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代龙 吴立平 杨 敏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石龙人民医院 东莞 523326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多集中在大脑基底节区,出血引发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一直居高不下,预后差。基底节区作为人脑重要区域,周围分布着丰富的脑神经和重要血管,且靠近大脑功能区,开颅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因此,临床多以穿刺引流治疗[1]。本次研究选取2011-03—2012-04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3—2012-04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的诊断标准,排除不良影响因素,如出血量<20mL或脑疝已形成者、严重器官衰竭等,并同意参与研究。80例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4~78岁,平均(60.3±6.9)岁;偏瘫分级:0级6例,Ⅰ级12例,Ⅱ级10例,Ⅲ级13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分,昏睡、意识朦胧、无脑疝早期表现和瞳孔散大;CT 示出血量≥50mL 患者47例,<50 mL患者33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管血肿穿刺外引流,研究组实施双管血肿穿刺外引流,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管组:患者全麻,CT 平扫辅助下,经额穿刺,采取经颞入路,选择血肿最大层面,测量血肿中心位置与正中线距离,使用电钻穿透患者颅骨后置入14号硅胶引流管,缓慢向预定靶点进针,直到观察到血肿液流出为止。到达穿刺靶点后开始引流血肿,避免过快,缓慢抽取,第1次以血肿量的60%~70%为宜[2]。双管组:与单管组准备工作相同,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双管入路分别为经颞和经额,手术操作与单管组相同,但需注意双管入路均置管穿刺成功后才能开始抽取血肿[3]。2组患者术后24h内均进行CT 复查,根据患者情况酌情注入尿激酶引流,引流管保持时间不超过1周。
1.3 疗效评估 2组治疗效果以术后半年患者基底节区出血量(以50mL为界)进行评估,预后评估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对比2组引流时间与颅内感染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双管组ADL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组≥50mL 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管组(P<0.05),2组<50mL 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组引流时间(7.3±4.7)d,单管组(11.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以颅内感染和迟发性脑出血为主,单管组分别为5例和4例,双管组分别为4例和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预后比较 [n(%)]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会导致患者全面脑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由于病情进展迅速、危害严重,所以必须及时治疗。治疗原则有迅速降低颅内压和血压,控制患者抽搐,促使脑血管和神经自动调节,同时要规避过快降低血压诱发的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等[4-5]。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70%以上为肾形,可能是出血沿神经纤维扩展所致,患者出血部位外侧裂密集血管及中央沟功能区、语言区,最佳穿刺部位选择难度大,额叶前部供血为大脑前中动脉的末梢段,穿刺不易造成大血管损伤,所以,本次研究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患者选择经额穿刺,体位易固定,易操作,术后不影响患者翻身。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经额穿刺血肿引流伤害小、操作简便,比开颅手术风险低,临床应用普遍。血肿引流术适用于耐受差、全身状况较差以及伴多种疾病的患者,血肿占位效应是造成脑损伤的注意原因,及时改善脑出血预后是治疗的关键。血肿引流术能够有效控制颅内继发性出血,减少脑疝及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颅压,减轻凝血酶和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提升预后,且能够减少术后脱水药用量,有利于脑功能的康复。
相对于开颅手术,血肿穿刺引流操作简便,对患者的损伤少,因基底节区脑出血绝大多数呈肾形,采用单管法引流过程中很可能会因引流管偏移而影响引流效果,对尽早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不利,相反,双管法能够通过对血肿的纵向穿刺与横向穿刺达到尽快降低颅内压、清除血肿、解除占位效应的目的,积极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分别选取单管法和双管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结果显示双管法具有一定应用优势,有助于迅速降低患者颅内压,实现引流,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远期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谢丽亚,刘振栓.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手术疗效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2(2):156-158.
[2]苏永生,田福.经额部钻孔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入路和技巧[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125-127.
[3]Minematsu K.Evacuation of intracerebral hematoma is likely to be beneficial[J].Stroke,2011,34(6):1 567-1 568.
[4]Chung CS,Caplan LR,Yamamoto Y,et al.Striatocapsular haemorrhage[J].Brain,2010,123(Pt 9):1 850-1 862.
[5]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