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辉琼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教师更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只有课堂活跃了,孩子们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掌握所学知识。只有气氛活跃了,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在使用新教材,看到新教参上那亲切的提示——“每个学生的表示方法可能不一样,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出各自的表示方法,并进行交流”,“不应统一要求某种方法”,“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唯一,只要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就应予以鼓励”,“教学时可以先鼓励学生进行想像,然后分组进行观察,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体会”,心中就有一股暖流在涌动。新教材突出的一点是:采用先个人、后小组、再全班学习的形式;重视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并把思维训练落实到全班每个学生身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自由的思考。
为适应新形势,我们的教学行为也必须随之转变,必须重建课堂教学的基础。那么,换了教材的课堂应如何解决教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学生会不会学习、能不能学会?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一直以来,我就新教材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了一些尝试。
一、教师身份的转变和角色的扮演
前些日子,一位对新教材很有研究的教师听了我的一节课,评课时他提了一些建议,并补充了一句:“你还是太像老师了。”我当时一愣,哑然失笑。我的教龄不长,但也不短了,我不像老师才奇怪。这句“太像老师”,分明不是在表扬我。这句话我琢磨了好几天,它的潜台词仿佛是:你上课的样子太严肃,说话的方式太庄重,言语中缺乏商量,学生思维受到抑制,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太拘束了。
那么,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充满威严、以不可怀疑的姿态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演?让所有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权威?老师永远是“正确”的化身?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的大脑岂不成了“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课堂教学还能“活起来”?显然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其实新教材已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数学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热爱数学、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让学生在探究中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应成为学生思维的保姆。那位前辈分明是在呼吁:老师们,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吧!上课时对学生亲善些,再亲善些,做孩子们的玩伴、学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否则,我们辛勤培养的不过是一代缺乏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知识乞丐”。
二、转变“搬运工”式的教学方式,采用问题讨论教学法
近几年来,很多教师都在探讨问题教学,但在实践中的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那些流于形式的“启发式”和不分难易程度的问答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淡化了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因素。采用问题讨论教学,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成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固然好,但不能凡事都问“为什么”。教师设计“教学问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内容。
案例:《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课前准备: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多个正方体、剪刀。
目的:让学生动手实验,体会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师: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顶点A1爬到顶点A2,(如上图)请你为它设计一条最近的路线。
生:(思考一会儿后)根据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我要先找出A1A2的距离,所以要把正方体展成平面。
师:说得好,那将一个正方体沿棱展开,你会得到怎样的平面图形?先自己动手操作再与同伴交流。
(学生动手实验,并热烈讨论)
生:老师,我发现,将一个正方体展开的平面图形是6个正方形连在一块的平面图形。
师:那是不是6个正方形连在一块儿的平面图形就一定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呢?
(有争议,有的学生开始动手实验)
生1:不行,像这样四个正方形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另两个在它的同一侧,就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学生边说边把图画出来)。
师:说得真好,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还有没有其他情况?
生2:如果6个正方形连在一块,其中含有“田”字形,也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比如:
师:补充得好,说明你观察得很仔细。(指着黑板上同学们展开的平面图形)同学们,请你们总结一下,把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共有哪些情况,你们能不能对这些情况进行分类?(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方法不一。教师在一旁略加指导,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多鼓励、多肯定)
学生代表一:可以分成三类:四个正方形在一直线上;三个正方形在一直线上;二个正方形在一直线上。
学生代表二:可以分成四类:1-4-1型;2-3-1型;3-3型;2-2-2型。
学生在解决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辩论。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所以在辩论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观点。教师对不同的结论或观点不要妄加评论,而要积极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
为了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交流能力,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亲身去经历数学活动,大胆探索数学规律。教师决不能图方便,越俎代庖。
如:在讲丰富的图形世界时,让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在讲有理数的运算时,提供实际背景,让学生自己归纳法则;在讲生活中的数据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查找资料、调查访问收集数据,从中尽可能地获得信息;在讲“可能性”这一章时,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给予定性或定量的分析。endprint
我们评价学生课堂活动的原则是:不怕学生的观点有误,就怕学生不去思考、不去动手、没有观点;对提出错误观点者也要表扬,这也算是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养成教育”的一种尝试吧,即培养学生从不会思维到敢于思维、乐于思维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坚信一切知识,除非是经自己确认的,都是可以怀疑的——也就是培养学生追求质疑、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成立学习小组,关注每个学生
在七年级各班成立学习小组,缘于两件事。一是学校开放日中,看到优秀的孩子高高举起他们的小手,而一些品行非常好但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悄悄把头埋下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埋下头的孩子的无奈和沮丧;二是自己的切身体会。在读中学时,我的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数学老师,经常对一些难题、难点用“浅而易见”轻轻带过,使得班上的部分同学都糊糊涂涂地把整节课的知识硬是“吞”了下去。结果到了考试,就全穿帮了。
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往往是被提问的学生早就会了,不会分析、没有掌握知识的学生却得不到回答的机会。其实,我们早该质疑传统的教学方式了。教学究竟是为了部分好学生,还是面向大多数、面向每一个学生?我们不能再对那些所谓的“差生”视而不见。他们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播下自卑的种子。
教学要面向全体,面向全体的实质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把学生组织成若干学习小组。课堂上采用“独立思考+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谈出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进行提问、质疑。让那些想得快、做得好的同学自觉地产生并享受帮助人的快乐感,最后再由小组选出代表发言。有时候,教师特意指定学习小组的一位“后进生”代表本小组发言,然后大加表扬,让他(她)感受成功的快乐。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程度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过程的体验。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为那些优秀的学生创造“跃上天花板”的机会;为那些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树立“跳一跳就可摘下苹果”的信心。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学生答不出,要允许他们请教本组同学,或由本组同学补充。目的就是增进团队合作,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而不再感到孤立无援。在课外学习生活中,我们也给学生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某生由于各种原因耽误了功课,本小组的同学有责任和义务给该生补课。在授课之余,给予学生这种情感上的满足和支持,实在是太重要了。
四、作业追求创新,鼓励学生设计试题
长期以来,数学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围绕中考题型而设计,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题型的创新和内容形式的丰富多变。我们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但忽视了布置作业环节的创新教育。殊不知,评讲作业和习题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使学生保持对作业的好奇心,乐于完成作业,教师要搞作业创新设计,从而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主要方法有:
(1)活动报告式作业:如,请你运用所学到的测量知识,设计两个(或以上)方案,测量学校的旗杆的高度。(2)决策式作业:如,学校准备去白云山旅游。南湖旅行社和现代旅行社原报价都是108元,且都表示给予学生优惠。南湖旅行社表示:全部8折优惠;现代旅行社则表示:若人数不超过30人则9折优惠,超过30人则7折优惠。如果你是组织者,你会如何决策,请说出你的理由。(3)调查式作业:如,丁丁星期日跟爸爸去银行,还带着一个小本子作记录,问他在干什么?原来,陈老师布置了一道题:“假设在银行存款10000元,试计算5年后可得的利息金额。存款方式为:①5年定期,整存整取;②先存2年定期,到期后本息转存3年定期;③1年定期,每年到期后本息转存;④半年定期,每次到期后本息转存。以上哪种存款方式所得的利息最多?请到银行去了解各种定期存款的利率,试通过正确的计算说明所得结论。”(4)操作式作业:如,一长方形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9厘米,允许你把它剪成两部分,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5)故事式作业:如,马和骡子气喘吁吁地并驾前进,背上都驮着沉重的包袱,马抱怨自己背得太重了,边走边发牢骚。骡子说:“别沉不住气,嘴里说三道四的。要是从你背上转移一个包袱给我,我的就是你的二倍;要是从我背上挪一个包袱给你,你背的同我一样多。”试问,马和骡子各背了几只包袱?
诸如此类的还有“推理式作业”、“论文式作业”、“游戏式作业”、“研究式作业”等等。
我们给每个学生建立了数学学习档案,档案中包括每一章的总结。在学习完每一章节后,引导学生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归纳本章的知识点,并结合平时的作业、单元测验完成一份小结,记录“错题”且进行分析,并列出在学习本章时遇到的困难,以培养学生梳理知识、总结知识的能力。教师也可据此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
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是成功的教学,没有学生独立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一个人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可以在中学阶段培养起来的。而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则是一个人的最佳素质。新教材鼓励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创新求活,如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教师不敢革除旧教法、探究新教法,如何谈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我在这段教学过程中,尽管走了一些弯路,工作中还有许多需完善的地方,但只要直面困难,一如既往地把教改坚持下去,就能使我的学生在思想情感、知识、技能和方法、动手实践、创新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鱼窝头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