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
摘要:基层农民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基层向农村居民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基层农村居民的价值观也处于重组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境。文章对现阶段我国基层农村居民的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做了简单描述,并提出了在基层向农村居民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2013年12月23日颁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现阶段,农村要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自觉行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党的十八大曾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而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更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基层农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基层向农村居民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基层农村居民的价值观也处于重组变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
二、我国基层农民社会价值观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我国的基层农民带来了很多实惠,基层农民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解放和团结。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在少数农村中依然存在着公民思想混乱、道德水准滑坡的现象,由此也引发了很多矛盾。
首先是农民的思想观念趋向势利。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在一些农村中出现了价值观念逐步趋向实利化的现象。唯利是图、蛮不讲理、一切向钱看等思想侵蚀着基层农民的价值观。“走后门”、“事事钱开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相当一部分人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相关政策和法律,而是想方设法的托关系、走后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
其次是农村事务管理的滞后性。现阶段,我国农村建设飞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被打破,乡村社会丧失了社会评价的标准与力量,导致乡村社会陷入紊乱无序的风险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少数基层干部作风不实、不为群众办实事,导致基层农民群众对基层干部、组织的信任度下滑。
再次是农村风气的复杂性。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谓“饱暖思淫欲”,在一些地方,封建迷信、以及恶势力又开始出现,曾让人痛恨的偷盗抢劫、黄赌毒犯罪乃至社会黑恶帮派在一些乡村横行霸道,严重扰乱了百姓的生活。此外,各种邪教和非法组织潜滋暗长,蛊惑人心,社会治安也出现了令人堪忧的现象。
三、关于农村居民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充分认识宣传的重要性。在农村居民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争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中居民中深入人心。这方面我们首先要拓宽教育的阵地,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广播等传播媒体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争取在农村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其次要创新教育形式。在农村居民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创新,这方面可以利用在节假日在农民群众集中休闲的场所,通过横幅标语、宣传手册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也可以以小品、歌曲等形式开展教育,这样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也与生活,同时也实现了我们宣传的目的。
2.注重对基层农民价值观的示范引导。在农民居民中普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重视农民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和引导,增强农民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是进行基层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倡导农民积极地向道德模范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已经评选表彰了四届,各个地方也在积极的评选,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要力使这些道德模范成为引导农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深化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向这些模范人物进行学习。二是要重视农民身边典型
的树立,对于农村中那些有能力、有知识热衷于农村建设的先进分子和道德模范要进行及时的表彰和鼓励,切实让核心价值观走进基层农民群众的心田,并利用村广播、村报刊栏进行宣传,进而在农村树立榜样。最后对于农村中那种赌博打牌、封建迷信的现象,我们也应该给与其警告和处理,以儆效尤,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
3.努力开展活动,力求在氛围上有所突破。首先,在农村要积极的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一些列的创建或活动,促进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深入农村组织,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基层农村居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其次,可以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充分的挖掘出农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利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行相应的文艺汇演,如体育竞赛、歌咏比赛等等,让基层的农民群众能够在广泛的参与中体会到道德和文化的魅力,激发村民的爱国热情。此外,还应该在农村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礼节、礼仪活动,让农村居民能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来。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现阶段我国进行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帮助我们判断事物、观察事物的基本标准。可以说,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取得全社会的认同,使人们超越民族、语言、血缘、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稳定。作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基层向农村居民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对在基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给予足够的重视,努力提高基层农民群众的思想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注入强心剂,实现我国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木才.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8.
[2]韩震. “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其原则[J]. 红旗文稿,2012,06:8-12+1.
[3]冯留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18.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新闻信息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