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焦剑平 党联锁 刘晓惠(陕西省富平县畜牧站)
要深刻认识做好雏鸡和青年鸡管理在蛋鸡饲养中的重要性。
要想获得健康高产的鸡群,必须要从雏鸡、青年鸡阶段抓起。笔者在各地的巡诊过程中,屡屡遇到鸡群出现体重不达标、开产延迟、产蛋率不高、蛋重偏小、无产蛋高峰、鸡群死淘率高等问题,无不与鸡群的早期管理有关。
1.温度。温度是养好雏鸡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温度与雏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饮水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在养殖场户中以达到了统一的认识。但是不能只相信资料上的35℃这个死概念。更重要的是看鸡施温,冬季的时候35℃这个温度很合适,但是夏季的时候35℃这个温度可能有点高。
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温度计一定要挂在离雏鸡的背部10厘米高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反映雏鸡所处的环境的真正温度;二是育雏笼上层的温度高,下层的温度低;三是注意育雏室内各个位置的温度是否一致;四是要看鸡施温,雏鸡不扎堆,翅膀舒展,不鸣叫,说明温度刚好,如果雏鸡挤堆、发出嘀嘀的鸣叫,靠近热源,说明育雏舍温度不够;五是注意保持室温的恒定。昼夜温差的变化,这是很多地方育雏失败的关键因素,冬季后半夜育雏室温度下降过大,常引起雏鸡感冒,诱发副伤寒,支原体、大肠杆菌感染。
2 .通风。冬季育雏,保温和通风是一对矛盾,人们往往更看重的是保温,这是因为一般育雏室的加温措施欠缺,一味靠保温(也就是想办法使育雏舍密闭)来维持鸡舍的温度,严重影响了育雏舍的通风换气,应保证鸡舍的最低通风量,加强鸡舍加热措施的建设。
3.密度。密度是育雏质量提高中又一个被忽视的环节。在部分的养殖场中,育雏舍的面积和饲养数量不对称,面积偏小,以利于保温。因此造成育雏密度过大,这会对培育高质量的鸡苗造成影响。一般0~6周龄应保持20~25只/平方米,并根据鸡舍的结构、饲养的品种、饲养方式、饲养季节、管理技术等灵活掌握。
4.湿度。雏鸡从相对湿度70%的出雏机出来,经过孵化场、长途运输等环节,体内水分损失很大,加上蛋黄的吸收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育雏舍的相对湿度不足,将导致雏鸡进一步脱水,羽毛干燥,脚趾干瘪,蛋黄吸收不良。在育雏的前10天,室内应保持65%的相对湿度,10天以后,由于雏鸡的排泄、呼吸、饮水增多,育雏舍的湿度很容易升高,如遇通风不良,还会产生潮湿。因此,要注意保持干燥,加强通风,减少饮水抛洒,及时清理粪便。
5.光照。才出壳的雏鸡视力较差,对育雏舍的环境不熟悉,因此进雏1~3天建议光照24小时,而且光线要较明亮,使雏鸡能够及时找到水源和饲料。4~10日龄19小时光照,这样可以延长雏鸡的饮水和采食时间,使那些较小的、开食晚的雏鸡得到营养补充。光线还可以提高雏鸡的生活力、刺激食欲、促进生长的作用。育雏后期的照明一般采用40瓦灯泡,如果太亮,有可能诱发啄癖,特别是啄肛。
6.饮水。雏鸡在经过孵化场的等待、长途运输后,体内水分缺失严重,因此,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半小时要及时饮水。必须给雏鸡饮用温开水;饮水中最好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要帮助雏鸡找到水源,并把嘴按到水里让雏鸡喝。尽量多帮助些雏鸡,这样能很快带动大部分的雏鸡开始饮水。饮水器要放在明亮、雏鸡容易找到的地方,早期要尽量多放置一些饮水器。
7.开食。开食和饮水可以同时进行。雏鸡的消化器官稚嫩、功能不健全。因此,雏鸡的开食饲料应该选择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饲料。开始放置在开食盘、干净的蛋托上(不要用塑料纸,防止雏鸡吃下),慢慢转化到食槽喂料。
8.雏鸡的分群。这一点在养鸡户中很少得到重视。将育雏过程中出现的大小不同个体分开饲养,减少鸡群的层次,提高鸡群的整齐度;在0~45天的育雏过程中,应该有1~2次的分群调整。
9.断喙。有报道称,雏鸡在8日龄断喙时受到应激最小。断喙时注意上喙断掉1/2,下喙断掉1/3,要防止出血。
10.脱温。从35℃开始,每周降低2℃,直到和外界温度相吻合。一般早春的雏鸡40~45天可以脱温。
蛋鸡产蛋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鸡的培育。但是在现实生产中,人们只重视育雏阶段(怕死)和产蛋阶段(怕掉蛋),而忽视了青年鸡的培育过程。这恰是当前产蛋鸡生产性能较低的原因。
当蛋鸡体重偏轻时,开产延迟,蛋重偏小,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出现明显的倒“V”形产蛋曲线,终生产蛋量少。并且,由于采食量小,营养不良,造成死淘率明显增加。这就是产蛋期鸡群死淘率高,瘫痪鸡多的重要原因。
鸡群过于肥胖时,鸡体内脂肪沉积多,除严重影响产蛋量外,还有以下缺点:因体温散热困难,夏天易患热射病和日射病。气温37℃,如持续1~2天,死亡率可达2%~5%,而脂肪少的鸡群,死亡率几乎不增加。通常脂肪少的鸡比脂肪多的鸡能多耐受高温2~3℃。肥鸡产蛋后肛门复位比一般鸡要慢10倍,易出现啄肛。由于脂肪存在于蛋壳腺,使钙的分泌机能发生障碍,易产薄壳蛋和软壳蛋。
笔者根据蛋鸡生产技术服务工作多年的经验总结出:青年鸡必须健康无病,体重符合本品种标准,体格要求丰满,肌肉发达,脂肪沉积少,骨骼坚实,发育良好。青年鸡群的平均体重要求符合品种要求,鸡群的整齐度要高,也就是至少85%以上的青年鸡体重在标准平均体重±10%范围以内。这样当鸡群开产后能迅速达到产蛋高峰,高峰持续时间也较长。
1.抓限制饲喂。青年鸡要“早促后抑”。
(1)6~8周龄,青年鸡采食量少,接种频繁,相对增重快,因此,要提供高营养浓度的日粮,保证阶段结束时鸡体重达标,如果体重没有达标,应推迟更换青鸡料。特别是饲料配方师要考虑这一阶段超频的免疫接种产生抗体时的营养需求。
(2)8~12周龄,是青年鸡的肌肉、骨骼发育较快的阶段,利用这一特性,要促使青年鸡的体重达到这一阶段标准体重的上限或略高于上限;13~14周龄骨骼和肌肉发育基本完成,增重开始变缓。
(3)从12周龄开始,随着性器官成熟,脂肪开始加速沉积,这时要适当控制青年鸡的增重速度,如果增重过快,脂肪沉积增多。
(4)这一阶段体重如果超标,饲料量应维持上周不变,但千万不能减少饲料的喂量,防止体重下降。
(5)此阶段的卵巢发育很快,因此要维持一定的自然增重,使体重保持在标准的上限或稍超,保证卵巢发育,否则会影响开产时间。
2.抓分群管理。一是青年鸡上笼后,一定要大小、强弱分开饲养。对于体重不达标的,推迟更换青鸡饲料,或加大饲喂量,使其赶上标准;对于超标严重的,控制饲喂量,延缓料量增加,或者提前更换青鸡料。二是上笼后的青年鸡应该有两次分群过程,这样才能保证鸡群的85%数量达到标准体重的±10%范围以内。
3.抓光照管理。光照可以刺激青年鸡的性成熟。
(1)我们要求当青年鸡日龄达到90日龄后,光照应该维持在14小时,此时的性器官特别是卵巢的发育需要光照刺激,如果光照给的太晚,就会影响开产。
(2)光照强度还要保持一定的水平,不能太暗,也不要太亮,根据农村的电压,一般需要间隔3米挂40瓦左右的灯泡,并且以普通灯泡效果最好。高度以饲养人员伸手可够到为好,以便于更换和清洗。
(3)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由于大部分规模鸡场都安装了自动喂料机,灯泡挂的很高,降低了光照强度,对产蛋率造成较大影响,笔者在巡诊的过程中经常碰到这个问题。
以上是笔者30多年来从事蛋鸡养殖技术工作中的一点总结和体会,深刻认识到做好雏鸡和青年鸡的管理在蛋鸡饲养中的重要性,这一观点虽然得到同行的认可,但在实际生产中还有待于重视,以提高我国广大蛋鸡养殖的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