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 朱小妹
(湖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湖南 长沙410013)
对临床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是使新护士能较快、较好地适应临床岗位的有效方法,合理的培训方法能对新护士的心身产生正效应,从而激发她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1]。近4年来,我院对新护士实施“五阶梯培训法”,使新入科护士尽快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学员到护士、从理论到临床的转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选择在2010~2013年新分配入院的250名护士,纳入标准为:(1)新分配入院1年内的护士;(2)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后经注册的临床执业护士;(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从事非临床工作岗位;休假未完成培训;外院调入的护士。2012年1月~2013年7月分配入我院的新护士150人设为实验组,女147人、男3人,年龄(21.53±1.26)岁。其中本科138人,硕士5人,大专7人。2010年1月~2011年7月分配入我院的新护士100人设为对照组。女99人、男1人,年龄(21.58±1.22)岁。其中本科93人,大专5人,硕士2人。均为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之前无工作经历,两组性别、年龄、学历、生源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岗前培训及传统跟班式带教法。
1.2.2 实验组 采用“五阶梯培训法”:(1)医院阶梯或者基础阶梯:主要通过集中授课、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方法,介绍医院的历史发展、文化建设、服务宗旨、组织构架、消防及CPR、职业素养、安全教育等;时间为期一周;(2)护理部阶梯或专业阶梯:主要通过集中授课、病房模拟、模拟病房轮转等方法,内容包括护理制度与安全、操作技能、行为规范、服务礼仪、沟通技巧、职业风险防范、科研方法等;时间为期四周;(3)科室阶梯或专科阶梯:科室文化、服务质量、护理缺陷管理、护理制度管理、病历书写、应急预案、法律法规、专科知识培训等;主要通过护士长带教一周,每月2次科室小讲课,病例讨论,护理查房等方法;(4)导师阶梯或者精细阶梯:各班职责、各项操作要点、病例讨论、情景模拟等;主要通过派班与导师一致,情景导入模式等方法,为期半年;(5)自我阶梯或完善阶梯:自我形象、自我素质、自我安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主要通过自学、自我目标设定、思想汇报、科室小讲课、案例汇报等方法。本研究方法在入职后五周主要为医院阶梯、护理部阶梯培训,采用半脱产培训方式,即上午8~12点科室学习,下午13~21点进行培训。入职后5周至半年采用科室内阶梯及导师阶梯与个人阶梯相结合的方式,下科室跟班培训。
1.3 评价指标
1.3.1 护理理论及实践操作考核 理论考试采用自制试卷,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内外科护理、沟通与交流、心理护理、护理管理等知识。操作考核为随机抽取卫生部规定的50项基本操作,评分标准参考《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目考评指导》的相关内容。
1.3.2 焦虑自评量表(SAS)[2]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含有20个条目,每个症状按出现频度分为4级评分,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偶尔,“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4”表示总是如此。条目5、9、13、17、19为反评分题,按4~1计分。将20个条目得分相加所得总分乘以系数1.25,取其整数部分记得到标准总分,按照国内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评估时,应强调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过去一周”。SAS作为了解焦虑症状的一种自评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2]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为1~4分,量表得分为各项目得分均分,得分越高,说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好,总分为10~40分,其中10~20分为自我效能感差,20~30分为中等,30~40分为好,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4 工作适应障碍量表(Work Attitude scale,WA)[3]该量表共有37个条目,反映个体对现实和自身动机的一系列看法和兴趣。其中29个答“是”计分,8个答“否”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对工作的适应不良和缺乏工作动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新护士各项评价指标比较(±s,分)
表1 两组新护士各项评价指标比较(±s,分)
得分实验组 150 93.57±2.12 95.64±1.87 45.65±9.47 30.14±组别 例数 成绩理论 操作 SAS得分 GSES得分 WA 2.62 18.42±11.85对照组 100 86.11±4.34 81.47±3.55 59.07±5.81 20.55±3.37 24.65±9.57 t 12.435 36.714 13.875 9.410 4.577 P<0.01 <0.01 <0.01 <0.01 <0.01
3.1 “阶梯培训法”能提高新护士理论及操作水平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的理论成绩(93.57±2.12)及操作成绩(95.64±1.8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阶梯培训能对新护士进行更全面的培训,且教学效果好。阶梯培训法通过医院、护理部、科室、导师、个人五个不同阶梯的培训,设计一套内容严谨、标准完善的规范化培训内容,各层次各司其职,从低级到高级完成新护士的带教培训,更符合人类学习的心理学规律。医院、护理部阶梯主要通过理论授课及操作培训的形式强化训练学员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科室、导师阶梯遵循各科室实际情况、专科重点采用实际操作结合理论讲评的方法进行专科培训;个人阶梯新护士通过目标设定及自学的方式结合,制定学习计划,自我提升。而传统培训法各培训层级职责不明,导致有些内容重复培训,而有些内容却有疏漏,导致培训内容不全;更重要的是,培训的内容及模式没有考虑学员的心理发展规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的阶梯状提高的规律。
3.2 “阶梯培训法”能提高新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新护士的自我效能得分为(30.14±2.62)分,高于李新霞[4]的在职护士自我效能感平均得(26.88±5.28)分,高于对照组(20.55±3.37)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显示[5],新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普遍较低,影响了自身的工作效率与对自己的工作生涯规划。阶梯带教法在新护士进入临床前进行医院、护理部及科室阶梯的培训,使新护士对医院及科室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全面掌握本医院常见的护理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护士的上岗能力,提高了效能感。
3.3 “阶梯培训法”能减轻新护士的紧张、焦虑症状,减轻新护士工作适应障碍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新护士SAS的得分为(45.65±9.4)分,低于中国SAS常模结果分界值50分,与对照组新护士的SAS评分(59.07±5.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护士工作适应障碍量表(Wa)得分为(18.42±11.85)分,高于纪术茂[5]报道的中国女性常模(17.28±5.14)分,但是低于观察组(24.65±9.57)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阶梯带教法能有效的减轻新护士入职时的紧张焦虑症状,但工作中仍存在工作适应障碍,但是比传统的带教法障碍程度轻。采用阶梯带教对新护士安全防范、操作要点、沟通方法等易产生焦虑的因素进行干预,使她们真正热爱护理工作,降低了抑郁情绪,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新护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护理工作中,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工作适应能力。
[1]Bowles C,Candela L.First job experiences of recent RN gradu-ates[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05,35(3):130-137.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160-162,213-214,223-224.
[3]纪术茂,方明,吴斌,等.工作适应障碍量表//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CD].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04-205.
[4]李新霞.在职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学报,2013,28(8):146-147.
[5]谢光红,曹炜,冯香玉.ICU新护士工作倦怠感及其自我效能的研究[J].全科护理,2008,6(12):3118-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