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寿有
摘 要:本文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析其改革的路径,以期对推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专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能力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基本培养目标。为达到此培养目标,必须坚持“能力本位”的教学,而高职会计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首先是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次是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这是会计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相关的调查表明企业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普遍比较看重。会计人员要有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现,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竞争。最后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会计工作有自身的会计准则和工作流程,同时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部门,与企业内部的众多部门以及与外部其他企业之间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微妙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工作成果的好坏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以上这三个维度的能力要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教学。只有不断的进行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形成自觉的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因此要办好高职会计专业其关键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问题。第一,实训教学内容单一,课时不足。首先是实训内容缺乏真实情境模拟。现有的实训内容大部分是巩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企业需要使用和掌握的内容比较缺乏;再有就是实训课时量较少,由于实训的时间不够,实训操作就很难深入进行。第二,高职会计实训中企业的参与度低,参与的效果不佳。在会计实训的课程中,很少有企业参与其中,即使有少部分企业的参与,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对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企业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很多企业并没有完全真正的深入实训课程中,这样就导致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差距,不能及时地掌握行业信息的变化。
(二)教学模式问题。第一,实训教学存在“大而全”的现象。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是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相关的岗位知识,因此实训内容往往以企业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在实训时从头到尾做实训资料,很少考虑企业内部制度,也并不是很讲究工作程序,因此实训培养目标与市场的需求不相符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校内实训教学项目内容不够具有代表性。虽然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会计实训,但是教学安排的会计实训项目单一,内容相对简单机械,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实训项目基本上局限于会计核算上,而与之相关的财务管理及税收等方面的实训内容尚待开发,实训室的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第三,校外实训的开展不到位。实训教学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实习,由于学生业务不熟悉,并且单位不愿意让学生熟悉商业秘密,企业不愿意主动性地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会计专业学生很难批量性地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质性的合作企业比较少,学生无法真正做到顶岗实习,校外实训逐渐流于形式。
(三)实训教材问题。第一,实训教材涉及的内容不全面。大部分实训教材都比较重视账务处理程序。实训的资料简单,较少涉及成本核算等业务;会计有两大职能:核算与监督,但现在的实训教材重视核算,基本上无审核、监督方面的内容。第二,实训教材建设速度缓慢。由于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速度加快,越来越趋同于国际会计,大量的会计新观念、新概念和新方法出现在会计准则和实务中,而高职院校由于对会计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把握不准,对课程设置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材编写工作相对滞后。
(四)师资队伍问题。第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绝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是直接由高校的毕业生直接走向各类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具有较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会计实践能力相对匮乏。第二,高职会计专业师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身处教学岗位的大部分教师都是青年教师,教学岗位中缺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教师,高职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没有形成一定的梯度,也无法实现“以老带新”计划,难以更好地实现会计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实践教学改革对策探析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首先,去向明确,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其次,重视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的更新,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强调会计专业的职业性。与本科院校相比,我们确定的培养目标更要突出目标岗位能力,突出服务对象;与中专学校相比,对各目标岗位的理论知识要求提高,要求学生熟悉现代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业务流程,具有现代理财与核算的观念;掌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预测与分析、财务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能够熟练地操作财务软件并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证书。
(二)创新培养模式。首先,实行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 。针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等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大院校与外部企业交流合作的力度,力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其次,实行模块化实训模式。按照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各个行业中的可从业岗位,明确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水平,以此为依据将会计知识和技能与各个行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分析,设计成多个以行业为单位的实训模块,让学生根据对行业的了解和兴趣、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分析,选择对应的模块进行实训。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是当前应用型高职院校面对的紧迫任务,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岗位,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学科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加强实践教材开发。目前,很多单位招聘财务人员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会计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连续性,只有经过连续的、大量的实际业务训练,才能实现量变引起的质变。因此,加强实践教材的开发刻不容缓。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原始财务资料开发新教材。高职教育要完成实践人才的培养,必须摆脱本科课程体系的框架,加强工学结合,开发教、学、做一体化的新课程。而实践教材,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之一,处于核心地位,其在新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校内教师往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加强与企业会计精英的合作,选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工作流程,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与对象,然后结合自身理论知识编写教材大纲,参考企业会计人员的意见修订完善,由教师和会计人员共同努力编写符合企业实际业务的教材。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
构、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会计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提倡教师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业务进修,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聘请专家定期进行培训,以弥补年轻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总之,努力建立一支理論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