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小龙
陕西省目前有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37所,其中本科院校8所(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国际商贸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西京大学、西安培华学院、西安思源学院),在校学生超过了26万人,发展规模和教育质量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为陕西省的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长,省内民办院校的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给民办高校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工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研究者通过对陕西六所民办本科院校(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思源学院)体育教学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心肺功能指标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学生心肺功能指标的关键因素,探讨民办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发展对策,为进一步搞好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陕西民办高校的20多年历史发展,其体育教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混乱期、传统的“三基”式、“选项课”式、“三段型”式四个时期。目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与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如: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不规范性;体育教学改革模仿和照搬公办院校,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身体素质、心肺功能指标下降;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肺功能作用不明显;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教学内容的更新程度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求等。
1.课程设置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是陕西省民办高校设置体育课程的主要依据。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大学生体育课程方面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这是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进行体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主要依据。它把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对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访谈得知,六所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构建的,教材采用自编教材。但是,体育教师在具体执行体育课程目标时往往只重视基本的运动技能目标,忽略了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简单地把完成运动技能目标和教材内容当成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目标及社会适应目标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去执行。
2.教学内容
六所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一览表
表1 共同开设的体育教学内容
由表1可以看出,六所民办院校都开设的体育教学内容有11项,其中基础课4项,包括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其他7项为六所院校都开设的选项课教学内容,从项目特点来看,充分说明这些项目在民办院校体育课的基础较好,学生兴趣浓厚,项目开设有一定的时间,形成了项目沉淀,开展起来简单易行。
表2 开设的不同体育教学内容
由表2可以看出,各个院校的开设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除了表1中有的项目以外,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场馆设施开设了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项目,从调研中得知,西安外事学院在基础课中增设了广播操和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选修项目中的擒拿与防身,在实际选课中学生出现了大面积扎堆现象,出现了“爆棚”,还有西安翻译学院、思源学院的网球也出现类似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民办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个性突出。还有西安翻译学院和培华学院开设的柔力球,比较适合女生的生理特点,选课场景也异常火爆;欧亚学院的啦啦操在民办高校中也有一定实力,曾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学生基础较好,这也离不开欧亚学院的场馆建设,轮滑是现代体育新兴的项目,对教师教练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以及轮滑装备有一定要求,还有欧亚学院的体适能项目,很有特色,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地通过最简单,原始的锻炼方法实现自己的健身目的。
从教学形式上六所民办高校各有不同,西安翻译学院、培华学院、思源学院、西安欧亚学院体育教学工作采取全部选项课教学;西安外事学院、西京学院是在一年级采取普修基础体育课、二年级采取选修体育课的形式来进行。这两种教学形式的不同,带来的是学生对体育课兴趣选项的不同,两者各有优缺点。然而,选修项目课在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项目需求方面有积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六所民办院校的体育选修课项目只开设了球类、操类、武术类等11个小项,许多新型的学生兴趣浓厚的项目由于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等原因没有开设,比如野外生存、瑜伽、街舞、轮滑、游泳、攀岩等项目。如果选不到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就会造成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就是为了拿到必需的学分现象,大大影响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所以,在设置体育课程项目时,民办院校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3.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
六所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基本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传授基本运动技能,学生练习。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技能先导”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健康第一”思想上的,它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多地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考试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锻炼积极性。
(测试对象为1200名2013级统招学生,其中每个院校200人,男生100人,女生100人,共计1200人,测试项目为1000/800米、台阶试验、肺活量)由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可知,六所民办院校学生心肺功能状况不容乐观。从抽取的1200份测试数据看,大部分学生处于良好和及格等级,优秀率较低,3项测试优秀率最高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指标(男)也只达到11.4%,优秀率最低的为女生800米跑指标,仅有3.8%,这与冯勇和张宗国等人的研究较为一致。从整体上来看,女同学不及格率要高于男同学,长跑项目差别尤其明显,这可能跟女同学较少从事剧烈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表3 六所民办院校学生心肺功能指标测试情况(男,n=600)
表4 六所民办院校学生心肺功能指标测试情况(女,n=600)
1.结论
(1)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心肺功能状况不容乐观。从抽取的测试数据看,大部分学生处于良好和及格等级,优秀率较低,女生的不及格率高于男生,这可能跟她们的锻炼和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2)体育教学内容开设选修项目不足,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上因循守旧,致使学生上课和锻炼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满意感不是很高,女同学尤其明显。
(3)六所民办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学历和职称偏低,教师工作量巨大,工作前景不清晰,满意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2.建议
(1)在保证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课余体育锻炼,采取一定措施调动其锻炼积极性,保证体育锻炼强度和锻炼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在保持自身优势运动项目的同时,各民办院校相互取长补短,积极开设新型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体育运动需求。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并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解决体育教师的实际困难,在劳动保障和职称评审上予以民办高校教师优惠,消除其后顾之忧,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 号.
[2]陈秀菊.高校学生公共体育选修课选课的价值取向[J].南昌高专学报,2009,(1):152-154.
[3]李养丽.市场经济体制下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比较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8,(4):108-110.
[4]史蒂坚等.大学生心肺功能监测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58-60.
[5]冯勇.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3):318-319.
[6]张宗国等.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肺功能动态变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