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与研究进展

2014-12-17 20:00姚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区位

姚敏

摘要: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中最突出的空间特征和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成为了众多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重点回顾贸易理论、产业区理论、区位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对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聚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予以阐述。通过归纳总结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化发展,为产业集聚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产业;区位;产业集聚;集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003-04

引言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中最突出的空间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涉及多门学科,每一门与空间理论有关的经济学分支学科都可以找到产业集聚研究的理论渊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克鲁格曼和波特对产业集聚研究的杰出贡献,改变了产业集聚理论在经济学界处于边缘的状态,使得空间因素分析重新回归主流经济学领域。由此,产业集聚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

一、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

(一)贸易理论对产业集聚的研究

1.绝对优势理论

经济学家对集聚现象的关注由来已久,可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指出,基于绝对优势的分工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促进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阿伦·杨格(Allyn Young,1928)进一步阐述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他认为,分工的扩大不仅可以产生各种需求,还会促使内部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分工从而具有一种自我强化和增强的机制,即分工一般取决于分工。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促进迂回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产环节的细化,这样就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围绕某一产业或几个产业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

2.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模型表明,一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必有贸易所得。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经济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也正是这个理论将空间因素从主流经济学中驱除出去,在空间理论的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消极的分水岭。李嘉图未考虑运输成本问题,只是把运输成本并入生产成本中建立模型,用比较优势替换了空间运输成本,集聚理论赖以生存的空间因素在李嘉图的理论中消失了。

3.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30年代,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被奥林(Ohlin,1933)具体化为要素禀赋理论,即一国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优势取决于要素禀赋。奥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对价格的空间或区域方面给予了充分考虑,对国内生产要素供应和运输费用的地区差别影响也给予了适当的考虑。然而,要素禀赋理论是用要素禀赋的生产力差异替代了李嘉图的土地生产力差异,囿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假设的束缚,奥林仍旧只能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下处理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即通过外生的要素禀赋(自然属性)来解释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和产业集中现象。

总体上,早期的产业集聚思想分散于各个贸易学说,传统贸易理论从土地和要素的自然属性解释了产业的地理集中现象,但这种解释缺乏系统性,仅仅可看作为对产业集聚现象的初步探讨。

(二)产业区理论对产业集聚的研究

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系统研究始于马歇尔。马歇尔是产业区理论的鼻祖,他注意到相互之间具有高度专业化分工联系的大量种类相似的小型企业集聚在特定地区,并将这些特定地区称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认为产业区的优势在于相关产业的地理集中。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将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认为,产业空间集聚源于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集聚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集聚能够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集中的市场;第三,基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面对面交流所引发的知识外溢。

马歇尔关于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是从企业降低成本和增进收益的角度来论述集聚给区域内企业带来的益处,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原因,但没有进一步阐明外部经济的来源是什么。另外,马歇尔只讨论了产业集中带来的优势,而没有描述产业集中的过程,即没有考虑到区域内企业的成长和区域间企业的迁入等动态因素的变化,以静态均衡分析处理动态的报酬递增是不合适的。

(三)区位理论对产业集聚的研究

产业集聚实际上是企业区位选择的宏观表现,因此,区位理论是解释产业集聚现象的重要理论基础。

1.农业区位论

杜能(Thunen)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从而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标志着区位理论的产生。杜能设想了一个孤立的城市,城市的供应品由周围农业各部门提供。在市场完全竞争、各种经济活动和土地完全可分的假定下,农业生产各部门最佳布局的决定因素是与距离有关的地租和运费,根据市场到生产地间距离的远近及地租的高低,种植的产品类别会出现圈层分布的生产格局。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试图通过生产者个体的决策解释多种不同产品或行业在一个地区的地理分布现象,即微观层次上的地理分布结构。但是,杜能的模型依赖于一个外生的城市或中心市场,因此并不能解释现实经济中的产业布局演变的内在机制。

2.工业区位论

韦伯(Weber)于1909年出版《工业区位论》,标志着工业区位理论的建立。韦伯从生产成本出发,以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对工业在一定地区集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韦伯将影响区位选择的区位因子划分为两类:一为集聚因子,如由于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导致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二为分散因子,即集聚的反作用力,其作用是消除由于集聚而带来的地价上升、原材料及劳动费用的上升等。自此之后,每一个新建立的相关空间理论,都会试图找到产业在空间集中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3.利润最大化区位论

勒施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试图将瓦尔拉斯的均衡经济思想引入空间经济分析中,建立所谓的区位一般均衡模型,即利润最大化区位论。勒施认为,区位的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为对个体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二为对整个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就是说,个别经济单位如企业生产者会把自己的生产区位选择在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地点,而消费者将自己的消费空间选择在价格最便宜的区位点;但就整个经济而言,通常存在着许多的竞争者,当新的竞争者加入市场中,各经济单位所占有的空间会缩小到自己的利益消失点,这样,经济整体内部存在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对空间的获取,另一个是其他经济单位对空间的再夺取,各方的动机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区位就是由这两个力的均衡所决定的。

4.最佳规模区位论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Hoover)在其1948年出版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一书中,将集聚经济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集聚产生的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所形成的规模经济。他认为,产业集聚区域是一种规模经济区,对任何一种产业而言,规模经济都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二是由单个公司(联合企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三是由某个产业在一定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胡佛进一步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如果集聚企业太少,则因集聚规模太小而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如果集聚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

endprint

总体上,区位理论重点关注的是单个企业选址和产业地理分布问题,初步建立了成本、利润和空间距离度量的一般分析框架,认为成本降低或利润提高是空间集中或集聚的直接原因。

(四)发展经济学对产业集聚的研究

随着凯恩斯理论和哈罗德-多马模型影响的日益扩大,20世纪50年代前后,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将关注点转向了产业集聚的宏观方面。

1.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概念,认为某一推进型单元的增长与创新会带动和诱导其他经济单元的增长。增长极概念最初指纯粹的产业,相当于现在的主导产业。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中不断增长的产业是呈强度不同的点状分布的,把推动型产业(或主导产业)嵌入某一地区后,就会产生集聚经济,形成增长中心,以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随后,一些学者如布代维尔(Boudeville)等人,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进行拓展,推广到区域经济范畴,即某些具有优势条件并实现经济超前发展的地区。这样增长极的含义就从增长着的产业变成了增长着的空间单位——城市等级体系。

2.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在其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即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市场经济的作用力一般是趋于强化而不是减弱区域间的不平衡。一旦某些区域由于初始的优势而超前于别的区域发展,那么,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还会继续超前,为自己累积更多的发展优势。缪尔达尔还进一步从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分析了超前发展区域与经济滞后区域的相互作用。基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集聚理论认为,一旦一种新的产业被配置在一个地区,就会发生一系列连锁效应,产业集聚具有自我增强的机制。

总体上,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开始从经济要素、环境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转向企业之间关联状况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关注产业集聚的外生性技术因素,其理论解释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后来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二、产业集聚的最新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产业区理论的兴起以及克鲁格曼和波特对产业集聚的突出性研究成果,使产业集聚理论焕发新生。目前,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仍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一)新产业区理论

1977年,意大利社会学家巴格纳斯科(Bagnasco)根据对意大利东北部地区(即第三意大利)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概念,并将新产业区界定为“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这些被称为新产业区的产业集聚区域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企业间具有良好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形成了基于竞争与合作的网络组织的产业活动聚集体。斯科特(Scott,1984)提出“灵活的积累”。他强调,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其结果造成空间集中,反之造成空间分散。当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相互作用时,交易成本成为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单位交易活动的成本越大,生产商在空间上集聚以便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Porter,1990)从竞争优势出发分析集群式的产业集聚现象,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波特认为,企业竞争力取决于四个要素,即企业战略、要素条件、需求状况和相关产业,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企业竞争力的菱形结构,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的作用就在于促进了这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菱形结构系统产生活力。波特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视角主要是讨论产业集聚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而没有进一步解释产业集聚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只是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

(三)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Krugman,1991)将空间因素重新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中,引发了经济地理和空间经济学的复兴,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迪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Dixit-Stiglitz Model)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克鲁格曼指出,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不是比较优势导致产业集聚,并且知识技术外溢是集聚形成的次要因素,因为低技术产业也能形成集聚。他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因为一种历史的偶然,认为初始的优势因为“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lock in)效应,集聚的产生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一旦生产集中起来,就会发生循环累积的作用。

(四)区域创新体系

英国学者库克(Cooke,1992)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概念,他认为区域创新具有相互作用及累积的特征,为了形成区域创新体系,需要社会文化以及空间接近或集中。瓦尔兹(Walz,1996)认为,创新型产业趋向于区域集中,区域经济增长和区位优势源于这些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创新体系可以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克服单个企业从事复杂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区域创新体系理论表明创新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五)社会资本理论

一些学者试图用社会资本概念解释产业集聚现象。格兰诺维特(Granoetter,1985)认为,经济行为是镶嵌于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之中的,并提出用“根植性”(embeddedness)来描述使经济行为偏离效用最大化目标的非经济因素的社会影响。科尔曼(Coleman,1990)建议把蕴含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资源统称为社会资本,这些资源有利于形成协调与合作的行动来减少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鼓励专业化,增加在人力资本、物资资本和观念创新上的投资,并提高投资的绩效。自社会资本概念提出以后,许多学者都试图用它来分析各种产业集聚现象。例如,哈里森(Harrison,1992)认为,产业集聚的出现是人际接触的需要。他强调新产业区并不是传统的产业集聚现象,它们之间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两种重要特征,即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和经济关系在地方的、非经济制度中的根植。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2]Young Ally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J].The Economic Journal,1928,(38).

[3]藤田昌久.集聚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君华,彭玉兰.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7,(2).

[5]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4.

[7]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endprint

[8]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和地理间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0]E.M.Hoover.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1]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J].经济学译丛,1988,(9).

[12]徐倩,何风隽.区域经济学与中国区域经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1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4]Storper M.The transition to flexible specialization in industry:external economies,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rossing of

industrial divide [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13).

[15]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3,(3).

[16]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17]Krugman P.First nature,second nature,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 [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34).

[18]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19]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

[20]Walz U.Transport costs,interrediate goods,and localized growth[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6,(6).

[21]Harrison B.Industrial district:old wine in new bottles [J].Regional Studies,1992,(26).

Theoretical origin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YAO Min

(Lanzhou Center branch,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s 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space and a global economic phenomenon,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of many subjects. In this review of trade theory,industrial district theory,location theory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 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 described.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evolution,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industry;location;industrial agglomeration;agglomeration economy

[责任编辑 李可]

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产业区位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蒙元京畿区位论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