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回归:灵魂铸造者

2014-12-19 14:16杨江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教育者

提倡灵魂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有幸福感,成为向学的生命。教育只有关注生命,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重建精神家园是铸造灵魂的导向;培育虔敬信仰是铸造灵魂的关键;反讽唤醒催产是铸造灵魂的艺术;体验终极幸福是铸造灵魂的至善;爱心甘露滋养是铸造灵魂的旋律;碰撞唤醒守望是铸造灵魂的途径;成就精神贵族是铸造灵魂的愿景。

铸造灵魂 敬畏生命 价值回归

教育者要有宗教情怀,常怀博爱、敬畏、虔诚、精进之心。基督教根本上在于灵魂的某些特定态度,在于我们的道德存在的某种特定习惯。所谓皈依,按照基督教的理解,其实关键不在于恪守特定的一套信念和具体的信条,真正的皈依要使整个灵魂转向一个非常不同的方向,以此让整个灵魂改变它的立场、姿态,从而改变灵魂对世界的观照,最终激起一种深层的转向。[1]基督的教义给我们的教育者以启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努力使灵魂转向。

一、重建精神家园:铸造灵魂的导向

学生原本的学习目的是求得最佳发展,当下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原本应该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当下却变成了仅仅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知识;原本是理想的陶冶,当下却不过是通过考试学一些可能很快就会遗忘的知识。雅斯贝尔斯提出愉悦情感、净化灵魂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教育工作有着耐人寻味的启发意义:我们平时更多关注的是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但恰恰忽视了德育的超越性:超越现实、超越功利。对时代问题而言,我们要超越(否定和克服)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弊端;对学校德育而言,我们要超越(批判)指导思想上的机械适应论。德育的超越性,是指精神道义对物质功利的超越,是可能对现实的超越。[2]

德育过程的关节点不是传授道德知识,也不在于训练道德行为,而在于培养道德信念。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重机械说教,轻情感体验;重物质刺激,轻精神引领;重上级评价,轻内涵建设。理想与信仰的缺失使一些学生处于灵魂飘浮之中,心灵枯槁,人文失落,诚信不再,人格分离。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成为铸造灵魂的导向:筑梦、追梦、圆梦。

教育者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每个教育者应当认识到他所从事职业的尊严,明确自己的定位:社会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致力于正确的社会生长。如此,教育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上帝代言人,真正的天国引路人。引导学生进入超人的精神世界,进而提高和塑造他们的精神生活:在我的心灵长入结构分明的整个世界的过程中,自身也就形成某种结构并得到造就。“56号教室”的主人公雷夫说过:教师不要太完美,不要太看重自己,也不要做“圣徒”,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任你。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其实苏格拉底和孔子这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是有很多的共同点的。他们与学生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都使用“善意的争辩”,循循善诱,使学生获得真理(“道”)。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使“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论辩中,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求知欲——对真理执着探求的动力。他自己对真、善、美的弘扬,对理性信念的坚守,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从而使他们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守卫自己的灵魂与精神家园。

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也就是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部分。因为,“科学中根本不存在作为立身之本和对终极价值叩问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绝对价值可言”。教育作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促进人的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师通过人的精神美感去陶冶学生的精神,学生通过感受不同教师精神世界的丰富、富足,根据自身的个性和天赋主动而有选择性地塑造完整的精神世界。

二、培育虔敬信仰:铸造灵魂的关键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不是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已。”信仰缺失,将引来诚信危机、功利主义泛滥、应试教育盛行。真正的教育是精神的创生和灵魂的感召,只有基于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的行为,才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才能推动人、鼓舞人,才能唤起受教育者对未来的期盼、憧憬和向往,才能在受教育者心中催生信念。人对信仰的追求,是一种对终极价值的需求,是超越个人有限性的追求。受教育者有了明确而坚定的信仰,就有了具备接受或拒绝各种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形成自己解释环境、采取行动的能力。信仰虽然不能兑换金币,但它却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可以引领人格升华,使个性坚强、行为持久、态度真诚、意志集中。

基督徒的德性与虔敬并不在于实质的运作,而在于内在的精神状况。因此,他会被驱使去持续地监督自我,又因为他有义务始终保持对自己良知的审察,所以他必须学会怎样去质问自己、分析自己、检省自己的动机。教育的至高境界又何尝不是使受教育者怀揣虔敬之心,在执着信仰的驱使下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不断反思自我、从而实现内省、慎独、超越自我。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流传了2400多年,至今仍闪烁着循循善诱的睿智光芒: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人格的前提下使受教育者独立思考、苦苦求索、透彻顿悟,最终灵魂得以转向,虔敬信仰得以培育。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师生在人格上平等了么?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了吗?独立个性得到尊重了吗?创造性得到培育了吗?灵魂转向了吗?在一些所谓的课改实验区,假大空的所谓经验报告,各路前来指导的所谓专家,作秀的课堂、变相的灌输、虚假的“课堂讨论”令人痛心疾首。北师大顾明远教授曾大声疾呼:要向反教育行为作斗争!学校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我们需要的是在平等的空间对话而不是“独白”,是在融洽的氛围中自由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命令”,是在预设中的师生真情互动、共同生成而不是机械被动的照单“接收”。弘扬主体教育思想,“重建有魅力的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本真,重构有气息的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时代的呼唤。endprint

三、反讽唤醒催产:铸造灵魂的艺术

苏格拉底的“催产术”教育原则,正是顺应人的灵魂的需要,通过对话和反讽来唤醒学生内在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雅斯贝尔斯认为苏格拉底的对话是一种深入灵魂深处的对话,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教师指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且不回避答疑。因此,对话不仅形成了师生交互性的关系,而且也使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认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对话的启迪和引导。

苏格拉底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做结论。他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让他发现真知,因此人们从内心深处得到那些自以为还不知道,实际上都早已具有的知识。因此可以说,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就会重新记忆起仿佛很久以前曾经知道的东西。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借鉴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工作者要甘于做接生员,而不要代替别人生孩子。要善于在循循善诱、随风潜入的意境中让学生产生困惑、迷茫、羞愧、痛楚、反思,顿悟、惊喜,在长期的“接生”过程中唤醒灵感,铸造灵魂,坚定信仰,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实现,淡化“好胜心”、“功利心”,强化“好奇心”、“平常心”,深刻领会知识的精髓,这才是更高的教育境界。

激发、培育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着力点。兴趣是伴随个体成长的能力信号及其表征,教师需要经常细心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兴奋点,对兴趣和兴奋点既不能放任也不能压抑,要予以及时、持续的关注。倘若放任兴趣,无异于用暂时的东西替代永久的东西;倘若压抑兴趣,就是压抑心智的好奇性、灵敏性、创造性,进而可能导致兴趣僵化。

蒙台梭利说过:“假如他(儿童)犯了错误,教师必须不去纠正他,不过必须把他的告诫搁起来,在别的时间再处理……在做错之后保持沉默,让儿童的意识清晰起来,下一步的教育就可以有效地沿着最初的步骤进行下去。”儿童是自己教育自己,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错误,改正了这些错误。[3]

四、体验终极幸福:铸造灵魂的至善

具有高尚的人生境界的教育者所面对的可能是极为平庸的生活,但他们却能处处觅得审美的对象,从中获得愉悦,他们也可能面对着各种挫折甚至悲壮的处境,但他们的崇高德性和浩然正气却能使他们获得一种心驰神往、荡气回肠的崇高感、神圣感和自由自主感等人生终极的幸福体验。

处于这种人生境界的人从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感受到人生的本质力量以及意志的自由,在他们身上达到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外在的规范责任跟内在的意志、欲望的融合,从而做到道德意志与宇宙秩序的和谐,对他来说,人生不再是一种负担、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自在的自然过程,怡然自得,轻松自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教师肩负培养民族未来的崇高使命,我们要胸怀虔敬之心,追求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审美愉悦。朱光潜有一句名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看淡功名利禄,怀揣教育梦想,把教育当作崇高事业来追求而不是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来应付。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与我们一同成长、成功、成熟时,我们的内心是何等幸福!

五、爱心甘露滋养:铸造灵魂的旋律

灵魂教育的主旋律是爱,有了一份坚定而博大的爱心,我们就会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聆听孩子的不同声音,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以自己的关怀使一棵棵稚嫩小苗成长为经受风雨的大树,幸福地与孩子们一同仰望那天空的蔚蓝。

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把生命提升到真正存在的境界,是教育的原动力。首先,它有助于实现人的最大潜能,达到自我升华。因为升华、实现潜能、成为你自己是爱的三个维度,同时又是爱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次,有助于学生认识一切事物。爱在彼此存在中实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和另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彼此互爱中联系起来,这样,一切事物才能在存在的光辉中敞亮。

六、碰撞感化守望:铸造灵魂的途径

教育是灵魂的碰撞,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大别山师魂”——华中师大学子汪金权老师有一句名言:“教师的守望就是学生的希望”。汪金权放弃优越的条件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大别山当了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一干就是20多年,并且多年来坚持把自己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正是这些可敬可佩的“师魂”们对灵魂的碰撞和唤醒,才使众多的孩子心灵深处燃起了希望之火。

教育者为了在所有无法避免的挫折和失望前不丧失信心,他们需要一种极大的内在稳定性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耐心。耐心是教育者的一大美德,没有耐心是一大缺陷。有些学生由于不太聪明或缺失练习,因而没有能按时完成作业;有些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有些学生尽管有改正错误的良好意愿但屡有反复,此时教育者往往不耐烦。教育者如果发脾气就会葬送一切,他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4]

适时“等待”是必要的,它意味着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而不是揠苗助长。当然也不能坐失良机,时机一旦成熟就要循循善诱、触及灵魂。

七、成就精神贵族:铸造灵魂的愿景

教育者的重要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铸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德行与智慧,进而赋予学生以人世的见识。在于使学生喜爱并模仿优良的、值得赞颂的行为;当学生躬行实践时,赋予他以力量和进取精神。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关注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和生命的体悟,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张扬,注重生命信仰与精神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对生命本原追问和超越的本真意义。

————————

参考文献

[1] 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杜时忠.德育十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5]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1.

[作者:杨江峰(1963-),男,江西上饶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 任洪钺】endprint

猜你喜欢
雅斯贝尔斯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暮年左宗棠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荷兰74岁前首相仰面摔在红毯上
克拉斯诺雅斯克地区开始建设新的铁路枢纽
“因为孤独几乎是完美的”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美媒狂揭“屠村”士兵老底
教授的坚守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