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杯使用安全性研究

2014-12-22 12:11何春玫梁宇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元素

何春玫+梁宇宁

摘要:为评价热饮型纸杯的使用安全性,本试验检测了纸杯材质的一些元素以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并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检测盛装液中的元素溶出量。结果表明,3个品牌的纸杯中均含有Mg、Ca、Mn、Fe等4种元素,Pb、Zn、Cd、Cu等元素未检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均未检出。纸杯盛放沸水时,Ca元素溶出浓度最高,达13.221 6 mg/L,Fe元素溶出浓度次之,为0.184 2 mg/L,Mg元素的溶出浓度较低,为0.100 2 mg/L,Mn元素未检出。

关键词:一次性纸杯;元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中图分类号:O6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1-5260-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21.055

The Use Safety of Paper Cups

HE Chun-mei1, LIANG Yu-ning2

(1.Guangxi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Nanning 530007,China 2.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 To evaluate the use safety of hot-paper cup, disposable paper cups with three brands were selected to detect the elements and dibutyl phthalate. The normal use of the paper cups was simulated to detect the dissolved el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posable paper cups of three brands contained elements of Mg, Ca, Mn, Fe. Elements of Pb, Zn, Cd, Cu and dibutyl phthalate were not found. After holding boiling water, the paper cups were found to contain Ca (13.221 6 mg/L), Fe (0.184 2 mg/L), and Mg (0.100 2 mg/L), while Mn was not found.

Key words: disposable paper cups; element; dibutyl phthalate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简便、价廉的一次性纸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许多公共场合甚至一些家庭的饮水工具。然而一次性纸杯在制造的过程中,添加了各种助剂、印刷用染料、油墨等,致使一次性纸杯受到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等物质的污染,使用时可能会迁移到食品中,危害身体健康。

吴鸿伟[1]经研究发现,一次性纸杯经开水浸泡后残留甲醛的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限量标准。李霞等[2]采用目视比色法对一次性纸杯中铅含量进行半定量测定,经研究发现,所检测的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纸杯中的铅含量均超标。本研究拟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检测纸杯材质中部分元素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并模拟热饮型纸杯的正常使用情况,以刚煮沸的去离子水盛装后,检测盛装液中元素的溶出情况,为纸杯的生产和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试验材料为购自某超市的3个品牌的热饮型一次性纸杯若干个,按品牌分为A、B、C组。

主要试验仪器为WFX-1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镉、锌、铜、铅、镁、钙、铁、锰等空心阴极灯各一只;乙炔钢瓶;空气压缩机;UV-17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苏州市莱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lltech 426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奥泰科技有限公司);索氏提取器(上海启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52C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试验所用试剂为100 mg/L Ca标准溶液、10 mg/L Mg标准溶液、10 mg/L Mn标准溶液、100 mg/L Fe 标准溶液,无水Na2SO4、盐酸(AR)、硝酸(AR)、高氯酸(AR)、二氯甲苯(GR)、邻苯二甲酸二丁酯(AR),甲醇(AR),均购自广州化学试剂厂;去离子水(自制)。

1.2  试验方法

1.2.1  纸杯材料元素含量检测  取A、B、C组纸杯各3个,将纸杯撕碎后按组混匀,分别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纸杯碎纸片于烧杯中,各加入18 mL 硫酸、5 mL 硝酸、2.5 mL 高氯酸于通风橱中进行消解,最后以去离子水分别定容至100 mL。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3组消解液中Pb、Zn、Ca、Cd、Cu、Mg、Mn、Fe等元素的含量。

1.2.2   纸杯溶出元素含量检测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取每组纸杯各3只,分别倒入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各30 mL,按表1分别存放一段时间。将各组纸杯在同一时间段存放的去离子水混合,加热浓缩至50 mL后于容量瓶中定容为100 mL。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Mg、Ca、Fe、Mn等元素溶出情况。

1.2.3  纸杯溶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检测  ① 色谱条件的选择。波长选择:取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标准溶液,用UV-17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波长扫描,发现其组分在200~235 nm有较强的吸收峰,综合考虑最大吸收值和干扰影响,最终选择检测波长223 nm。流动相的选择:可采用甲醇-水、乙腈-水作为流动相,但考虑到乙腈毒性较大,故选择甲醇-水(80∶20,V/V)作为流动相[3]。② 检测方法。取A、B、C品牌纸杯各3个,将纸杯撕碎后按组混匀,分别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纸杯碎纸片于索氏提取器中,各加入100 mL二氯甲苯在水浴锅中回流2 h,取下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转移到烧杯置通风橱中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定容为10 mL,摇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出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纸杯材质中元素含量检测

将纸杯消解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各元素的检测结果以均值±标准误表示,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在A、B、C 3种品牌的纸杯中Ca元素含量最高,C品牌的Ca元素含量达19.805 1 mg/g,比A品牌高13.6%;Mg和Fe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当,差异不大;Mn元素的含量均较低,3种纸杯的均值为0.001 6 mg/g。Cd、Cu、Pb、Zn等元素的含量均未检出,说明这些元素含量均低于仪器检出限,符合国家标准[4]。

2.2  纸杯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2.2.1  Mg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Mg的溶出情况,检测结果如图1。

从图1可见,3种品牌的纸杯在盛放沸水一段时间后都会溶出一定量的Mg元素。其中,C品牌纸杯Mg元素的溶出浓度最大,为0.100 2 mg/L,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溶出浓度增加。A品牌纸杯Mg元素的溶出浓度次之,浸泡时间对Mg元素溶出浓度的影响不大。B品牌纸杯盛装沸水一段时间后Mg元素的溶出浓度最低,60 min 时仅为C品牌的13.9%,可能是各品牌纸杯生产时所使用的含Mg元素材料不同,水溶性不同,导致盛装沸水时溶出浓度差异较大。

2.2.2  Ca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Ca元素的溶出情况,检测结果见图2。

由图2可见,3种品牌的纸杯盛装沸水后,在20~60 min内溶出的Ca元素都较多。其中,C品牌纸杯在盛装沸水一段时间后,Ca元素的溶出浓度最大,且盛放沸水20 min后, Ca元素的溶出浓度即达13.221 6 mg/L,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溶出浓度变化不大。B品牌纸杯Ca元素的溶出浓度次之,40 min后Ca元素的溶出浓度基本稳定。A品牌纸杯Ca元素的溶出浓度最低,且随浸泡时间变化不大。

2.2.3  元素Fe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Fe元素的溶出情况,检测结果如图3。

从图3可见,3种品牌的纸杯在盛放沸水一段时间后都会溶出一定量的Fe元素。其中,B品牌溶出的Fe元素较多,40 min后基本稳定,溶出浓度达0.184 2 mg/L。A品牌和C品牌的溶出浓度接近,且随浸泡时间延长,Fe元素的溶出浓度变化不大。

2.2.4  Mn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Mn元素的溶出情况。结果发现,各品牌纸杯经过20、40、60 min 的盛放时间后,浸泡液所含Mn元素均未检出。原因是各品牌纸杯材料中所含Mn元素很低,含量较高的B、C品牌中Mn元素含量也仅为0.001 7 mg/g,因此盛放开水后溶出量非常低而未能检出。

2.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测结果

各品牌纸杯于索氏提取器中经二氯甲苯回流提取2 h 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各提取液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

2.3.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标准样图谱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标准样图谱如图4所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出峰为8.1 min,5 min之前出现的峰为溶剂峰,16 min出现的峰是一个由于样液不纯而引起的一个杂峰。

2.3.2  纸杯A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由图5~图7可得,对纸杯A、B、C提取液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时均没有在8.1 min左右出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出峰,说明纸杯A、B、C提取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浓度低于仪器的最低检出限。

3  小结与讨论

在超市所购的A、B、C 3种品牌的纸杯中元素Ca元素含量最高,C品牌的Ca元素含量高达19.805 1 mg/g;Mg和Fe元素含量基本相当;Mn元素的含量均较低,3种纸杯的均值为0.001 6 mg/g。Cd、Cu、Pb、Zn等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这些元素含量均低于仪器检出限,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4]。

3种品牌的纸杯在盛放沸水一段时间后都会溶出一定量的Mg、Ca、Fe等元素。其中Ca元素的溶出量最大,C品牌纸杯盛放沸水20 min 后,溶出浓度即达13.221 6 mg/L。Fe元素的溶出浓度次之,B品牌纸杯盛装沸水40 min后,溶出浓度达0.184 2 mg/L。Mg的溶出浓度较低,C品牌纸杯盛放沸水60 min 后,溶出浓度为0.100 2 mg/L。各品牌纸杯经过60 min 的盛放时间后,浸泡液中Mn元素均未检出。

各品牌纸杯经二氯甲苯回流提取2 h,提取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均低于仪器的最低检测限,说明A、B、C 3个品牌纸杯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极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也说明选取的纸杯卫生安全条件较好。

经参照《GB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4]和《QB 11680-89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纸杯》[5],本次在超市随机所购的3种纸杯经检测符合国标要求,但纸杯的材质中都含有很高浓度的Ca元素,盛装沸水后都会溶出较高浓度的Ca元素。盛装沸水后Mg、Fe等元素也会检出。

参考文献:

[1] 吴鸿伟.分光光度法测一次性纸杯浸泡液中残留甲醛的含量[J].枣庄学院学报,2010,27(5):72-76.

[2] 李  霞,谢  利,于  江等.一次性纸杯中重元素铅的含量测定[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3,31(3):63-65.

[3] 陈珠灵,黄瑜奎,王桂美,等.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4):43-47.

[4] GB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S].

[5] QB 11680-89.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纸杯[S].

(责任编辑  胡西洲)

2  结果与分析

2.1  纸杯材质中元素含量检测

将纸杯消解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各元素的检测结果以均值±标准误表示,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在A、B、C 3种品牌的纸杯中Ca元素含量最高,C品牌的Ca元素含量达19.805 1 mg/g,比A品牌高13.6%;Mg和Fe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当,差异不大;Mn元素的含量均较低,3种纸杯的均值为0.001 6 mg/g。Cd、Cu、Pb、Zn等元素的含量均未检出,说明这些元素含量均低于仪器检出限,符合国家标准[4]。

2.2  纸杯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2.2.1  Mg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Mg的溶出情况,检测结果如图1。

从图1可见,3种品牌的纸杯在盛放沸水一段时间后都会溶出一定量的Mg元素。其中,C品牌纸杯Mg元素的溶出浓度最大,为0.100 2 mg/L,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溶出浓度增加。A品牌纸杯Mg元素的溶出浓度次之,浸泡时间对Mg元素溶出浓度的影响不大。B品牌纸杯盛装沸水一段时间后Mg元素的溶出浓度最低,60 min 时仅为C品牌的13.9%,可能是各品牌纸杯生产时所使用的含Mg元素材料不同,水溶性不同,导致盛装沸水时溶出浓度差异较大。

2.2.2  Ca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Ca元素的溶出情况,检测结果见图2。

由图2可见,3种品牌的纸杯盛装沸水后,在20~60 min内溶出的Ca元素都较多。其中,C品牌纸杯在盛装沸水一段时间后,Ca元素的溶出浓度最大,且盛放沸水20 min后, Ca元素的溶出浓度即达13.221 6 mg/L,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溶出浓度变化不大。B品牌纸杯Ca元素的溶出浓度次之,40 min后Ca元素的溶出浓度基本稳定。A品牌纸杯Ca元素的溶出浓度最低,且随浸泡时间变化不大。

2.2.3  元素Fe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Fe元素的溶出情况,检测结果如图3。

从图3可见,3种品牌的纸杯在盛放沸水一段时间后都会溶出一定量的Fe元素。其中,B品牌溶出的Fe元素较多,40 min后基本稳定,溶出浓度达0.184 2 mg/L。A品牌和C品牌的溶出浓度接近,且随浸泡时间延长,Fe元素的溶出浓度变化不大。

2.2.4  Mn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Mn元素的溶出情况。结果发现,各品牌纸杯经过20、40、60 min 的盛放时间后,浸泡液所含Mn元素均未检出。原因是各品牌纸杯材料中所含Mn元素很低,含量较高的B、C品牌中Mn元素含量也仅为0.001 7 mg/g,因此盛放开水后溶出量非常低而未能检出。

2.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测结果

各品牌纸杯于索氏提取器中经二氯甲苯回流提取2 h 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各提取液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

2.3.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标准样图谱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标准样图谱如图4所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出峰为8.1 min,5 min之前出现的峰为溶剂峰,16 min出现的峰是一个由于样液不纯而引起的一个杂峰。

2.3.2  纸杯A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由图5~图7可得,对纸杯A、B、C提取液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时均没有在8.1 min左右出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出峰,说明纸杯A、B、C提取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浓度低于仪器的最低检出限。

3  小结与讨论

在超市所购的A、B、C 3种品牌的纸杯中元素Ca元素含量最高,C品牌的Ca元素含量高达19.805 1 mg/g;Mg和Fe元素含量基本相当;Mn元素的含量均较低,3种纸杯的均值为0.001 6 mg/g。Cd、Cu、Pb、Zn等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这些元素含量均低于仪器检出限,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4]。

3种品牌的纸杯在盛放沸水一段时间后都会溶出一定量的Mg、Ca、Fe等元素。其中Ca元素的溶出量最大,C品牌纸杯盛放沸水20 min 后,溶出浓度即达13.221 6 mg/L。Fe元素的溶出浓度次之,B品牌纸杯盛装沸水40 min后,溶出浓度达0.184 2 mg/L。Mg的溶出浓度较低,C品牌纸杯盛放沸水60 min 后,溶出浓度为0.100 2 mg/L。各品牌纸杯经过60 min 的盛放时间后,浸泡液中Mn元素均未检出。

各品牌纸杯经二氯甲苯回流提取2 h,提取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均低于仪器的最低检测限,说明A、B、C 3个品牌纸杯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极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也说明选取的纸杯卫生安全条件较好。

经参照《GB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4]和《QB 11680-89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纸杯》[5],本次在超市随机所购的3种纸杯经检测符合国标要求,但纸杯的材质中都含有很高浓度的Ca元素,盛装沸水后都会溶出较高浓度的Ca元素。盛装沸水后Mg、Fe等元素也会检出。

参考文献:

[1] 吴鸿伟.分光光度法测一次性纸杯浸泡液中残留甲醛的含量[J].枣庄学院学报,2010,27(5):72-76.

[2] 李  霞,谢  利,于  江等.一次性纸杯中重元素铅的含量测定[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3,31(3):63-65.

[3] 陈珠灵,黄瑜奎,王桂美,等.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4):43-47.

[4] GB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S].

[5] QB 11680-89.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纸杯[S].

(责任编辑  胡西洲)

2  结果与分析

2.1  纸杯材质中元素含量检测

将纸杯消解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各元素的检测结果以均值±标准误表示,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在A、B、C 3种品牌的纸杯中Ca元素含量最高,C品牌的Ca元素含量达19.805 1 mg/g,比A品牌高13.6%;Mg和Fe元素的含量基本相当,差异不大;Mn元素的含量均较低,3种纸杯的均值为0.001 6 mg/g。Cd、Cu、Pb、Zn等元素的含量均未检出,说明这些元素含量均低于仪器检出限,符合国家标准[4]。

2.2  纸杯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2.2.1  Mg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Mg的溶出情况,检测结果如图1。

从图1可见,3种品牌的纸杯在盛放沸水一段时间后都会溶出一定量的Mg元素。其中,C品牌纸杯Mg元素的溶出浓度最大,为0.100 2 mg/L,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溶出浓度增加。A品牌纸杯Mg元素的溶出浓度次之,浸泡时间对Mg元素溶出浓度的影响不大。B品牌纸杯盛装沸水一段时间后Mg元素的溶出浓度最低,60 min 时仅为C品牌的13.9%,可能是各品牌纸杯生产时所使用的含Mg元素材料不同,水溶性不同,导致盛装沸水时溶出浓度差异较大。

2.2.2  Ca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Ca元素的溶出情况,检测结果见图2。

由图2可见,3种品牌的纸杯盛装沸水后,在20~60 min内溶出的Ca元素都较多。其中,C品牌纸杯在盛装沸水一段时间后,Ca元素的溶出浓度最大,且盛放沸水20 min后, Ca元素的溶出浓度即达13.221 6 mg/L,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溶出浓度变化不大。B品牌纸杯Ca元素的溶出浓度次之,40 min后Ca元素的溶出浓度基本稳定。A品牌纸杯Ca元素的溶出浓度最低,且随浸泡时间变化不大。

2.2.3  元素Fe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Fe元素的溶出情况,检测结果如图3。

从图3可见,3种品牌的纸杯在盛放沸水一段时间后都会溶出一定量的Fe元素。其中,B品牌溶出的Fe元素较多,40 min后基本稳定,溶出浓度达0.184 2 mg/L。A品牌和C品牌的溶出浓度接近,且随浸泡时间延长,Fe元素的溶出浓度变化不大。

2.2.4  Mn元素溶出量检测结果  模拟热饮型纸杯正常使用情况,用刚煮沸的去离子水在各组纸杯中存放一段时间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浸泡液中Mn元素的溶出情况。结果发现,各品牌纸杯经过20、40、60 min 的盛放时间后,浸泡液所含Mn元素均未检出。原因是各品牌纸杯材料中所含Mn元素很低,含量较高的B、C品牌中Mn元素含量也仅为0.001 7 mg/g,因此盛放开水后溶出量非常低而未能检出。

2.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测结果

各品牌纸杯于索氏提取器中经二氯甲苯回流提取2 h 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各提取液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

2.3.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标准样图谱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标准样图谱如图4所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出峰为8.1 min,5 min之前出现的峰为溶剂峰,16 min出现的峰是一个由于样液不纯而引起的一个杂峰。

2.3.2  纸杯A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由图5~图7可得,对纸杯A、B、C提取液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时均没有在8.1 min左右出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检出峰,说明纸杯A、B、C提取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浓度低于仪器的最低检出限。

3  小结与讨论

在超市所购的A、B、C 3种品牌的纸杯中元素Ca元素含量最高,C品牌的Ca元素含量高达19.805 1 mg/g;Mg和Fe元素含量基本相当;Mn元素的含量均较低,3种纸杯的均值为0.001 6 mg/g。Cd、Cu、Pb、Zn等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这些元素含量均低于仪器检出限,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4]。

3种品牌的纸杯在盛放沸水一段时间后都会溶出一定量的Mg、Ca、Fe等元素。其中Ca元素的溶出量最大,C品牌纸杯盛放沸水20 min 后,溶出浓度即达13.221 6 mg/L。Fe元素的溶出浓度次之,B品牌纸杯盛装沸水40 min后,溶出浓度达0.184 2 mg/L。Mg的溶出浓度较低,C品牌纸杯盛放沸水60 min 后,溶出浓度为0.100 2 mg/L。各品牌纸杯经过60 min 的盛放时间后,浸泡液中Mn元素均未检出。

各品牌纸杯经二氯甲苯回流提取2 h,提取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均低于仪器的最低检测限,说明A、B、C 3个品牌纸杯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极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也说明选取的纸杯卫生安全条件较好。

经参照《GB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4]和《QB 11680-89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纸杯》[5],本次在超市随机所购的3种纸杯经检测符合国标要求,但纸杯的材质中都含有很高浓度的Ca元素,盛装沸水后都会溶出较高浓度的Ca元素。盛装沸水后Mg、Fe等元素也会检出。

参考文献:

[1] 吴鸿伟.分光光度法测一次性纸杯浸泡液中残留甲醛的含量[J].枣庄学院学报,2010,27(5):72-76.

[2] 李  霞,谢  利,于  江等.一次性纸杯中重元素铅的含量测定[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3,31(3):63-65.

[3] 陈珠灵,黄瑜奎,王桂美,等.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4):43-47.

[4] GB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S].

[5] QB 11680-89.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纸杯[S].

(责任编辑  胡西洲)

猜你喜欢
元素
平面设计中汉字元素的应用
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