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从幼儿开始

2014-12-17 16:09:07郁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7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节约幼儿

郁颖

摘要:如今,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节约”的传统美德,“节约”美德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我们应牢固树立“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的荣耻观;上至党员干部下到每个公民都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节约。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具体事做起,真正付诸实践,长期坚持,一定会在全社会中将节约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

关键词:节约;幼儿;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244-02

一、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

节约已经成为当今生活中的新风尚。在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第二条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也提到4~5岁的幼儿要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5~6岁的幼儿要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的资源。在教育建议第一条也提到“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答应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

现在很多孩子都会背读《悯农》这首古诗,古诗中有节约的教育价值,孩子们其实理解得很肤浅,一直会说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在吃饭时还是桌子上和地上都是米粒。其实原因就是:如今的独生子女,家长们都是十分疼爱,对于孩子的请求,家长是都听他们的,他们要的东西来得非常容易,只要孩子一说就能得到来自家长“大方的施舍”。孩子的物质需求很容易获得,他们哪有机会感受节约这个传统的美德,无法感受还谈什么体验,又怎样让孩子付之于行动去做到呢!

因此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要让幼儿从小就要懂得“节约”,这是很有必要的。

二、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浪费现象

现象一:早晨来幼儿园,我总会带他们先去做操,做完操回来让他们小便洗手拿杯子喝牛奶,可这时我就会发现有的小朋友动作很快,一会儿的工夫就把杯子拿好了,坐在小椅子上等着老师给他们倒牛奶,而有些小朋友的动作很慢,一直要等到老师把所有小朋友的牛奶都倒完了他们才刚刚坐到自己的位子上,于是我对这些动作慢的小朋友进行了观察,发现原来他们是在洗手池里玩水,而且还发现了洗完后总有那么几个水龙头滴滴答答的,他们都没有把水龙头关紧,有的甚至都会忘记把水龙头关掉。

现象二:中午吃饭时,有些小朋友虽然吃饭吃得很快,但是到他们的座位上一看,就会发现桌上和地上到处都有米饭粒,还有的饭碗里都还有着一点菜和饭,但也会说自己吃完了,还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吃不下饭和菜,就趁老师和阿姨没有发现的时候就放到了桶里去,当做自己吃完了一样,很少有小朋友能够把碗吃得干干净净的。

现象三:在玩“把玩具送回家”的游戏中,有些幼儿的动作很快,一听到老师的口令就把玩具放回了“家”,可是有些幼儿也听到了老师的口令,但是他们却动作很慢,而且还要再玩一会,然后才把“玩具”送回“家”,我们其他的小朋友就只好等着他们,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像这样的细节在幼儿园中并不少见,甚至越来越多。从现如今的社会经济物质条件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经济迅速繁荣起来,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逐渐形成——浪费,部分人民甚至滋生了享乐主义。面对这样大的社会环境,如何对孩子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这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难题。因此,要想对幼儿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我们必须从全方位出发,多管齐下,采取各种有利措施,去解决我们面临的一切问题。从幼儿自身的特点着手,进行相应的教育,这样才能到达教育的目的。

三、如何让幼儿学会节约

1.抓住日常教育契机,幼儿初步懂得“节约”。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利用有效时机,有意识把“节俭”相关的道理通过生动好玩的故事、诗歌、游戏等方式有机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教学中,让幼儿感知并体验。如:有一天在晨谈,我借助话题“世界勤俭日”与幼儿讨论,并让幼儿学做“小宣传员“,把这些知识传播给家长或身边的朋友。接着第二天早上我问了一下,大部分“小宣传员”回家都已经向爸爸、妈妈、身边的好朋友宣传了。看来,“节俭”的小芽已经在他们的心中萌芽了,我相信它会长大的。

2.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来学会“节约”。又如有一天在幼儿休息时间我听见哗哗的水声,后来一看原来是洗手池中的水龙头在哗哗流水,走过的两个幼儿一点都不心疼。于是,我利用空余活动让幼儿讨论“水有哪些作用?节约用水真的重要吗?”的话题,当时,他们就纷纷地谈论了起来,在激烈的讨论、交流过后,他们知道了:“许多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能变成一条大河流。”如果大家都不节约用水,动物和人就可能会没有水喝,他们也不能用水洗衣服,不能用水洗澡,更不能用水做饭或者洗菜了……动物和人都会变很脏很脏,到时他们的朋友也会没有,他们都没有办法活下去了,他们每时每刻都需要水,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我们还可以通过设计社会活动教案“节约用水”来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并且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活动最后可以让幼儿来制作节约用水的标志从而让幼儿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学会节约,这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方式之一。

3.言传身教,让幼儿理解“节约”意义。让幼儿逐步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理解“节约”的真正意义,单一教育效应并不显著,必须通过家园携手,通力合作。幼儿的行为习惯受成人的影响很大,成人的一言一行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幼儿突出的特点是喜欢模仿。模仿是他们主要的学习方式,家长要充分利用幼儿这一特点来强化他们的节约意识。幼儿由于生理发育不成熟、小动作准确性不高,在进餐时会有掉饭粒的现象,往往一顿饭下来地上、桌上满是饭粒,碗里的饭也吃不干净。这时就要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为幼儿寻找模仿的对象,家长除了给幼儿树立好榜样以外,还可以做一些小游戏。比如家长在和幼儿一起吃饭的时候,可以做做“比比谁剩下的饭粒最少”比赛,用竞赛的方法来让幼儿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4.时间宝贵,节约时间同样重要。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谁有紧迫感,谁珍惜时间,谁勤奋,谁就可以得到时间老人的奖赏。童年、少年正值人生的开端,如初升的太阳,是学习的黄金时代。然而,孩子们由于年龄尚小,还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和使命,没有时间的紧迫感,也不会科学地利用时间。教会孩子合理、充分地分配利用时间,是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孩子来说,时间就是财富,是资本,是命运,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安排时间,运用时间的能力。节约了时间,就等于节约了金钱。

但由于一些父母的疏忽,总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做事少闻少问少管,孩子正确的行为缺乏鼓励强化,错误的行为没有坚决阻止,久而久之,会使问题变得愈加突出,导致好习惯没有形成,却形成了许多坏习惯。例如有的小朋友会磨磨蹭蹭的,我们只有让他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才会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

总之,节约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要把节约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态度,让幼儿从小就有节约的观念,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吴海鹰.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N].光明日报,2005-08-22.

[2]蒋志臻.建设节约型社会应从“小”做起[N].人民政协报,2005-07-06.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节约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节约
节约
节约
节约从我做起
儿童绘本(2017年6期)2017-04-21 23:19:31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37:29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