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人性格与大学生创新意识

2014-12-16 14:51尚婷郭轶闫晓妹
企业导报 2014年21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大学生

尚婷 郭轶 闫晓妹

摘  要: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概念的提出,适应新形势下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目前学生培养的一项主要工作;近些年来,高校为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投入的经费,参与老师的数量以及所搭建的各类科技活动的平台的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但也总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的群体总是比较固定,而数量上在整个学生中的比例也还是偏低,有很多的学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提供了很多平台,参与兴趣仍然不强烈。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重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国人性格;大学生;创新意识

本文将试从国人固有性格出发,分析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并提出对与培养大学生创新的意识的看法。

一、国人性格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

中国人性格中低调、谦逊、主张中庸,反对极端、重历史、重传统、重视人情关系。在这种思想的传承和影响下,我们出现了“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中华民族的特有气质,成为激励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同时性格具有两面性,以成就动机来说,与西方相比,西方人的性格是一种希望超越自己心里期望的一种的心里需要,他的出发点在于自身的需求;而中国人的的行为则具有更多的社会性,中国人也有比之前更好的心理期望,但这种期望往往都是建立在这个社会评价的基础上的,换言之,即使自己没有做到更好,但只要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认可,那么也就是成功的,因而这种期望他不是内发的,而是社会和他人提供的。这种差异性,笔者认为是我们这个国家创新能力不足最为本质的原因。

(一)传统礼教观念使学生缺乏批判精神。长幼孝悌、尊师重道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留下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特质,而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不会质疑家长和老师的决定。对于老师的授课,全盘接受,即便老师在知识传授中有错误的地方,也不会去质疑。创新能力是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批判的精神的,过分的盲从是难谈什么创新的,在很多被书本化和公式化的知识、定论面前,没有批判精神何来创新。而大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在入校后才开始培养专业兴趣,又只是一味的接收,没有分析,没有批判,创新意识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怎么能够培养。

(二)中庸之道使学生缺乏竞争意识。我们的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要尊重自然规律,尽量不去破坏和改变自然规律,要求要做到不争,不做,反对走极端,过犹不及。而这种中庸的思想在我们现在学生思想中还是普遍的存在,学生往往都会存在不争的心理,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偏执,怕过犹不及,怕出错,认为不做就不会出错;因而在对待任何事物时不愿去探究其中的奥秘,而这种思维也导致了我们的大学生很多时候缺乏生气和活力,缺乏竞争的意识,当然也就难有创新精神。

(三)物质化的社会环境和盲从意识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盲从心理也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的主要因素,这样极容易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出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状况,看别人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持续性;另一种就是容易受到一些有偏差或者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在这样一个物质横流的社会,很多学生往往会身在其中,不能找准大学的方向和目标,而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上出现偏差。

(四)低调、谦逊的性格让学生缺乏创新素质。低调、谦逊本都是中华民族良好的品格,但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却有时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曾看过一个学者在研究创新能力时指出,“张扬的性格是大学生创新获得成功必备的条件”,对于这个绝对的论点笔者持保留意见,但也承认张扬的性格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很有好处的,反观我们现在的学生,过于低调、谦逊会使他在创新实践中处于一个被动的境地,而进行创新实践所必须的一些创新素质,如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也会大大折扣,是不利于良好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建议

(一)营造以创新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氛围,带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比美国大学的创新意识培养环境可以看到,在美国这样一个竞争氛围格外浓厚的国家,创新精神已经成为这个国家人民的核心精神,美国高校更是看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氛围,美国在校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具有强烈的創新竞争意识。对比国内高校,需要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让学生随时都能够参与科技创作活动,营造出校园内人人参与,人人重视创新的局面,让创新意识真正能深入到每一位同学的内心,相信一定会对学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更大的帮助。

(二)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要做到人本主义,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的发展。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的源泉,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的优势、特长密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在创新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来选择创新的项目,而不是单单作老师的一个应声虫。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中不仅要满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鼓励和支持的个性化发展,帮助他们用自己所特有的性格来发现和创新,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大学生批判精神,敢于在问题中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批判性思维是科技进步,不断创新的源动力,我们已知的很多创新都是在对前人的一些结论、定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从而取得创新的。创新人才只有通过否定、再否定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工作成就,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对待各种现有的成果,才能够创造性地提出各种创新的思路,发展的目标和行动的方案,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赢得持续竞争优势。这也要求在日常的教学和课下指导活动中,要培养和鼓励学生的这种批判精神,首先从自身做起,要对学生的疑问和怀疑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直接的否定,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辩证的思考,要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而达到能正确的看待、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

(四)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政策。物质化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有着很多消极的影响,但还是要尊重社会规律,看到激励政策对于整个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带动作用,单纯的依靠学生的自觉自发行为是不现实的,因此还是要重视激励手段的应用,一方面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制度,我们的学生相对于西方的学生,更为重视社会的评价,老师、学校的鼓励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非常的重要的,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建立更为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同时要注重激励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支持,让学生真正能够感到通过创新活动,不仅能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在专业动手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能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获取社会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投入到更多的创新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孙志刚,批判现实中萌生出的创新意识[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8)

[2] 丁德科,中国思想文化创新精神及现实意义[J] .人文杂志,2000(5)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