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本研修成为教师成长的提速器

2014-12-20 13:17郑永锦
师道·教研 2014年10期
关键词:研修讲座校本

郑永锦

校本研修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目的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引领到位:实施校本研修的基础

校本研修带给学校和教师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新理念的接受与实施会遇到很多阻力。教师必须经历自我否定、自我突破的阵痛。校本研修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因此,做好教师的引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我们形成共识:积极实施校本研修,适应时代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设施设备使用效能的需要,是学校创特色、办名校的需要。

邀请专家莅校开展学术讲座,将前沿理论、最新信息传递给教师,转化为教师的智慧。如邀请华南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王林全教授到校开新课程学习讲座,梁永丰教授到校开新课程有效教学讲座,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刘翔平教授到校开心理学术讲座,邀请汕头市教育局黄晖阳局长开讲寻找教师幸福心灵讲座等。

学校制定了《校本研修制度》,把校本研修的措施具体化。规定每位教师每学年要做到“六个一”,即读一本好书,研究一个教育教学专题,编写一份优质教案,上一节汇报课,编制一份符合规范、有创意的试卷,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参与研究,形成了群众性的科研氛围。

二、信息技术:搭建校本研修的平台

校本研修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校本研修的重心应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发现,一些人搞教研,却游离了自身的教学实际,教学和教研“两张皮”,教研缺乏具体的目标任务,研不致用。长期以来,我们强调集体备课,但收效甚微。原因是老师们思想不重视,认为是一种负担,敷衍了事。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提出把校本研修与集体备课、信息技术应用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的整合当作校本研修的核心课题,要求各科级老师分工合作,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并把相关的资源上传到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具有较强的前瞻意识。早在2000年,就率先在粤东地区将计算机多媒体电教平台全面进入教室,开通了千兆“校园网”,近几年我们着手进行的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研究,花大力气进行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学校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为校本研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抓手。

三、课题研究:提升校本研修的品位

学校课题研究既不是深不可测的高端活动,也不是时髦的摆设,而应该是教师对自身最为关注的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学校强调不搞故作高深、脱离教学实际的纯理论研究,不断强化“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的要求,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改革,以新课改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确定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的研究方向: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学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陆续申报了一批教改试验课题。2006-2007年,我们围绕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研究,先后申报立项中央电教馆“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专项课题2项、广东省电教馆“十一五”课题4项。2010年立项潮阳区教育科学课题9项。2010-2012年立项市级课题6项。为了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扩大参与面,学校还组织年度校本课题。各科组以各级课题为依托,全面铺开校本研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共有1个国家级课题、8个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8个区级课题和39个校本课题先后结题,课题研究硕果累累,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修讲座校本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