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的词体观

2014-12-16 07:54:23孟舒婷
2014年32期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通达

孟舒婷

摘要:《总目》对词态度很是复杂,一方面有着传统文学上词卑体轻的贬斥观念,一方面又在评定具体的词人词作之时表现出通达圆融的文学批评观念,同时又反映出当时词学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词体观;贬斥;通达;词学自觉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体观念,就是四库馆臣对词体这一文学形式的认识,反映了编撰者较为一致的词学观念。

一、词卑体轻的贬斥观念

“集部”《总序》在略述楚辞、总集、别集、诗文的源流演话变之后,对词曲类有这样的评价:

“至于倚声末技,分派诗歌,其间周、柳、苏、辛,亦递争轨辙。然其得其失,不足重轻,姑附存以备一格而已。”(《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第1971页)

这是四库馆臣为词曲类做出的整体性价值判断,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了词曲类编纂的始终。首先,把词曲看作是“倚声末技”是为传统的文学所贬斥的。其次,对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变化,诸如“周、柳、苏、辛”这些大家所对词的创造与变革的意义也漠然一视,认为“其得其失,不足重轻”。最后,《四库全书》收录词集为的也只不过是“以备一格”。十分鲜明的表达了词卑体轻的词学观念。

如《乐章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中,“盖词本管弦治荡之音,而永所做,旖旎近情,故使人易入。”(《乐章集一卷》提要,第2780页)说词是用来为音乐歌唱而作的,地位本无足轻重,是用来娱宾遣兴的。

在《词话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中写道:“是奇龄填词之功,较深于诗。且本为小技,萌于唐而成于宋,亦不靠待援引古书,别为高论。故所说转不支离。”(《词话二卷》提要,第2808页)直接了当的指出词是“小技”,其产生发展的时间很短,所以没有根基,也无须援引古书,寻根求据。

在《后山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中,“然师道冥心孤诣,自是北宋巨擘,至强回笔端,倚声度曲,则非所擅长。其《诗话》谓‘曾子开、秦少游诗如词,而不自知词如诗。盖人各有能有不能,固不必事事第一了。”(《后山词一卷》提要,第2813页)四库馆臣对陈师道的诗歌成就给了很高的评价,也对其词则说“强回笔端”“则非所擅长”又说“词如诗”从根本上认为词的成就无法跟诗歌的成就比较,是词的价值全不及诗的鲜明表现。

再如,《四香楼词抄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至如《南歌子》第二首之类,虽脂粉绮罗,诗余本色,要亦稍近于亵也。”(《四香楼词抄无卷数》提要,第2817页)说词是“诗余”,所以词的内容风格绮艳也是其自身特色,无可厚非,也不必深加追究,淡然漠视的态度由此可见。而在《啸余谱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中,写道“故曲词之变,词者诗之余,源流虽远,本末相生。诗不本于啸,词曲安得本于啸?命名已为不确。”(《啸余谱十卷》提要,第2822页)说的也是词是“诗余”。

诸如《张小山小令二卷》“今观所作,遣词命意,实能脱尘蹊,故虽非文章之正体,亦附存其目,以见一代风尚之所在焉。”(《张小山小令二卷》提要,第2823页)《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八卷》“凡当时士大夫所撰及及院本之佳者,皆选录之,亦技艺之一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八卷》提要,第2823页)种种,虽然遣词用句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的主旨都是一致的,即词卑体轻,是文学的末流。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词卑体轻的思想就不开始于《四库全书总目》,自宋开始,就常称词为艳体、艳词、艳曲、侧艳、小歌、小词、诗余,而人大多以余力、余事、余思来作词,词对时人来说不过是笔墨游戏,用来消遣的罢了,有时一些词作甚至会被认为是创作的污点,不应存在的。比如《六一词一卷》中“曾慥《乐府雅词序》有云:‘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蔡絛《西清诗话》云:‘欧阳词之浅近者,谓是刘煇伪作。”“《名臣录》亦云:‘修知贡举,为下第举子刘煇等所忌,以《醉蓬莱》、《望江南》诬之。”(《六一词一卷》提要,第2780页)作为北宋名家的欧阳修,后世之人是不容许他写有艳词的,便用伪作来为其辩驳清白,词的地位在当时可见一般。而明清时代,这种思想仍旧流传下来。就连朱彝尊这种推尊词体,提高词地位的大家也曾在《孟彦林词序》中写道:“词虽小道,为之亦有术矣。”而其《静惕堂词序》也说“念倚声虽小道,当其为之,必崇尔雅,斥淫哇。”可见词卑体轻这种观念自词产生和发展一直存在,所以《总目》的这种观念也是由来已久,而《总目》是有清一代最的宏大的文学集成,又多出于各名家之手,所以它的词学观念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分具有代表性。

二、通达圆融的文学批评观念

虽然《总目》对词的整体认识是词是“诗余”“小道”,不足为提,可在评定具体词人词作时,《总目》又能站在文学审美批评的角度,对具体的词人词作,给予公允评价,褒贬兼融,肯定了词的美学和文学价值,表现出通达圆融的文学批评观念。

如在《片玉词二卷补遗一卷》中,对周邦彦的词的评价极高“其词多用唐人诗句,隐括入调,浑然天成。长篇成富精式,善于铺叙。陈郁《藏一话腴》谓其‘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侩、妓女,皆知其词为‘可爱,非溢美也。”《总目》说周邦彦的词善于化用前人的妙句,将前人的典雅诗句运用的出神入化,又能结合当时流行的音乐,吸取民间的俗语与俚语,可以说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成就,受到了各个阶层人的喜爱。这一评说不仅给予了周词很高的评价,也对肯定了词所具有的文学性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亦雅亦俗的文學作品得到了众多读者普遍欢迎并且也拥了持久的生命力,四库馆臣也是看到了这点,从而肯定了词作为文学形式有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又如,在《稼轩词四卷》中,说辛词“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稼轩词四卷,2793页)明确的表明辛词所展示出来的慷慨激昂,纵横豪迈的爱国主义之情的欣赏和敬佩,说他是“倚声家为变调”打破了一直以来以“剪红刻翠”的词的基调,将词体的格调大大提升,使词的文学价值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是“别立一宗”。

由此可见,四库馆臣在捍卫着“词卑体轻”的正统思想,却又能从词的文学属性和审美价值,肯定词作、词集的价值,表现出了通达圆融的文学观念。

三、词学的自觉意识

《总目》集部有“词曲”类目,词曲又分为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四子目,“词”完全摆脱了“诗”的附庸地位,以词为批评对象的“词话”也从依附于“诗话”分离出来,“词学”成为一种研究词乐、词律、词韵、词派、词史、词论、词籍的专门之学,词学的自觉意识也由些开始。

比如《总目》在评《诗余图谱》“是编取宋人歌词,择声调合节者一百十首,汇而谱之,各图其平仄于前而缀词于后,有当平当仄,可平可仄二例,而往往不据古词,意为填注。于古人故为坳句,以取抗坠之节者,多改谐府句之律。又校雠不精,所谓黑圈为仄,白圈为平均,半黑半白为平仄通用者,亦多混淆,殊非善本。”这里指明了其制作谱子的不仔细严谨,相反过于主观片面,不合当时的实际,所以说不是善本。这为词学的学术化和自觉的开始,清代词学正是在反对明代词学治学不够严谨认真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

《总目》对词态度很是复杂,一方面有着传统文学上词卑体轻的贬斥观念,一方面又在评定具体的词人词作之时表现出通达圆融的文学批评观念,同时又反映出当时词学的自觉意识。(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剑亮.试论《四库全书总目》词籍提要的词学批评成就[J]文学遗产,2001,(5).

[2]王騰飛,鄧喬彬.四库馆臣之词学观[J].词学.2010,(02)

[3]柳燕.《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四库全书总目通达
“神子”如何通达藏地——论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30
通达青岛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3:33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史部研究
卷宗(2016年9期)2017-03-31 03:40:03
《四库全书总目》与音乐文献
东方教育(2016年15期)2017-01-16 12:15:39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中国三峡(2016年11期)2017-01-15 14:00:10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辨析三则
图书馆界(2016年4期)2016-10-10 15:43:02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与《四库全书总目》比较
文教资料(2015年34期)2016-03-23 03:16:35
达业速度为则通达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类比较
文教资料(2014年24期)2014-12-18 00:36:56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