,一是提高精神境界、陶冶情操的课程,如阅读,书法,欣赏戏剧等;二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的体育课程;三是开拓创新的科技或其他创作发明;四是社会交往和实践活动。学科课程向学生传授与闲暇教育相关基本知识和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两种课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进行闲暇教育课程的时候应该将两种课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课程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2.2优化闲暇教育的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建设

要优化高校的校园文化,就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在物质文化建设上,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闲暇教育基础设施,营造广阔的闲暇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有益的闲暇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闲暇习惯和掌握一定的闲暇技能。其次,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学校应当优化高校管理,创设良好的校风,进而创建良好的班风、舍风等;也可以开展丰富的闲暇活动,比如各种讲座、读书指导课、大学生艺术节、运动会、校园成果展等。在这种校园文化下所受到的教育会使大学生更加充实闲暇生活。再次,在组织制度文化建设上,高校可以借鉴国际知名高校的办学模式,使办学制度合理化,提升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质量。

4.3大学生自身层面

大学生是闲暇教育的主体。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在闲暇教育中的主人翁地位,并且在闲暇教育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理解闲暇教育的内涵,才能真正达到闲暇教育实施的目标,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质量。

大学生正处在心智迈向成熟的关键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力和自制力,有自己的主见和主观判断。另外大学生本身就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兴趣爱好,需求目标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大学这一关键时期要根据每个大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闲暇教育。大学生应当把自身需要、实际能力、兴趣爱好与闲暇活动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闲暇活动,培养独立安排闲暇时间的意识和能力,保证其正确发揮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利用闲暇时间,掌握闲暇技能,加强大学生在闲暇教育中的自我教育,通过这样使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闲暇价值观,达到闲暇教育最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建军.闲暇及闲暇教育[J].北京:教育研究.2000,36.

[2]王广红.理工科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及成因分析[M].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4)

[3]闫大伟,任守军,高开军.关于大学生闲暇状况的调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9(9)

[4]李翠新.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9

[5]孔雯.大学生闲暇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6]胡小岩,刘占辉.浅谈大学生闲暇生活及闲暇教育[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6)

[7]杜向民,饶凤陶.试析闲暇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作者简介:

高慧颖,男,(1975-),河北保定人,任职于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工程师职称。从事教育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研究。

猜你喜欢
闲暇
My New Year’s Resolutions
人在何时最清醒
小学生闲暇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外语文(2020年36期)2020-01-10 20:25:07
闲暇:教育蕴藏其中
中国德育(2017年16期)2017-08-30 02:35:02
闲暇拾笔寄娱情
中小学生闲暇教育初探
江苏教育(2017年34期)2017-03-24 03:28:49
闲暇时间干点啥?
妇女之友(2015年12期)2016-01-21 07:24:16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人间(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06
浅谈闲暇德育
湖南省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教育需求研究①
职教通讯(2013年16期)2013-01-31 0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