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教授吕世浩专访:为历史学习注入灵魂

2014-12-19 07:03罗勇
师道 2014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课程同学

罗勇

去年八月份,全球第一门MOOC中文文史课程《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登陆 Coursera,在收获了4万多名学员的同时,课程还得到了几乎所有学员的一致好评。课程结束后,仅在果壳网MOOC学院平台上就收到笔记672篇,评价472条,还有198人展示了证书。这门课程的建设者就是台湾大学历史学系专任助理教授吕世浩。

《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和《史记一》,吕世浩教授目前开设的两门课程全部获得5星好评,除了Coursera平台,许多学员还义务地把他的课程上传分享到了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和网络云盘上,学习人数难以统计。为什么他的课程如此受人追捧呢?记者根据广大学员的笔记做了简要归纳。

首先,吕世浩教授上课别具一格。在许多学员的笔记中都提到,吕世浩教授的课程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程中有很多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找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其次,课程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启发,引用的典故既能传达史实,又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学习工作中受益。

再次,教学方法引人入胜,注重情感交流,尽管是网上授课,但却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他讲述的历史事件联系古今,说出了它现实的、并将永恒传承的意义,让我们觉得不是在死记硬背一些干瘪的材料,而是在其中注入灵魂精神的东西”,“粉碎性的历史讲法很有开创性,能把历史横向纵向的十字联系到分解,十分受用”,“单就老师讲课抑扬顿挫的激情表现,真想去现场听!真希望老师能从秦始皇讲到鸦片战争”……这些话都是学员们的心声,代表了广大学员对吕世浩教授MOOC课程的热爱,也是对他新课程的期待。

对话名师

MOOC能改变现在的教育,是一件对的事情

记者: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可能在计算机操作等技术方面您并不具备优势,为什么愿意选择MOOC这种教学形式?

吕世浩:我之所以参与MOOC教学,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本校校方的支持和叶丙成执行长的热情邀请。叶丙成执行长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人,他希望能 够改变现在的教育,因此努力在台大推动MOOC教学,他也愿意给予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机会。据我所知,台大很多教师参与MOOC,都是因为被他的热情和理想所打动。

第二,因为MOOC教育是一件对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是人才,却因为家庭或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不公平的。现在 MOOC可以用较为低廉的成本,让他们看见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有机会获得一流大学的课程与知识,这是一件对的事情。我觉得既然是对的事情,就应该去做,这也是MOOC教育最打动我的一点。

第三,大学教育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现代教育是为弥补工业革命以后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力缺乏所设计的教育,它的核心精神就是要训练“工匠”。可是人文学的目的并非如此,人文学是为了培养“全人”,探索“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所以,我一直想针对大学学生开设一门历史的入门课,打破原本用背诵来学习历史的方式,引进中国古代精英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就是用思辨来学习历史,让学生们真正了解学习历史的乐趣和价值到底在哪里。

我参与MOOC教学,就是希望通过MOOC的方式来试验我的想法是否能被大家接受。很幸运,两门课程都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前来选修和点阅,这是让我衷心感谢的地方。

记者:您的MOOC课程至今有多少学员?这些学员主要来自哪些地区和国家?

吕世浩:根据Coursera平台的统计,《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的修课人数超过45,000人,《史记一》的修课人数超过38,000人。今年3月11日,Coursera根据学生IP统计了全世界最受大陆学生欢迎、注册最多的网络中文课程,统计结果显 示,《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排第一,《史记一》排第四,当时,《史记一》开课仅一周。

这两门课程的学员,大约65%来自大陆,25%来自台湾,还有10%来自世界各地,五大洲都有。我甚至在开课的第一周就接到乌克兰学生写来的信,让我十分惊喜。从讨论区和信件来看,台湾地区的同学既有来自社会的,又有来自校园的,基本上所有同学都能从第一周开课坚持到最后一周。

MOOC学习需要有毅力

记者:相比传统课堂,MOOC具备哪些优势?

吕世浩:我认为MOOC课程适合所有人学习。和传统实体课程相比,MOOC特别适合以下三种学生:第一,因为种种限制无法进入大学就读,却有心向学的学生;第二,不满足于目前的学习,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有兴趣的学生;第三,希望善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的学生。

MOOC课程的灵活性就在于不管你是哪一种人,只要你能上网,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并且可以自由分配学习时间。传统课堂授课,人一定要到现场,一定要在固定的时间里学习。MOOC却不必,有时间,你可以一口气学一两个小时,没有时间,就学十分钟也没问题。

但相对于实体课程,学生也需要有更大的毅力,因为没有人会在后面监督你的学习。以Coursera为例,虽然有结业证书,但这个证书现阶段来看对学员求学或求职的帮助还不明显。如果学生没有毅力的话,往往无法坚持到最后。

记者:哪些课程不适合采用MOOC的形式授课?

吕世浩:网络课程的优势在于,它的传播力比过去传统的面对面教育更强,对学生本身经济实力或社会地位的要求也相对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让更多人受到良好的教育。过去一个没钱的本地学生要听哈佛的课,可以说是千难万难,但今天通过网络却是再容易不过。

另一方面,实体课程和网络课程各有优点,最好的教育永远是针对学生量身订做的。传统教育能够实际看到学生的人、实际跟学生进行讨论、不断进行切磋, 然后根据这个人的条件不断进行细微调整。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成本太高,传播力就相对低了许多。因此,任何需要针对少数人进行量身订做的课程,都不太适合采 用MOOC形式。

优秀的MOOC课程有趣和有用并重

记者:您近期是否有新的课程上线?您认为一门受学生追捧的课程要具备哪些要素?

吕世浩: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接下来会开设《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汉武帝到王莽》与《史记二》,这是我原来计划的一部分。

作为第一门MOOC中文文史课程的建设者,或许我的一些经验可以提供参考。在MOOC课程里,学生没有义务一定要学你的课,所以如果他不喜欢,立刻 就会回头走掉。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课程一定要引起大多数学习者的兴趣。我使用的方法是问题导向,每个礼拜都探讨一个主题,每一小段都会穿插各式各样的 问题。我把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丢出去,藉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刺激他们不断去思考。

因为现在的信息发达,人们都更有眼光,胃口也养刁了。一门课程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任何活泼的内容,学生觉得没意思,他会很快走掉;如果只是哗众 取宠,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学生觉得没有用,也会很快走掉。一门课不仅要“有趣”,更重要的还要“有用”,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MOOC 课程必须要更重视教学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记者:在您看来,如何解决辍学率高并提高学习质量?

吕世浩:目前辍学率往往是从作业的缴交情况来统计,但我认为应该用另一个方式,就是有多少学生坚持上到最后一周的课程。

要提高学习质量,就必须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除了问题导向式的授课外,我还设计了一些特别的作业方式。例如,在《中国古代历 史与人物——秦始皇》中,我要求学生找出某件他最感兴趣的历史事件,用现代新闻报导的口吻,制作一张报纸的头版;而在《史记一》中,我要求学生在《史记》 这本书里找出一位他最感兴趣的人物,为他制作一个社群网站的首页。这样的作业公布后,许多同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主动去翻阅过去除了应付考试外从不看 的古书,甚至不眠不休地精心设计自己的作业。也有许多同学在作业做好后,立刻把自己的成果主动发布在网上,让同学们都来围观。

让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学习质量的第一步。

课程能打动并有助于学生是最大的欣慰

记者: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许多教师都开始加入MOOC这股浪潮,您对这些即将开课的同行有什么建议?

吕世浩:请做好心理准备,首先,开设好的MOOC课程很辛苦、很辛苦、很辛苦。其次,这完全是额外的工作,目前没有任何制度内的保障。再次,你上课的任何评价,不管是好的或坏的,都会被放大一百倍。第四,这是一件对的事情,对的事情就应该去做。

记者:采用MOOC形式授课以来,有没有让您特别感动的事情?

吕世浩:我的两门课程开设之后,大陆有许多同学在博客、果壳网或其他网络平台上给予热烈的支持,有人把他们的笔记一页一页拍好上传,有人不断表示,这门课如何为他带来正面的影响、改变他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对一位老师来说,这就足够了。

额外的收获是,我们让学生们认识了台湾大学的课程。网上有一位大陆同学上课后说“台大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评语让叶丙成执行长和我们整个团队都觉得辛苦付出是值得的,对我自己而言更是莫大的鼓励。

记者:相比喜悦,是否也有苦涩?

吕世浩:第一,制作课程所需消耗的时间非常惊人。过程中我有一个这样的想法——这是世界各地的学生第一次在 MOOC平台上接触到台湾大学的中文课程,我务必要尽最大努力做好,给大家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势必要不断琢磨。事前,花很多时间准备, 过程中要不断重录和剪辑,尽自己所能在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事后,花很多时间去经营同学的讨论区。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不够好的地方,但是确实已经花了难 以想象的精力在做。我曾作过计算,每一周制作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包括事前准备与事后经营需要两个工作日的时间。

第二,我们现在做的MOOC课程,并不被现行制度视为份内工作,而是额外的任务。再加上消耗非常多的时间,导致老师的负担加重,特别是对年轻老师而言。

第三,Coursera平台是个网络环境,参与的人数相当庞大,网络环境里的评价不论好与坏都会被放大,上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会被挑出来检视。在 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努力地把每门课做好。要做到这点,授课教师就必须付出无数的心血和精力。当然,如果只是将上课录像直接播放,就不用花这么多时间。但如 果真的这么做,在网络上就可能会被骂得很惨,因为世界都在进步,势必会把你比下去。

记者:这些付出是否值得?

吕世浩:去年我在北京参加果壳网聚会时,当场就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在他人生最痛苦的时候,是这门课给他带来了正面的鼓励,帮助他找到新的方向。

我常觉得对人文课而言,所谓的教学成功,不是同学上课后能考一百分,而是在他人生最需要指引的时候,你的课真的能对他有所帮助。你的课真的能够打动并且帮助学生,这是作为一名老师最欣慰的事情。

MOOC与实体课程会相辅相成

记者:您对MOOC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思考或建议?

吕世浩:MOOC教育是大势所趋,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我希望在未来,MOOC能一直保持免费的特色,而通过政府补助或广告的方式来获得足以支持营运的经费,这才能保持它的初衷——帮助更多有心向学的人。

记者:您认为MOOC在未来教育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吕世浩:MOOC教育将会大大刺激和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因为开放和竞争永远是造成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但有人预言MOOC课程将会取代实体课程,我觉得并非如此。MOOC课程的传播力强,实体课程可以进行细致的调整,两者将来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局面。

有一位大陆的朋友杨晓哲,在他的博客上为我的课程写了一篇长文——《为什么MOOC上的那个历史课能那么火》,最后他的结论让我深感赞同:教育最伟大的变革必然涉及教育内涵本身,而技术只不过让伟大扑面而来,不可阻挡。

(转载自《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9期)

责任编辑   萧 田

猜你喜欢
历史课程同学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自行车的发明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