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锐?王志强
〔关键词〕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分离
在如今的“孩奴”时代,养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家长知道!可是让家长始料不及的是孩子越大却开始和父母疏远起来。上小学时,孩子放学回家后总要绘声绘色地把在学校经历的有趣的事向父母汇报;看电视还要靠在父亲或母亲的肩膀上;上街总要拉着父母的手……可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回到家说声“我回来了”便一头扎进自己的卧室,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不再主动与父母说话;上街时拒绝父母牵着他的手……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有意无意的“疏远”非常敏感。有的父母觉得孩子有什么心事;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大了,“翅膀硬了”,讨厌父母了;有的父母则感到不安,不断地盘问、责怪孩子,反倒使孩子离自己愈来愈远。下面两个案例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案例一
李女士最近一直很烦恼,她在电话中焦急地向心理老师询问:我儿子今年14岁了,原来和我们很亲近,学校里有什么事都爱跟我们说说,有时还赖着我撒娇,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可从半年前起,不知怎么回事,与我们的话越来越少,经常一个人躲在自己的房间,我们去关心他,他还嫌我们啰嗦,懒得和我们多讲话,对我们爱理不理,但和同学打电话聊天却是老半天。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我们心里很着急,为孩子疏远我们而痛苦,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我们的孩子出了什么
问题!
案例二
据《成都商报》报道,30岁的廖女士经营着一家美容店,作息时间不固定。女儿甜甜一出生就被寄养在温江的外公外婆家。她通常每周回去看一次孩子,而她的丈夫李先生因为频繁出差,常常一个月才能见上孩子一面。廖女士算了算,女儿5岁了,待在她身边的时间还不到一半。但她认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现在生意难做,老公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自己再不拼一下,娃娃以后咋办?”每个周末,廖女士都会买上一堆东西去温江看女儿。外婆说:“你们一来,她就不乖,她平时不这样。”有一次,女儿抱着新买的洋娃娃,怎么也不肯好好吃饭。廖女士劝了半天,女儿根本不买账。外婆一来,立马就乖了。
“她都不怎么听我的话,想起来怪难受的。”谈起孩子,廖女士叹了一口气,她觉得娃娃真的是大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三岁时,我们一走,她哭得可怜巴巴的。现在五岁了,她会和我们挥手说再见,不哭不闹。孩子越来越大,有时连声‘妈都懒得叫。”
一些父母把所有的爱与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可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与父母渐行渐远,这是很让天下父母痛心的事!有的父母很担心,因无法从别的渠道了解孩子,只好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岂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对父母心理防范更加严密,更疏远了父母。
一些家长平时只重视对孩子智力培养,忽视了对孩子做人方面的教育。当孩子学习不好时父母不是唠叨就是打骂,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很多事例已经说明了这种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孩子做人和其他方面发展的教育,结果总是事与愿违。还有一些家长具有家长制的作风,当孩子做了错事,父母为了显示“权威”,不是打就是骂,孩子常常会感到难堪、自尊心受损。父母处理问题不冷静和缺乏修养,会使亲子关系变得不融洽,孩子与父母离心离德。
如果是教育不当引起的疏远,父母一定要改正自己的行为。但如果是不明原因引起孩子疏远,家长也没有必要太伤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在人格上逐渐走向独立,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进入一个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再加上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变化,使孩子不得不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与判断周围的新事物,思考新的生活。另外,青春期来临时,孩子的身高、体重发展很快,柔韧性增强,力量增加,给孩子以“成人感”。他们的独立性增强,尽量避免对大人的依赖,渴求独立,不希望父母对自己过多干涉,因而与父母的话越来越少。所以,孩子开始对父母“疏远”是身心发展的必然,是孩子正在长大成人,独立探索生活的真谛,独立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志。家长非但不应感到紧张,而应该感到高兴,同时要珍视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利。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也能迅速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不再疏远我们。
一是提高自身修养,做孩子的朋友。
家长应该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性在增强,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也在提高,他们对周围的现象,尤其是父母的言行,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比如有的家长白天晚上打麻将,却要孩子努力学习;有些家长不重视自身学习,既不看报,也不读书,孩子谈论的一些新话题、新信息,他们闻所未闻,甚至歪曲理解,家长与孩子间缺乏共同语言,试想这样的状况能使孩子乐于同父母一起活动和交谈吗?还有一些家长无视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一味要求孩子死读书,不允许孩子发展其他爱好、从事其他活动。久而久之,孩子对这种“强迫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叛逆。因此,家长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尤其是自身文化知识方面的修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二是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家长即使工作再忙,都要花点时间,坐下来认真全面地了解一下你的孩子,细心观察孩子,主动与老师联系,真正掌握孩子的兴趣、长处和不足,做到知己知彼。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站在孩子面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尽管他们的表达有些幼稚,但没关系,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表达和争论中逐渐成熟起来的。父母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也可以与孩子一起争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当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时,父母应该肯定孩子的成长并引以为豪。
三是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有意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如果父母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孩子会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吗?一对随地吐痰、不讲文明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会有公德意识吗?这一切看似小事,但对孩子的影响却很大。对工作认真,讲文明、遵纪守法等,这些生活细节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到了这些,相信你的孩子必定会主动“亲近”你,你的教育也会有效得多。
家长还要有意创造和睦的家庭气氛,拉近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善于发现孩子的各种想法;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承担一些家务,或全家集体旅游,走亲访友,融洽亲子之间的
关系。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阜阳,236400)
编辑 / 李益倩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