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2014-12-17 05:30许丽超岳增辉李朵朵谢涛胡岗珠杨俊
中医药信息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穴先兆偏头痛

许丽超,岳增辉,李朵朵,谢涛,胡岗珠,杨俊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临床多见、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可分为先兆型偏头痛和无先兆型偏头痛两个主要亚型,其中多为无先兆型偏头痛[1]。针刺治疗偏头痛有其独特的优势,易被患者接受[2]。大量研究表明,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经穴与非经非穴之间有差异[3]。本研究进行了循经取穴、非经非穴与等待治疗三组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研究,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2年9月~2013年7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医院针灸科、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以及社会上招募的志愿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60例,每组20例,三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性别、头痛部位均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三组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偏头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三组偏头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头痛部位男 女 左侧 右侧 两侧A组n性别(例)年龄(岁)病程(年)20 4 16 35.25 ±15.014.68 ±2.99 7 9 4 B 组 20 0 20 34.05 ±15.196.83 ±4.23 6 5 9 C组20 5 15 36.90 ±13.235.77 ±3.69 4 8 8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IHS)制定的“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ICHD.2)中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

1)年龄18~65岁(包括18岁和65岁),偏头痛发病年龄小于50岁,男女均可;2)符合IHS中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3)近3个月,每月发作次数2~8次,且头痛天数每月在15天以下;4)有1年以上偏头痛病史;5)能够完成基线期头痛日记;6)受试者本人签署或由其直系亲属代签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心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易合并感染及出血者、过敏体质,近4周服用预防偏头痛药物的患者,孕妇、哺乳期及近半年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即予以排除。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入的病例应予剔除;受试者依从性差,疗程中自行退出者,或自行中途更换治疗方法;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而被终止试验的病例。

1.6 中止试验标准

研究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参加研究者;研究期间受试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病情恶化,需采取紧急措施;受试者中途提出退出临床研究;受试者不合作、不服从治疗,经临床医生反复解释无效。

1.7 研究方法

全部病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采用中央随机方法获取编号,由成都明科宏能临床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承担编号分为三组,即循经取穴组(A组),非经非穴组(B组)和等待治疗组(C组),三组病例各20例,共计60例。所有病例只被告知将接受针刺处理(C组为观察6个月后,再给予针刺治疗),但不知道具体分组情况。

2 治疗方法

针灸针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电针选用LH200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在临床试验期间,建议受试者尽量不使用药物治疗,如服用药物,要详细记录药物的的名称、剂量、服用时间等。急性发作期药物允许服用,预防性药物禁止服用。

2.1 针刺操作

2.1.1 循经取穴组(A组)

取穴:风池、率谷、阳陵泉、外关。穴位定位参照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穴位常规消毒,进针后进行捻转、提插,行平补平泻手法,捻转的角度在90°~180°之间,频率在60~90次/min之间;提插的幅度在0.3~0.5之间,频率在60~90次/min之间,以得气为度。针刺穴位完成后,在此针近心端旁开2mm处(辅助针刺点)再刺1针,浅刺5分,不做行针手法,不必得气。

穴位与辅助针刺点接电针仪,两电极夹金属面不能相互靠在一起,打开电源开关,选择经针模式,波形为疏密波,频率2HZ/100HZ,电流强度在0.1~1.0mA范围,以受试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

2.1.2 非经非穴组(B组)

取穴定位:1)肘内侧,肘尖与腋窝连线中点;2)肱骨内上髁与尺骨腕部之间中点,尺侧缘;3)臂内前缘,三角肌和肱二头肌交接处;4)足三里水平旁开1~2cm,胫骨外侧缘处。进针方法同循经取穴组,不行针。针刺非经非穴完成后,在此针近心端旁开2mm处(辅助针刺点)再刺1针,浅刺5分,不做行针手法,不必得气。

非经非穴与辅助针刺点电针操作方法同循经取穴组。

2.1.3 等待治疗组(C组)

不使用针刺治疗,允许在头痛发作剧烈时可服用规定的止痛药物或受试者习惯服用的有效止痛药物;将告知受试者在观察6个月后,课题组将提供20次免费的针灸治疗。

2.2 疗程

研究周期均为28周,其中基线期4周,治疗4周,入组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各随访1次。

治疗期间,每组穴位与非经非穴取单侧,左右交替使用。循经取穴组与非经非穴组均为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要求每位受试者每4周记录1本头痛日记,共7本头痛日记,主要记录:头痛轻度分级。

1)头痛强度分级评价[4]:0分(无):不痛;1分(轻度):头痛,头痛不影响日常活动;2分(中度):头痛,头痛影响日常活动:3分(重度):头痛,因头痛不能进行日常活动。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4周随访、8周随访、12周随访、16周随访、20周随访记录。

2)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5]:要求受试者回答问题,让其回想过去1个星期的实际感受,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的评分。

3.2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首先进行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条件者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不满足条件者采用秩和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统计软件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针刺无先兆偏头痛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比较见表2。

表2 针刺无先兆偏头痛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比较(±s)

表2 针刺无先兆偏头痛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比较(±s)

注:0分(不痛),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经 Kruskal-wallis H 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 <0.01,★P <0.05;与 B 组比较,◆◆P <0.01;与 C 组比较,▲▲P <0.01,▲P <0.05。

A B C组组时相组1 1 15 3 0 5 13 214 3 0 2 15 3 0 5 13 2治疗结束 0★★◆◆▲▲ 8★★◆◆▲▲ 11★★◆◆▲▲ 1★★◆◆▲▲ 0★▲ 5★▲ 14★▲ 1★▲ 0 5 13 24周随访 0★★◆◆▲▲ 9★★◆◆▲▲ 10★★◆◆▲▲ 1★★◆◆▲▲ 1★▲ 3★▲ 14★▲ 2★▲ 0 5 13 28周随访 0★★◆◆▲▲ 8★★◆◆▲▲ 12★★◆◆▲▲ 0★★◆◆▲▲ 1 1 15 3 0 5 13 212周随访 1★★◆◆▲▲ 8★★◆◆▲▲ 11★★◆◆▲▲ 0★★◆◆▲▲ 1 1 15 3 0 5 13 216周随访 2★★◆◆▲▲ 8★★◆◆▲▲ 10★★◆◆▲▲ 0★★◆◆▲▲ 1 1 15 3 0 5 13 220周随访 2★★◆◆▲▲ 8★★◆◆▲▲ 10★★◆◆▲▲ 0★★◆◆▲▲0分 1分 2分 3分 0分 1分 2分 3分 0分 1分 2分 3分治疗前03

如表2示,头痛强度级别上,三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5),具有齐同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A组从治疗结束至随访各时相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只有在治疗结束及4周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各时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从治疗结束至随访各时相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后各时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从治疗结束至随访各时相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只有在治疗结束及4周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A组治疗在降低头痛强度级别方面优于B组和C组,且A组疗效持久。

3.3.2 针刺无先兆偏头痛治疗前后SAS与SDS比较见表3。

表3 针刺无先兆偏头痛治疗前后SAS与SDS比较(±s,n=20)

表3 针刺无先兆偏头痛治疗前后SAS与SDS比较(±s,n=20)

注:经两因素方差分析,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经重复测量资料多远方差分析,与C组比较,◆◆P<0.01。

SDS A组 B组 C组 A组 B组 C组治疗前 49.70 ±7.51 49.60 ±7.03 48.45 ±7.52 49.25 ±10.SAS时相56 48.15 ±10.97 49.10 ±9.40治疗后 41.50 ±9.37★★◆◆ 44.45 ±7.00★★◆◆ 49.30 ±7.64 41.40 ±12.96★★◆◆ 41.50 ±9.24★◆◆48.95 ±9.46

如表3示,SAS评分上,三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7),具有齐同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B组和 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组和 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SDS评分上,三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6),具有齐同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A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三组组间比较,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B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A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果表明,A组和B组均能降低SAS评分与SDS评分,但在降低程度上,A组和B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偏头痛(Migraine)是临床多见、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少数典型病例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可有家族史[2]。属中医学中“头风”、“脑风”、“偏头风”等范畴。《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上项,系耳后,直上进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指出了偏头痛与少阳经有密切联系。《灵枢·厥病篇》记载:“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指出了治疗偏头痛多从少阳经入手。

根据“穴位-经脉-脏腑”的经络理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针刺偏头痛的基本原则是“循经取穴”,故针刺治疗偏头痛取少阳经经穴为主。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的交会穴,具有祛风解表、通达脑目、宣通经气之功;率谷为足少阳与足太阳经的交会穴,具有疏经通络、清利头窍之功。两穴合用可起到调和气血、活络止痛之功。根据远部取穴的原理,配伍外关、阳陵泉。外关为手少阳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阳陵泉为足少阳经合穴,又为筋会,两穴合用可舒筋通络,行气止痛,疏通少阳经脉。总之,四穴同经相应,同气相求,相互促进,相互为用,共奏疏泄少阳、通络止痛之功。

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较低的社会支持度[6]。因此,本研究设立了偏头痛受试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去评估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偏头痛虽有先兆与无先兆两个亚型,但本研究只纳入无先兆偏头痛受试者,可使受试对象同质性更好,更易比较。

本研究通过对头痛强度级别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经穴即时疗效显著,证明了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且从治疗后5个月的随访情况看,经穴的效应仍然有显著性差异,显示经穴疗效持久显著;非经非穴也有一定的即时疗效,但从治疗后5个月的随访情况看,非经非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了非经非穴只有即时疗效。通过对偏头痛受试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经穴与非经非穴均能降低其评分,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了非经非穴的临床安慰作用,未能从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去比较针刺经穴与非经非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综上所述,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持久,进一步证明了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

[1] 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14-318.

[2] 满韦韬,黄泳,吴靖国,等.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概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283-1284.

[3] 孙世伟,王舒.经穴特异性研究概况[J].山西中医,2012,28(5):40.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5-109.

[5]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160-161.

[6] 张蓉.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右江医学,2010,38(5):537-538.

猜你喜欢
经穴先兆偏头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运用反射疗法和经穴按摩及配方沐足液调理常见气郁体质袁忠亮
先兆流产,别害怕
梁丘穴在治疗急性胃痉挛中的应用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实用英文中医辞典》针灸经穴英译评析
镇脑宁神胶囊治疗血瘀质型偏头痛80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