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华
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 沧州 061000
近年来,脑卒中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疾病,但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降低病死率和改善肢体功能等方面。偏瘫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大量研究证明,肢体、认知、情感功能障碍均会对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产生重要影响[1]。卒中明显增加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是引起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可由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血管性因素、其他脑血管病等引起。因此,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除了考虑其肢体功能的恢复外,还需考虑其认知功能的改善或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本研究对7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其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的改变情况,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收集2010-06—2012-06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初发脑卒中患者156例。入院72h内均行头颅CT、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40~74岁(61.6±5.2)岁;脑出血25例,脑梗死53例。对照组男41例,女37例;年龄42~73岁(62.0±5.4)岁;脑出血27例,脑梗死51例。2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2005年修订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证实;(2)年龄<75岁;(3)发病时间<72h;(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19分,且无意识障碍、严重失语、严重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5)除外严重听力及视力障碍交流困难者;(6)既往无心理、精神疾患史;(7)既往无脑肿瘤、脑炎、症状性脑卒中等脑器质性疾病史者;(8)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9)排除药物有过敏史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 观察组口服奥拉西坦胶囊(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提供,400mg/粒)治疗,800mg/次,2次/d,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未服用任何促智药治疗。2组均根据病情给予脱水、降血压、控制血糖、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 mental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评价[3]: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30分,分数越低表示认知障碍越严重;内容包括:定向力、回忆、语言、识记、注意力及计算等方面。日常活动能力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最低分0分,最高分为100分。日常活动能力极严重缺陷:0~20分,严重缺陷:25~45分,中度缺陷:50~70分,轻度缺陷:75~95分,正常:100分。MMSE及BI分别在服药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的MMSE评分情况 治疗前2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MMSE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MMSE评分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78 13.8±2.4 22.4±3.1 28.2±1.6对照组78 14.0±2.6 15.9±3.2 18.9±2.3 t 值0.499 12.885 29.315 P值0.618 0.00 0.00
2.2 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B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的BI评分情况 (±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的BI评分情况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78 70.6±2.6 83.8±2.1 95.6±2.4对照组78 71.1±2.9 73.0±2.3 76.7±2.5 t 值1.134 30.626 48.166 P值0.259 0.00 0.00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一过性的恶心、胃痛1例,并未影响患者的治疗。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
据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卒中是痴呆发生的先兆。且卒中发作时无论是否具有临床典型症状均可增加痴呆发生的风险。卒中通常需经历轻度、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后最终演变为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一种功能缺损,对患者的全面康复及生存质量均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年龄>45岁、病前无认知障碍的178例首发卒中患者,随访1a仍有68.8%存在认知障碍,而1、6个月时分别为80.7%、72.8%,且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低,同时增加了致残率和痴呆的风险[4]。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奥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吡拉西坦相似,但药效是吡拉西坦的3~5倍,可透过血-脑屏障,加速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促进脑内乙酰胆碱的转运,可抑制脑磷脂分解,激活腺苷酸激活酶,提高ATP的转化,同时可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但无中枢兴奋作用。一项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奥拉西坦可明显提高各种毒性刺激诱导的急性脑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可增强伴有脑血管损伤的高血压大鼠对条件反射的学习;可明显增强和改善电休克、东莨菪碱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5]。谷氨酸是参加记忆的重要神经递质,其通过协调各种受体功能产生记忆[6]。而奥拉西坦对谷氨酸受体具有促代谢作用,可长时间增强突触反应,从而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奥拉西坦还可促进脑组织及其功能的重建,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7]。
MMSE操作简单,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评定损伤、痴呆的认知功能。许多研究采用MMSE评价奥拉西坦治疗中、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的患者的大脑认知和行为活动如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研究报道[8],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服用奥拉西坦治疗1个月后,对认知功能及记忆功能的显效率为33.3%,有效率为50.0%。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上的改变进行研究,发现观察组服用奥拉西坦治疗后,其MMSE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升高,且远高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奥拉西坦对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奥拉西坦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明显改善,治疗3个月时已接近正常,而对照组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并不令人满意,提示奥拉西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从而降低了卒中再发和生活质量降低的风险。
综上所述,奥拉西坦可有效改善或预防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淞然,华平,胡蓉,等.脑卒中后情感淡漠与执行功能障碍、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2):79-80.
[2]吕宪民,陈丽丽,曹亦宾,等.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3 376-3 378.
[3]危薇,徐志彬.69例癫痫患者MMSE与MoCA评估的相关研究[J].海南医学,2012,23(2):29-30.
[4]Cao X,Guo Q,Zhao Q,et a1.neneum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0,25(6):1 168-1 176.
[5]sharma HS.Selected combination of neurotrophins potentiate neuroprotec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in the rat[J].ActaneurochirSuppl,2010,106(7):295-300.
[6]齐洪武,王政刚,程建业.促智药奥拉西坦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5):147-148.
[7]李递通,陈玉,邓鹏飞.奥拉西坦用于轻中型脑梗死患者记忆与智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1 452-1 453.
[8]张秋棉.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