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舒颀++赵安民
多元的性别文化为我国社会带来了性别角色模糊化、性别价值差异化以及性别道德边缘化的困惑,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别维度之探究应运而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性别视角,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培养健康、完整的人为目标而重塑正确的性别平等理念,将科学的性别观等要素整合成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强化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的性别意识,从而使男女两性认同、悦纳、扮演好各自的性别角色,并最终发展成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完整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教育
社会学家康奈尔认为西方社会正在经历一场由“制度化危机”和“利益”而衍生的性别危机。这场性别危机给传统的性别关系和现存的性别秩序带来了颠覆性质的挑战。在多元性别文化的渗透下,中国社会同样也面临着性别角色模糊化、性别价值差异化以及性别道德边缘化的困惑。
长久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性别”执持着相敬如宾的疏离态度,而性别意识的缺场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遗憾。今天,面对我国社会此起彼伏的性别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声是其使命的召唤。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别维度,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性别理念,并以此来谋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完善,也为我国性别教育蹊径的开辟提供新的思路。
一、重塑正确的性别平等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再审视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坚守者和铸造者,他们对于受教育者个体观念和行为的塑造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或因秉持传统的性别观念,或因性别意识的缺失及对性别议题的忽视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中的性别盲点。因此,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别维度,首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以一种自我更新的价值取向来审视、树立社会性别意识,并将之渗透在教育过程中。这里所提及的社会性别意识,是衍生于社会性别理论的性别平等意识,即“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环境,并对他们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观念和方法”。[1]
从正式的制度安排来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在为实现教育平等而不断努力。但是在现实中,男女两性在教育这个命题中却依然存在着分流与差距,教育过程中的性别偏见不仅没有打破传统的男女性别角色定型,还加剧了职业及行业的性别隔离。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权制意识及文化符号具有褒扬男性价值、贬低女性价值的倾向,而文化又通过历史、话语及社会化的过程使这种不平等的意识合理化、合法化,并形成代际传递。社会文化对这一事实保留着暧昧的态度,并衍生出对男女两性判然不同的评价机制,这使得教育中的两性平等图式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鸿沟。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升自身的性别敏感度,重塑性别平等理念,尊重、省思“性别”这一客观存在,以平等的视角将受教育者理解为有性别的、具体的人。正如先哲亚里士多德所言,“公正不仅在于同类同等对待之,还在于不同类不同等对待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应当既区别于生物决定论者们所过度渲染的男女两性先天差异之论断,将女性受歧视的根源单向地归结于生理构成;又相异于激进的革命者们为追求两性平等而对性别差异进行严苛抹杀的这种极端理论与行为。性别平等意识是基于对两性先天生物、生理差异的尊重为价值前提的先进的性别平等理念,指男女两性在人格上、在人生价值及道德伦理上的平等,是在尊重差异基础之上的平等。在这种理念的感召下,思想政治教育者既不以男性的视角、标准作为阐释男女平等的依据,也不以女性的立场和经验来解析男女平等的现实,而是通过这种平等价值取向来影响和启蒙受教育者的性别意识,使男女两性悦纳、扮演好各自性别角色并最终促成受教育者发展成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完整的人。
二、将男孩女孩培养成健康完整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新界定
尽管现代社会人的“机械化”使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机械论”的境域,忘却或否认了人的目的性,但目的性却仍然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人是目的性动物。“由于有了目的,人类的活动就不再是一种无反省的动物性本能而是一种追求理想和完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2]作为“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独具其不同于文化通识教育的特殊目的,并因这一目的而设定出自身的活动目标,在目标的规约下自觉地反思教育活动从而使自身趋向于完善的标准。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及价值取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尊重人的基本属性而最终促成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这一蓝图的引领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别维度出发来重新酌量其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可以被界定为:将男孩女孩培养成健康完整的人。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的标志。
将男孩女孩培养成健康完整的人,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将着眼于建构男女两性性别角色的完整。从生命个体呱呱坠地之时,人们就依据先天的生理差异而赋予两性不同的性别标识,并遵循社会文化的约定而给予男孩女孩不同的性别角色期待,使他们依据各自的性别角色规范完成社会化,成为社会人。近年来,我国各地方电视台推出的种种声势浩大的“选秀”节目加深了中性化浪潮对广大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审美标准发生扭曲并带来性别错位的弊端。然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如少将金一南所言,“阳刚之气”和男子汉气概对于我们民族的男孩、男性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愿意把权力、责任及民族的未来交付给一个缺乏男性气概的男人。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需要关注、关怀男孩女孩性别角色的培养,在施教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个体,使其对自身的生理性别有正确的标定,认同和理解自己的性别,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并最终成长为性别健全且富有创造力的生命个体。
将男孩女孩培养成健康完整的人,还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两性完成各自性别角色扮演的基础上,塑造男女两性的完美人格。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人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在性别维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男孩、女孩的健康人格,即通过理论灌输、实践锻炼和自我教育等基本方法来促使他们生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并以此来支配自身的心理与行为,避免人格要素的缺陷与偏差。
三、性别视角的交汇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整合
张耀灿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详细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素,它包括五个方面: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3]。把性别视角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来达到“将男孩女孩培养成健康完整的人”这一目标,其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新与补充。
1.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科学的性别观
性别观,是生命个体在遵循社会文化期望的基础上,对其生理性别(sex)、社会性别(gender)、性别角色规范的认识以及所秉持的态度,隶属于价值观的范畴。将性别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以马克思主义女性理论为指导,将男女平等的理念撒播至受教育者的心中,使男孩、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科学的性别图式和独立的人格:能够以健康的审美取向来理解自己的性别;能够摒除刻板印象而认同男性、女性的价值;能够自尊、自爱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社会职责;并在生命的旅程中成长为具有男性气概的“男人”以及拥有女性魅力的“女人”。
2.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性别道德
性别道德代表着社会主流的、正面的价值取向,集中地反映在恋爱婚姻家庭道德之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青年来说,培养他们的性别道德意味着在这个“消费时代”引导他们树立起两性平等、相互尊重、自尊自爱的恋爱观,帮助他们走出至上恋爱、从众恋爱、攀比恋爱及填空恋爱的误区,以坦诚、文明的态度去追寻高尚圣洁的情感,抒写绚丽多彩的人生篇章。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主体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大众传媒为我们所呈现的“媒介现实”世界中,影视剧、广告、新闻等等,都在个人形象、人格特征以及两性关系的刻画上表现出性别刻板印象,使女性被边缘化、浅薄化;而信息的“碎片化”传播范式也使得受众在实质上处于文化、价值、规范的流变之中,无法对媒介所展现的性别议题做出是非、优劣的判断——这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的性别观念的形成及性别角色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大众传媒的复杂环境,却可以通过对传媒主体媒介素养的培养而弱化传媒的消极影响。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补充,通过培养青少年的媒介认识、媒介态度和媒介意志,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和利用大众传媒,进而使其在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中始终以警醒的姿态来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克服阻碍道德发展的消极因素以及各种瘾恋,生成正确的性别价值观念和健全的道德人格。
四、在大众传媒的呈现中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大众传媒以其自身的强大影响,形成了公共话语空间,并通过这种话语权深深影响人们的性别关系。它以各种生动的形式展示社会对理想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期望,是促成男女两性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工具。然而如上文所示,大众传媒在塑造公众“性别”的进程中却存在着至少两处罅隙:其一,大众传媒的性别偏见在实质上强化了两性的不平等。存在于我们社会的传播媒体,有些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受众对完整、真实、先进信息的渴求并不能成为左右这些媒体决策的首要因素。而根据社会学家康奈尔“霸权男性气质”的观点,“在大众社会关系的层面上,高度程式化和苍白贫乏的男性气质的定义是构建居支配地位的男性与居从属地位的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的基石”。这种霸权原则在大众传媒中得到了“再生产”:当我们透过媒体所刻画出的男性形象去领悟社会文化的时候,会发现女性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男女之间权力的不平等通过传媒而得到强化。尽管我国媒体在广域的范围内为倡导社会和谐以及推进性别平等做出过功若丘山的贡献,但是在消费文化的刺激下,大众传媒的叙事方式及其所建构出的性别话语更加强调女性的观赏价值,通过把女性“标签化”处理,制造出具有“消费示范性”的女性形象,使女性再次沦为男权的附属品。其二,大众传媒为情色文化的滋生提供了隐秘的平台,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一些网络信息服务商唯利是图,利用网络速度快、手段隐蔽等特点,大量制作和传播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来吸引网民。而部分自控力较弱的青少年、青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又刻意寻找这些不健康内容,导致严重的道德失范。”不难看出,传媒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了更多的来自性别的挑战和压力,这从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这些不良的、甚至是恶性的因素进行疏导和净化,为青少年营造出健康的社会性别环境,防止其不良的性别态度、观念及行为的产生。
社会性别维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需要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通力合作才能得以实现。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呼吁媒体及传媒工作者的性别敏感意识及自律。大众传媒既是社会公器又是社会建构的途径,它作为社会性别的塑造者,理应担当起促进性别社会化、平等化的责任,通过制定专业准则和行为守则等方式建立媒体的自律机制,从而使大众传媒能够进一步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完成对受众的性别意识启蒙与塑造。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合理利用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甄别、发掘和加工大众传媒所呈现出的性别信息,将时代的精神、气息灌注其间,使之转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
————————
参考文献
[1]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5] 汪慧.青年文化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段舒颀(1988-),女,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在读硕士;赵安民(1955-),男,陕西长武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