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道性情话心学

2014-12-20 20:48汪立夏
江西教育A 2014年10期
关键词:心学格物讲学

汪立夏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更在于培育符合心性发展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在悠久的中华传统文明中,具有哲学思维的教育家,有两个人值得一提,一是至圣先师孔子,还有一位就是王阳明先生。说到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就不能不说到其哲学思考——心学。正是基于心学的钻研,才使得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显得灿烂夺目。

要了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首先要了解其哲学思想,也就是其心学。他求学悟道开始时也是尊崇朱熹的格物之说的,按照“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的要求,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道未得而身已病。在求师拜教和艰苦静修中,他从格物转为求心,在被贬为龙场驿丞后的艰难环境中,终于得道,史称“龙场悟道”,从此思想进入自觉之道,后世把他和陆九渊的思想并称为“陆王心学”。在以后的岁月里,王阳明兴学讲学,传播心学,洋溢着内心的快乐,享受着心性之学,至57岁因病辞世前,学生问其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显示了一代鸿儒的胸怀和道行。

王阳明从政不忘讲学,从34岁开始收徒讲学,历23年之久。从政不忘兴学,龙冈书院、濂溪书院、白鹿洞书院都留下其创办或讲学的足迹。他不著书,也不立说,其讲学语录和论学书信由其弟子整理,历时45年漫长岁月才完成,叫做《传习录》。该书名出自《论语·学而》:“传不习乎?”“传”为受之于师,“习”意为学之在己。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是研究和了解王阳明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基于孟子“性善论”和陆九渊的“心学”思想,王阳明从心学观点来阐述教育的作用是“致良知”。“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他进一步就良知进行了阐述,认为“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而这些品质都是人人共有的,但是为何人却不能坚守,一定要经过学习才能获得呢?这是因为良知“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这比朱熹的格物致知片面强调知识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更进了一步,阐明了人心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作用,通过学习和修养,认识和恢复人心所固有的天理。

要致良知,是先知后行,还是知而不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要求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他认为,“所谓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工,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皎然矣乎?”“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致良知,是因为心性天理被蒙蔽,而要找寻和回复人性本有的天理,就要按照知行合一的办法进行教化和引导。儿童时期良知最多,蒙蔽最少,教育应当从儿童抓起。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和《教约》等文中,王阳明对儿童教育理论有了生动全面的阐述。他认为,教育要照顾和顺应儿童特点,“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进而提出教育儿童原则和方法,“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并安排了全面和谐的课程表。这种“顺道性情”的儿童教育理论是王阳明教育理论的精彩之笔,至今读来,言犹在耳,发人深省!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学格物讲学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沐浴涵濡:群玉书院的讲学探索与反思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论新时代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三重维度
见心见行 知行合一 “中国蓝”新员工培训中的心学实践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著名笙演奏家朱家明先生来我院讲学
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