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罗伯逊(Robin Robertson,1955— )出生于苏格兰中部的珀斯郡,在苏格兰东北部阿伯丁市的海滨长大,后来成为多家出版社的文学编辑定居伦敦。作为20世纪晚期苏格兰文学崛起的幕后推手,罗伯逊本人的诗歌创作起步颇晚,但成绩瞩目。他是首位全揽英国“诗歌先锋奖”(Forward Prize for Poetry)三类奖项的诗人,曾于1997年凭《粉饰的田野》(A Painted Field)荣获最佳处女作诗集奖,2006年的《踌躇中》(Swithering)被授予最佳诗集奖,三年后又以《海妖颅前》(At Roane Head)摘得最佳诗作奖。罗伯逊的诗歌创作基于古希腊神话和苏格兰本土的凯尔特传说,充满了古典韵味和浪漫情怀,虽然多是有关神妖鬼魔,但在怪诞情节的背后,却隐藏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诗中的主人公多是在两难境地间徘徊不定的角色,且对地域性极为敏感,他们在寻觅归宿和渴望逃离这两种诉求间的挣扎,塑就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标志性地段。
《梦屋》正是借哥特式的鬼屋来描述一位父亲在直面抑或逃避丧子之痛间的抉择。因不明原因忘却过往的主人公,似乎被冥冥中的羁绊牵引,偶遇梦回萦绕的房屋,又因房价低廉,如愿成为了房主。但这看似不多的代价,一如那扇小小的红门,背后却隐藏着强烈到足以吞噬个人身份记忆的痛楚。钥匙旋开的谜底,竟又是一座似曾相识的房屋,儿子安然无恙的幻象顿时将父亲从梦境掷回现实。十年前的自己因无法接受孩子去世的沉重打击,封锁了出事的卧房,并逃离了这栋弥漫着不祥气氛的建筑。与此同时,他也抛开与房屋有关的一切记忆,在心底用一把不起眼的小锁把这些统统藏匿,直到十年后的自己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被永远地钉在了这个时间和地域的交汇点上,鬼魂与屋主的交涉看似怪诞不经,却是主人公内心挣扎的化身。在诗末,读者不禁要问,终究探清真相的父亲,又将何去何从?是再次将房屋转手给下一个十年后复又归来的自己,抑或是学着坦然接受爱子已去的事实?
所谓“梦屋”,不仅是主人公十年梦境中反复出现的建筑,更是他个人思维意识的具象表现。诗人题名“梦屋”,正是因为这两个并列词语表达了“梦”与“屋”互为比喻、本是一物,所指涉的都是抑郁不已的父亲在现实与虚幻间游离的思绪。梦中之屋的屋主即曾为逃避现实急于出售旧宅的自己,但梦境中的廊檐摆设、房间排布无不是依照他对现实建筑的回忆;做着这屋中之梦的主人公,看似获得了十年之久的静心漂泊,却总也躲不开内心深处一丝不安的悸动,直到这隐痛“梦复一梦”地逐渐积蓄,最终将他苦心经营的幻境打破。一方面,现实的力量渗透了梦境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虚幻的梦屋也帮助主人公在整理心境的同时再次回归现实。无论这位父亲终将如何选择面对丧子之痛,他的踌躇经由罗伯逊诡异而又哀愁的笔触,却让我们领会到在两难绝境间穿梭犹豫的另类诗意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