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2014-12-16 17:04杨立刚
甘肃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自然语文教学资源

杨立刚

〔关键词〕 语文教学;资源;自然;

生活;网络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096—01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学生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他们的周围,是学生的欢乐之源。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作为农村的小学教师,应尽力去挖掘身边的丰富资源,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养料”。

一、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大自然这所“蓝天下的学校”是学生学习、增长知识得天独厚的课堂。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人和动物等等,无一不是常识教学的内容。例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上册《菜园里》一课时,直接把学生带到附近的菜园里,让学生自由观察,每看到一种蔬菜就要求学生说出其名称、外形特征,教师及时补充。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走进大自然的活动,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争着看、抢着说”,快快乐乐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另外,笔者还让学生在来去的路上观察路边的小草,使学生知道小草不仅是牛羊的食料,还可以造纸、做草药、清洁空气等。这样的活动既能改变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

二、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教育场所,校园的一切布置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朵盛开的鲜花、一棵挺拔的大树、一面精致的文化墙以及高高飘扬的国旗等,都能成为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校园的冬天》这篇作文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雪。下课了,笔者带着学生到操场上欣赏雪景,观察远处的山峰、楼房,近处的花草树木,被雪覆盖的屋顶、树木和衣服,同时还让学生聆听雪花的声音,感受雪花的妩媚。学生仔细地观察着、聆听着、感受着、品味着,有的学生伸出双手捧住了雪花;有的学生伸出舌头舔尝着雪花;有的学生静静地站在雪地里,任凭雪花在脸上抚弄。学生经过观察后所写的作文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的学生写道:“学校的花园像涂满奶油的大蛋糕,花园中心的雪松就是蜡烛。”有的学生写:“只听见雪花沙沙沙地从天空飞落下来,好像无数的春蚕在吃桑叶。”

三、利用网络资源,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对于一些远离生活实际的抽象内容很难理解和掌握,即使记住了也是囫囵吞枣。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在学生理解、想象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再现事物的动态及当时的情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降低学习难度,掌握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仅凭书本上的文字资料无法全面表达文章的情感,为此笔者引入了视频《圆明园的毁灭》,通过影视回归当时的生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之中,一起“怒”、一起“恨”。又如,在执教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一同浏览“桂林旅游景点推荐”。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一幅幅秀丽风光图画,仿佛置身于甲天下的景色之中,这样很容易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激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的方法进行教学,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自然语文教学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