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 发力“两区两基地”张成明解读四川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2-20 00:03车文斌
当代县域经济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丘陵地区四川省县域

车文斌

2014年11月7日,在遂宁市召开的四川省丘区县域经济暨现代农业发展座谈会上,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发布了《四川省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张成明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四川省丘陵地区有70个县(市、区,下统称县),是四川省粮油、畜牧等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是四川省传统优势工业的重要基地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是支撑全省经济跨越发展的重点开发区域。

丘陵地区在四川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是四川省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破解丘陵地区经济发展难题,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的重大举措。

战略选择

突出比较优势

打造“两区两基地”

新形势下不断凸显的各种新机遇和新挑战,共同决定了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县情和特色,谋划制定新的战略选择,做到因势而变、因时而动,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科学结合其自身特点,将丘陵地区的发展定位确定为“两区两基地”。

“两区”即多点多极支撑核心底部区和县域经济综合改革探索区。一是充分发掘丘陵地区县工业化率、城镇化率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更低的差距动力,依靠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两大新兴增长极,将丘陵地区培育成为四川省除成都平原经济区之外的第二大经济增长区,使之成为四川省着力次级突破和夯实底部基础的核心区。二是利用丘陵地区县改革要求迫切、改革基础条件好、改革成本风险小的优势,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率先进行试点和突破,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经验。

“两基地”即新型特色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一是利用丘陵地区县的特色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将其打造成为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油气化工、食品饮料等四川省重要的新型特色工业基地。二是通过加大丘陵地区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为核心实现全产业链管理,重点抓好第二批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和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发展思路

释放三大潜力

科学确定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首要前提是明确几个基本的起始条件。立足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实现两个跨越的新目标,要挖掘和释放三大潜力,促进丘陵地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释放以土地为主的要素流动的潜力。当前丘陵地区县农村空心化问题非常严重,农村承包地存在比较严重的撂荒现象,农村宅基地则大量闲置,造成农村土地供远大于求的现象出现。目前,由于受农村土地制度的限制,土地要素尚不能实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一旦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得到有效放活,那么要素流动将带来巨大的红利,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说,土地等核心要素的加快流动,必将释放出更多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从而产生更强有力的增长动力。

第二,释放新型城镇化就地推进带来的潜力。丘陵地区县是四川省人口主要聚集区,也是全省最主要的农民工输出地区,对农民工问题极为敏感。根据中央和省委精神,要加快发展县城和中小城镇,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就地城镇化就可以把大量产业工人蕴藏的人口红利留在丘陵地区县。同时,当前正处于农民工代际转换阶段,大量完成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原始积累的老一代农民工准备返乡,利用这一机会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第三,释放健康农业跃升式发展带来的潜力。丘陵地区是我们最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事关川粮川猪安天下的问题。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传统农业的衰落,丘陵地区县饱受农业产业比重太大所累,经济发展受阻。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的跃升,健康农产品需求大幅度增长。此情况下,如果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以发展健康农业为首要目标,必将重塑丘陵地区县的农业地位,并通过培育新的农业增长点,在全省全国竞争中赢得有利位置。

发展战略

创新突破实现“五大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观光农业园、现代粮食产业园等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加快培育龙头 企业、联户经营、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做强主导产业,壮大园区实力;加快工业园区产业转型,推动工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主要为优势特色产业配套的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文化旅游、金融保险、总部经济、会展博览、设计咨询、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

科学招商引资,实现超梯度发展。以超前意识超梯度承接产业转移,主动打破被动接受局面,积极主动承接国际、国内先进产业转移,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优势产业,直接迈向价值链高端,因地制宜,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同步发展。

优化增长动力,实现内生发展。要加强引资、引智、引技、引制,聚集技术、人才、资本、管理资源等优势要素,改变依靠资本、土地、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长投入实现的外延性发展模式,走集约型、内涵型、效益型发展道路。

强化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加大工业节能减排力度,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加强民生建设,实现包容发展。坚持民生+经济的视点、效率+公平的目标,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有效路径。各丘陵地区县要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追求的工作理念。

发展路径

关键词:抓机遇

抓住国家加快推进“两带”建设的机遇,大部分丘陵地区县要充分利用地处南北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特殊优势,加快提升现代产业发展水平。

抓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改变旧有的生产方式和营商模式。

抓住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机遇。未来10年,四川将有2500多万农民和农民工需要完成彻底的市民化,按中科院城镇化人均公共成本14万元测算,将带来近4万亿的投资需求,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迎来黄金十年。

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深入研判和把握国家加强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机遇,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打好提前量,研究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尽可能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关键词:推改革

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了253项改革事项。今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召开3次会议部署,通过了17个专项改革方案。

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要有效切割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合法实施土地经营权,要完善和创新租赁、入股、托管土地流转模式,拓宽工商资本参与土地流转经营的渠道。

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切实为民营企业减负减压,落实好定向采购、实施涉企收费清单管理、允许困难企业缓交五险一金等措施。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和平台建设,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关键词:促开放

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引优,瞄准5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进行产业链招商,形成规模更大、链条更完善的产业集群,注重引进高端产业和名牌企业,形成一批先进生产力。

主动推进区域合作,加强与重庆的产业合作,共建园区、借力发展,突出南北纽带,强化与陕西、云南资源开发战略合作以及出海通道建设;开展泛区域合作,积极参与“9+2”泛珠三角等多边区域合作,促进与东部、中部以及港澳台的泛区域合作。

实施人才回引工程,积极引导在外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完成原始积累的农民工和各地外出的能人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在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关键词:升产业

县域要强,产业必须强。打造产业竞争力,根本在产业,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健康农业和智慧农业方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狠抓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环线的打造;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关键词:强要素

不断强化要素保障能力,构建有利于引资、引智、引技、引制的国际无差异化的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能力,深化简政放权,调整和缩减投资核准范围,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时效,降低民营经济门槛;

降低商务成本,降低厂商用电、用气、用水、用油成本。

强化用地保障,通过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双挂钩试点、清理闲置建设用地等方式盘活存量,通过宅基地空间置换、农村建设用地入股园区等方式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

猜你喜欢
丘陵地区四川省县域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丘陵地区的人工挖孔墩(桩)基础设计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成都周边丘陵地区产业集聚融入大成都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东北部丘陵地区发力追赶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