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崇海(江苏省沭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家禽养殖具有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养殖节粮节地、农民增效明显等特点。当前养禽致富的典型在沭阳县比比皆是,经济效益是群众看得见的。
沭阳县地处江苏北部,是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四市结合部,区位独特。沭阳县环境优美、地广物博,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也是家禽养殖的传统区域。近年来沭阳县养禽业迅猛发展,家禽产业已成为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现代农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沭阳县的家禽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改进,笔者就此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近年来,沭阳县家禽饲养量、出栏量除遇到重大动物疫情外,均达到很高的水平,规模养殖比重逐年攀升。2011年该县家禽饲养量7155.8万羽,出栏5965.46万羽,其中饲养生态水禽3400万羽,出栏2877.75万羽,肉禽、蛋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92.8%、97.7%。2012年该县家禽饲养量7033.63万羽,出栏5983.22万羽,其中饲养生态水禽3857.29万羽,出栏3383.49万羽,肉禽、蛋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95.92%、98.1%。2013年由于受到H7N9流感的影响,该县家禽饲养量、出栏量均大幅度下降,分别为4845.27万羽、4093.04万羽,但是规模养殖比重依然攀升,肉禽、蛋禽规模养殖比重分别为97.18%、98.43%。今年以来,随着H7N9流感的远去,沭阳县家禽饲养量、出栏量均已大幅度回升。截至目前,该县拥有年出栏5万羽以上的肉禽规模养殖场36个,现存栏1万羽以上的蛋鸡场79个。
1.养殖品种和方式。目前沭阳县家禽养殖品种主要是肉鸡、蛋鸡、肉鸭、肉鹅等,鸡主要有苏北草鸡、雪山鸡、白羽肉鸡、三黄鸡、罗曼蛋鸡等;鸭有樱桃谷鸭、北京肉鸭等;鹅有扬州白鹅、浙东白鹅、四季鹅、朗德鹅等。当前沭阳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养禽的现状依然存在,但日趋减少,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逐步提升,高效规模养禽逐渐成为区域主流。
2.经营模式多元化。沭阳县家禽生产既有传统的集中经营、独资经营、合资经营等方式,又有家禽饲养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等新模式。近年来,沭阳县重点引进宿迁立华牧业有限公司、沭阳益客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大型家禽企业,发挥龙头优势,激发产业活力,促进本地区家禽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了集孵化育苗、规模养殖、饲料生产、兽医技术和服务、肉品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极大促进了沭阳县家禽产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3.广大群众养殖积极性高。家禽养殖具有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养殖节粮节地、农民增效明显等特点。当前养禽致富的典型在沭阳县比比皆是,经济效益是群众看得见的,因此,发展家禽生产的愿望普遍比较强烈。
4.生态健康养殖步伐加快。该县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生态绿色循环养殖模式,因地制宜推行“粮—鸭—鱼”“鹅—鱼—果—草”、林下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并且随着广大农民对依靠有机肥,提高种植业品质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畜禽生产废弃物的利用率也逐步提升,加快了沭阳县家禽产业向节约、环保、健康、循环农业的方向转变。
5.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沭阳县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网络服务体系,在该县疫病防控、重大疫情应急、品种技术服务、市场行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及时高效地为广大养禽户提供服务,切实解决家禽养殖方面的难题。
1.龙头企业带动乏力,产业档次不高。目前,沭阳县的家禽龙头企业养殖基地规模还不够大,禽产品加工企业精深加工数量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另外,企业与农户连接不紧密,不具备带动农民、服务农民的能力,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
2.资金短缺。一是家禽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在扩大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二是沭阳县农民人均收入普遍较低,尽管很多农户有着良好的家禽养殖愿望,但是由于资金投入较大,只好作罢。再加上金融部门面向养殖业的贷款微乎其微,导致企业和养殖户资金短缺,严重阻碍了沭阳县养禽产业的发展。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沭阳县周边地区的家禽业高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由于缺乏营销组织的市场牵动,产品与市场对接渠道不畅,加之沭阳县的家禽产业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增加了沭阳县家禽产品的营销难度。
4.抵御市场风险和疫情风险的能力较弱。每一次家禽市场行情的低迷,每一次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无不迫使沭阳县养殖企业收缩规模,利润降低甚至亏损。而中小规模养殖户应急能力更差,自救乏力。虽然政府设法给予救助,但往往难以复生,结果使沭阳县家禽产业遭受重创,整体效益严重下滑。
5.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沭阳县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家禽养殖的中老年人员比重上升,导致畜牧业养殖从业人员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生产方式落后。在农村,沿用传统的饲养方法还很普遍,运用新技术、新科技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较少。缺乏技术、粗放经营、生产管理不科学、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等因素,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6.环保压力日益加大。畜牧业已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不可忽视的污染源。随着沭阳县养禽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饲养密度及饲养量急剧增加,再加上有的养殖场缺乏合理规划,环保措施跟不上,家禽饲养及活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使周围田块、河流、水源、村庄等污染十分严重,排污与环保的矛盾愈加突出,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1.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升辐射带动功能。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对产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推进沭阳县家禽产业发展,应立足该县实际,科学制定决策。继续大力扶持宿迁立华牧业有限公司、沭阳益客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继续大力鼓励支持规模养殖场、合作社的建立,提升家禽产业档次。
2.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瓶颈。加快建立稳定的禽业投入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大项目资金争引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的禽业项目资金发展沭阳县家禽产业。二是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支农信贷资金对家禽产业的投入,提高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额度,简化手续,降低利息,解决养殖企业(户)的资金短缺问题。
3.提升营销水平,建设产品品牌。加强经纪人队伍、协会、合作社建设,形成市场竞争主体,建设和规范家禽交易市场,鼓励引入新的营销理念,成立配送中心,拓宽家禽产品流通渠道。尽快制定和完善沭阳县家禽标准化生产的规范,强化监督管理,使沭阳县的家禽产品均符合无公害产品要求,积极创建新的品牌,并提升已有品牌档次。
4.整合资源优势,构建新型产业运行模式。着眼于“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等经营模式,不断构造利益共同体,倾力打造沭阳家禽产业的“航空母舰”。进一步加大对家禽主导产业的行政支持力度,要倾注更多的关注和精力,糅合财政资金、保险基金、自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的功能,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和疫病灾害。
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养禽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让老百姓切实看得见实惠,提高其养殖积极性,从而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养殖。另一方面,建立家禽生产技术顾问团,强化技术服务;聘请省内外家禽生产专家教授,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实行县乡干部技术承包等形式,加强科技培训。真正把提高家禽生产水平转移到依靠提高从业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6.大力推广家禽生态养殖技术。结合沭阳县农业建设的整体布局,合理规划养殖场区的分布,实施相关的生态环保配套建设。继续加大“粮—鸭—鱼”“鹅—鱼—果—草”、林下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积极探索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新技术。加大对生态养殖企业、合作社等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对未采取粪污处理的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进行监管、治理、整改,力争做到污染物零排放,助推形成高效、绿色、生态的养禽产业链,从而推动沭阳县家禽产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