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纪春林(1980.10-)男,汉族,山东潍坊人,讲师,文学硕士,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专业,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摘要:文章关于高校中对于色彩,速写,素描三大类美术教学方面的问题都有涉及,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着重看待问题关键,不再“贪多嚼不烂”。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取“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之理,相互交流之中会有更多的学习乐趣。
关键词:环境;设计感;生源;理想;教化;教学
关于美术教学的问题,在中国自古都有一套说法,几代以前遵循的是孔子哲学中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也就是模仿,师承和传统,并没有什么系统的教学方式,直到宋元朝年间才有了对绘画者品评的一个严格的要求理论。但却没什么整体且可以行校的培养绘画型人才的方式和理论。直到西方文化慢慢渗透,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之初,中国美术教学的改革才开始引进西方、日本的教育制度、艺术观念和教育方法,且把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和观念也纳入了现代教育体系之中,使中国的美术教学在信息潮流之中塑造出一种新的型态。
当然,这是辉煌的历史,有改革必然就有值得赞颂的地方,如果没有一点好处那又提什么改革呢。但如果站在一个批判的角度上来说当代中国美术教学的问题的话,文章还是很多的。
中国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得不说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高校美术生源。
这个问题源自于中国的教学问题,很多学生是在文化课高考无望之下急投艺术类考试门下,中国当代的美术类高校所招收的学员有80%都是这样子的。病急乱投医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所会的一部分美术技法完全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高校的美术教育依旧打着创新啊,拓展思路啊之类的口号,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学生什么都学不到,就像是让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人去摘椰子一样,完全没有什么可行性。高校与社会所需脱节,人才走上社会还要从头学起。以至于现在有好多企业招人只看工作经验,学历靠后。这既是当代人才的失败,更是教学方式的失败。
其实老祖宗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很好的,模仿、师承、传统这三个名词在现代解释来说都并不过时,也可以说是极为有用的。
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中有一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深,是关于人类的一些思维模式的:人类思维以及思维密切相关的解决问题、进行规划的过程却似乎是根植于过去的经验,与逻辑推理没有多大关系。就拿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来说,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期间了不起的画家,是一位里程碑的人物,他的《维特鲁威人》能够画的如此的精细和他的基本功扎实离不开,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培养出来的,没有一个坚持不懈的练习,必然不会存在深厚的经验,而思维的延展与创新是离不开经验的。
而在美术领域之中经验何来?就是模仿!换句话说就是临摹,但在信息资源充斥的今天,想要模仿也是一件不多容易的事情,怎样去模仿,大名家那么多模仿谁的,想要自己的画风成为什么样子,这些在模仿的过程中都是一门学问。在很小的时候就记得老师讲过一句话:“学习最害怕就是贪多嚼不烂。”而在我们临摹的过程中老师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如何系统的向我们讲解色彩本身的特点、功能、属性、色彩变化的规律和色彩構图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不同的艺术风格的名画,考察大师们不同的观点和使用色彩时所显现的不同倾向。这个过程是一个庞大的过程,工作量巨大,但是如果想教好学生又是老师必走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老师单独完成,然后再赋予学生,那效果还是会不太明显的,最好的方式是改掉过去的方式,把重任从老师的肩膀上卸下来,让老师成为学习的伙伴,而不是填鸭的工具,发挥学生的主动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在旁边加以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思路的去学习,不会只是单纯的去接受,最后与老师一起完成教学。
关于动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讲到现在年轻一辈的孩子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如现在更小一辈,或许是新一代的年轻的老师会更注意一些这个问题。举一个很直接的例子,观看过一次艺术设计系的立体构成,能感觉得到这些孩子已经很努力很尽力了,也很有创意,用橡皮泥和牙签做成的立体螺旋组合,用铁丝和彩纸围绕出来的抽象花树,用纸杯做出来的创意吊灯等等。都很具有创新意识和设计理念,包括在色彩上的运用都很有想法,但是这些东西在一起整体给人一种通感,用句老话来说:不讲究。想法是好的,意识是好的,思路是对的,包括对环境,对市场需求的感知都是敏锐的,可就是手上的功夫不到家,就是我们往往讲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想法手上做不出来,就和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却是个哑巴,吐纳不得。在网上看过很多的往前个时期的艺术家所展现的设计作品,其精致,或者是表现手法都让人相当的惊艳,当然,有人可能就会反驳这个例子,觉得我们只是很普通的一员,跟人家艺术家是没有办法比的,这个高度无法攀比。这样观点的人比比皆是,韩信当年且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魄力,接受多年文化体系的我们却没有这想法,想想都觉得是时代的悲哀。作为一个现代人,有很多时候理想并不是奢侈品,而是人积极向上的一个必须品,只有在你心中的梦想的驱使下我们才会有动力去追求,没有天生的艺术家,只有努力加汗水再加努力加合理化的目标。有一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复的要求学生认清楚现实,不要百日做梦,作为一个师者,却变成了学生理想的掘墓者,这是一种悲剧。在时代的风暴中,作为命运的导航人,为人师所要做的不是与时代随波逐流,而是能像先贤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的学生引领向更高的高度。
以上陈述了很多现代美术教学中的不足,针对不足做出了人力方面可以改革之处。下面让我们在此基础上再看一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引用到美术教学改革上面的一些方法。
信息技术也就是计算机技术。
现在我们在接受知识过程之中引用计算机处理已经很普及了,很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都会备下课件,然后在课堂上用投影仪进行讲解,这样的课堂很明显所传输的知识量要更大一些,也明显更受学生的欢迎。但是,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这些却用到的比较少,或者说并不是老师不愿意这么做,而是学校对课程的安排不尽科学,往往老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大量分析的课程,学校给安排的课时却太少,既要练习又要听取理论知识的课程,老师只能匆匆的在课堂上讲一个大概,也没有时间进行更加细致的延伸拓展:就让学生自己去练习了,学生只能一知半解,到一门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也只能说是完成了一门课程,而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
在技能方面上,现在美术工作者会运用到CorelDraw和PS这些软件,这些新时代的科技产物,在教学的过程中是最难的,学校所安排的课时将老师压榨到一个很局限的思维里面,只有三个周的课时,老师讲解的只能是最基础的表现技法和快捷键的使用方法,比如说能讲的只有关于软件中的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而其他的东西,一个是目前为止并没有系统而精简的教材来适应这样快节奏的教学,另一个则是即使讲的很多,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则消化不了,教学的结果就变成了要不学生能学到的东西很少,要么什么都学不到,两者相较,老师也就自然不愿意多讲。
德国古典美学家提出过“美育”一词,这个词汇出现的相对较晚,但开始实践的时代却要追溯到千百年前,孔子、荀子等大家当年就在礼、仪、乐和《乐论》提出:“夫声乐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这是在中国古代其美育的重要性。再看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之中提到用耳濡目染的方式来学习与习惯艺术,提高自我修为与品质。这些中外先贤们,虽然各自所处历史环境不同,但他们都推崇和提倡美育,把美育看做成完善和提高人的品格、才能不可缺少的途径。往前几个世纪,或许柏拉图的《理想国》之中:“应该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将自然优美方面描繪出来,使我们的青年耳濡目染这些优美的作品,天天生活在这种充满美的教化的环境之中……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这种理想只能实现在上等的贵族阶级,这种美的教化在当时一定会耗资巨大。但在当今科技信息发达的情况下想要完成这些并不困难,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将美的教化放在第一位,那么就可以将全世界的先贤艺术家搬上讲台,用他们的作品围绕学生,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审美以及更高层次的人格。
教育“教”、“育”即使是美术教育也不能免俗,对于教学改革,我个人结合先贤们总结出来以下几个看法:1、传承传统,优不可弃。2、科学教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3教化为先。
美术教育,从来都是美的教育。(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秀娟.信息技术在经济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
[2]高红梅,王喜枝,厉励.信息技术教育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4(12)
[3]吕冬梅.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