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通过高中地理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014-12-22 03:54鲜怡
南北桥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教学

鲜怡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应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纳入教育体系。而高中地理得天独厚的教学内容,更加适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境保护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0.059

目前,人类共同关注的三大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随着社会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十八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而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分四大部分作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重点阐述了环保意识的养成,报告说“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高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即要学习基本的知识,更要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抓住这个关键期大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学生终生环保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养成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首要的是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当前环境的恶劣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的同时人类开始对自然环境进行盲目开发,人类对自然的恣意索取,造成了土地的不断沙漠化,水土流失的日益加重,矿产资源的加速枯竭和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这些问题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意识,达到具有理性的环境行为。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三种环保意识

一是节约意识。地球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袤的空间和活动场所,离开了地球人类将无法生存。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培养节约意识是对环境、对地球最大的保护,应从提倡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寸土地这些小事做起,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忧患意识。目前,世界人口已突破了60亿,而且还将继续增加,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100亿,随着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环境将直接成为制约人类生存的最大问题,因为必须时刻树立忧患意识,保护地球。三是法制意识。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与此同时,我国有诸多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渗透法制意识,学会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身边环境。

三、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是注重把最新的环境形势引入课堂。当前我们面临的许多环境与地理课堂息息相关,这需要地理教师加强对当前环境形势的研究,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如这两年,每到秋冬季节,“雾霾”这个词就会充斥各类媒体,那么霾为什么久聚不散,会给人类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如何消除雾霾,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大气污染与防治”一节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拨开重重迷雾,找到治污之源。

二是详实讲解课本知识。高中地理教学选修6为专门的环保课程,分5个章节,从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防治,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讲的就是环境保护问题。虽然这一部分是选修内容,但为了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提升全面发展能力,教师有义务把这一部分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树立更好的环保意识。

三是诱发学生思考环保问题。地理教材中,除了专门的环境保护章节外,无时无处不体现着环境问题,如在讲解能源资源的利用时,教材提到了山西,可以让学生思考“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展示一些地区煤炭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恶劣影响,进一步激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学习,从而更好理解不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四、注重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则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好地养成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人类为了保护环境,设置了很多主题环保日,如“植树节”、“地球日”、“人口日”、“爱鸟周”、“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我们都可以把这些节日当成是我们传统的课堂,利用主题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以此让学生对环境保护产生新的更深刻的认识。二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各类团体的作用,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学生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植树节等,参加社区义务劳动等,用自己的切身行动来保护环境。

与此同时,在全面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教师也必须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不论是地理教师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师,都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生活中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结合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给学生做出榜样,一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教学
环境保护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