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014-12-16 19:32刘育红
甘肃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白马寺张掖西域

刘育红

〔关键词〕 初中;乡土历史资源;历

史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065—01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对遗留下来的大量乡土历史资料进一步合理地研究、开发和运用,使其成为珍贵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仅就甘肃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作一些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土历史资源作为我们周边的一些史料,很多流传于民间,有些本身就生动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对于这些地方史料,很多学生或多或少对其知晓一些,但很多未曾被注意或不甚清楚,有些还是以讹传讹的事件,许多内容在教科书中没有也不可能涉及到。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却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的事件,是趣味性很强的东西,因为其借助的知识是本地的、身边的历史,直观性强,这就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因此,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所知晓的周围一些地方的乡土历史,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二、丰富和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乡土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教科书中获得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教科书中所没有的知识。比如,在讲述到“西汉的民族”关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扩充一些额外的历史知识,即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西出陇西征匈奴,收复河西走廊,并在河西建立了敦煌、张掖、武威、酒泉四郡等,使学生知晓这些城市的来历,通过这些翔实生动的内容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历史其实就在身边,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心理倾向,也促使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发生迁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中国古代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几年,历史学科也已纳入到中考科目当中。教师若过分地强调考试的价值,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很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但是如果穿插一些乡土历史知识,营造出一种“愉快式”的教学方式,则能让学生在主动的探讨和充满乐趣的氛围中接受知识,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如,在秦汉史部分讲到东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派使者到西域去求佛法,使者不但请来了两位高僧,而且还用白马驮来佛经,于是明帝让他们在洛阳传教,并为他们建造了白马寺。不少学生说在甘肃张掖也有一座白马寺,对此,教师还可以简单地予以讲述张掖这座白马寺的来历:公元384年,西域大僧人鸠摩罗什来中国传教,其所骑的白马病死于张掖。因其对佛教贡献很大,于是当地人集资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予以纪念。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而且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白马寺与佛教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有效缓解了学生对中考的压力与担忧。

四、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拓展

古代史本身离现在的时代就很遥远,学习起来不好掌握,有些知识还很难理解。但适当地结合一些与之相关的乡土历史知识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到张骞出使西域或开辟丝绸之路时,好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汉武帝要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当时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地区被匈奴所占领,而大月氏原来生活在这一地区,却被匈奴赶到了西域。故此张骞通西域的主观目的就是为了联络大月氏来共同夹击匈奴。这样一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五、乡土历史人物可激励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甘肃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他们彪炳史册,流芳千古。像张骞、霍去病、张仪潮、曹仪经、郭何、刘昞……等等,他们的很多事迹流传于民间,有一些人或许不为人知,但他们却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他们立志成才或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的讲述,能让学生从这些人物的身上学习到很多崇高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历史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素养教育,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并非单独存在。只有将其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与教材内容相互联系、互相渗透,才能真正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白马寺张掖西域
情暖张掖大地 让爱不再孤单
《八月西域行印记》
基于UGC数据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记白马寺(新韵)
到张掖看黑河
班超出使西域
白马寺的文化内涵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西夏时期的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