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集团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77) 李粉侠 武卫党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为全国人口死因的首位。早期再灌注治疗虽能降低病死率,但目前在我国仅不足10%的AMI患者接受了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所以分析AMI患者的死因并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仍是我们的目标。本文通过收集西安地区482例AMI患者,回顾性分析12h内就诊并接受直接PCI的16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原因,以便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AMII患者的病死率。
1 对 象 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西安地区AMI患者482例,其中12h内就诊的STEMI患者254例,接受直接PCI的166例,院内死亡者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2岁。80岁以上者3例。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冠心病、行介入或旁路移植术者分别为22、16、10、16、5例(见表1)。其AMI诊断符合WHO标准。
2 方 法 所有患者资料均由两个以上专家阅读冠脉造影图像。同时收集死亡病例的一般临床情况,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监护及抢救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过程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百分率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双侧检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死亡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情况(见表2),死亡患者冠脉造影以多支病变为主。仅5例为单支病变。梗死相关动脉前降支为11例,占45.8%。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病情危重,以合并心源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为主(见表3)。
表1 24例死亡患者的一般情况
表2 死亡患者冠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情况(%)
表3 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
AMI病本身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导致死亡的原因有患者因素、病情因素及医疗机构因素,甚至社会因素等,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文试着以住院期间死亡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揭开AMI的死亡原因,以便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本研究中以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为主,且与入院时情况差、冠状动脉造影示多支病变及术后TIMI血流差有关,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研究中病死率为4.98%,明显高于国内报道的2.4%[1],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文献报道年轻的STEMI患者的病死率为1%~6%,而老年人则高达8%~22%[2]。本研究的STEMI患者病死率为9.45%。死亡患者就诊距发病时间为7.5±4.7h,与北京地区6.9±5.5h相比较长[2]。一项入选了27 080例STEMI患者的研究[3]显示从就诊到球囊扩张时间>2h与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住院死亡相关[4]。本研究中死亡患者的手术距入院时间长,可能与西安地区人群急救意识差、中转过程时间长、入院后门-球时间长有关。GISSI-1研究显示KILLIP分级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其KILLIPⅠ~Ⅳ患者的1年死亡率分别为9%、32%、50%和76%[5]。本研究死亡患者中KILLIP分级越高,构成比越高。但入院时一般情况可,梗死相关动脉并非前降支或多支病变者亦有,可能与适应征掌握不严,介入治疗策略及技术操作等因素有关。
死亡原因中患者病情危重因素占45.8%,合并症相关因素偏高,与北京地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人群入院时病情重,合并症多,可能与本地区人群冠心病防治意识欠佳有关。院前急救人员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生存率[6]。同时介入术后危重病人管理需多学科之间配合。与介入操作因素有关的分别为心包填塞2例、无再流和血栓并发症3例,冠状动脉穿孔1例。占25%,明显高于常规PCI。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中患者病死率高,与高龄,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为主,入院时病情重,合并症多、手术距入院时间长,与本地区人群冠心病防治知识及急救意识差、中转过程时间长、入院后门-球时间长有关。因此,进一步降低STEMI患者的病死率,需要提高人群急救意识,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与院内绿色通道的衔接,缩短中转过程,协调多学科之间协作,加强术后及危重病人管理。
[1] 宋 雷,杨跃进,吕树铮,等.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2012,40(7):554-559.
[2] De-Geare VS,Stones GW,Grines L,Angiography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J].Am J Cardial,2000,86:30-34.
[3] Cannon CP,Gibson CM,Lambrew CT,et al.Relat ionship of symptom-onse-t to-balloon time and door-to-balloon time with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AMA,2000,283:2941-2947.
[4] 陈韵岱,宋 现涛,吕树铮,等.12小时内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现状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13(1):5-8.
[5] Rott D,Behar S,Gottlieb S,et al .Usefullness of the killip classification for early 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1990sca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in the 1980s[J].Am J Cardial,1997,80:859-864.
[6] 肖 梅,殷 斌,申晓惠.院前早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缩短急诊室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2013,42(8):1044-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