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培育社会企业的动力和策略研究*——基于福州蓝丝带社会企业的探索性案例

2014-12-16 07:31朱晓红林志刚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丝带导师企业家

徐 正 朱晓红 林志刚

一 研究背景

近几年,公益领域的两种创新尤其引人注目,其一是社会企业对传统慈善运营方式的变革,社会企业是现代公益视角下的一种组织类型,它将商业模式创新与公益创新紧密结合,同时追求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杨艺,2012);其二是公益创投对传统基金会资助模式的创新,它借鉴了企业风险投资的经验,可以弥补非营利组织在资金和能力建设上的不足,赋予非营利组织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吕纳,2012)。社会企业和公益创投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深受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的影响,通过借鉴企业的做法来改革传统的公益模式。如果要探索这两种复杂现象的本质,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于企业家群体。本论文关注这样的企业家群体,他们运用公益创投的方式培育社会企业,并试图回答:企业家在公益创投中的创新动力何在?他们运用何种策略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如何挖掘商业网络和公益网络的潜在资源?

与社会企业的讨论热潮 (如乜琪、李勇,2013)相比,学者对公益创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现有的文献中,讨论公益创投概念和模式的文献占据了主要的部分。综合各类文献,由公益创投产生的社会企业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第一,这类社会企业由企业或基金会投资成立,由专门的经营团队运营;第二,投资方不仅出资协助成立社会企业,还“提供综合的专业服务、建立密切互动的伙伴关系、培育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社会企业的利润一般要回馈给特定的公益组织或项目 (官有垣,2007;刘新玲、吴丛珊,2011;Jain&Monika,2012)。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莫尼罗依据慈善家对投资结果的期望,绘制了“慈善的回报期望连续统”。传统的基金会处于连续统的左端,他们期待投资的社会回报,但是不对受助者的组织能力进行投资;风险资本家处于连续统的右端,他们期待投资得到经济上的回报,他们和投资对象进行交流,鼓励进行能力建设上的投资,建立评估体系,从而控制风险;公益创投位于中端,它又可以细分为几个更小的类别,总体来说,随着投资者从投资的社会回报转向经济回报,他们的期望就越能够得到衡量,他们的投资行为就会出现更多的参与、支持和评估(莫尼罗,2010)。

总体来看,文献对企业家在公益创投初期中的动力和有效性等问题的关注较少,而这些问题对社会企业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二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根据Yin的界定,案例研究是探索难以从所处情境中分离出来的现象时采用的研究方法 (Yin,2009:11),探索性案例研究被看作是进一步的社会研究的 (而非只是其他案例研究的)前奏 (Yin,2009:13)。案例研究适合于研究新的领域,适合于探索“为什么”和“如何”等问题。

国内由企业家发起社会企业的案例并不多见。我们选择福州蓝丝带的案例,主要是因为该案例对提炼企业家如何培育社会企业的假设有所帮助。该案例符合这些标准:(1)社会企业的所有发起人,共十位,都是企业家,他们运用社会投资的方法,并协助经营团队来发展社会企业;(2)发起人已经在基金会提供了八年的志愿服务,该社会企业也已经成立三年,因此有足够多的素材和证据来提炼理论假设。

研究使用了多样的数据来源,包括:参加一次由蓝丝带承办的会议,感受蓝丝带的服务;参加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福建的奥运冠军代言发布会;进行YBC福建办公室主任访谈 (共3次),YBC福建导师访谈 (7次,包括李老师、林老师、吴老师、陈老师、许老师);列席工作例会 (1次);蓝丝带工作人员访谈 (3次);参观和访谈了蓝丝带帮扶的青年吴为健和他的“海上农场”(1次)(见表1)。其他材料包括:YBC福建的早期研究报告,媒体报道,最近三年的年度总结材料;蓝丝带的年度报告和下一年度计划材料。

表1 访谈列表 单位:次

三 案例描述

在论文的案例描述部分,主要介绍两家解决青年创业难题的组织——福建省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 (以下简称“海西基金会”)和它孵化的蓝丝带社会企业。中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失业率较高的社会难题。国内外经验表明,鼓励青年创业是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然而,创业并非易事,虽然我国20%的青年具有创业潜质,但是青年创业企业的存活率只有3%。如何有效帮扶处于失业、半失业或待业状态的创业青年,提升青年创业的存活率,以创业带动就业,是21世纪中国解决青年就业与创业问题的关键 (谷丽萍,郑凤勤,2011)。为此,海西基金会和它的企业家志愿者们探索出了新的方法。

(一)福建省成立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运用公益方法扶持青年创业

为了探索青年创业的新模式,2005年,福建团省委决定将YBC扶持青年创业的项目引进福建,并在三年后注册成立了“福建省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YBC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 (Youth Business China)的简称,它坚持公益的理念,为创业青年提供以下帮助:(1)提供无利息、无抵押、免担保的创业启动资金借款;(2)招募企业家等人作为导师志愿者,在青年创业的每一个阶段提供咨询培训和“一对一”陪伴式导师辅导;(3)传递和分享商业经验,引导青年进入互助式的创业商网。

截至2012年底,海西基金会在全省范围内吸引了1030名活跃的企业家成为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为创业青年提供了数以万计小时的志愿服务,累计扶持青年创业企业428家,青年创业企业存活率高达92%。

在扶持青年创业方面,海西基金会除了采取YBC的统一扶持模式外,还根据福建自身的特点,探索了一些扶持青年创业的创新做法。企业家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基金会,成为扶持青年创业的导师,他们为基金会建立了健全的培训体系,引入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还发起了“蓝丝带”社会企业。下面,重点分析“蓝丝带”的案例。

(二)海西基金会的企业家导师发起“蓝丝带”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方法解决青年产品销售难题

初创期的青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产品的销路问题。初创企业的规模小、产量少、资金量小,如果没有能力做好销售,企业就很难继续存活,这也是各国青年创业存活率很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YBC福建办有一个导师俱乐部,导师们比较活跃,经常聚会和讨论这些问题,有的地方的做法是把青年产品推荐给导师,但是这种做法是偶然的,往往难以持续。如何帮扶青年提高销售就成为福建导师团队思考的问题。恰逢此时,福建导师团队读到了尤努斯的新著《企业的未来》①根据访谈录音,导师提到尤努斯的《企业的未来:构建社会企业的创想》出版于2011年,晚于蓝丝带的成立时间。因此,此书疑为《新的企业模式:创造没有贫困的世界》 (穆罕默德·尤努斯著,鲍小佳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笔者注,非常有启发,因此,导师们决定发起成立一个社会企业,帮助创业青年搭建销售平台,使得创业青年货真价实的产品进入这样的平台,从而一步步将青年领进商业网络。2010年11月,10位企业家导师发起人共同出资50万元注册成立了“福州蓝丝带商务会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丝带);2012年底,蓝丝带董事会吸纳了2名新的导师,形成了现在的董事会规模。

蓝丝带的团队由董事会和经营团队组成。其中,董事会由发起蓝丝带的企业家导师组成,目前共有12名成员,其创业经历涉及生物科技等10多个领域。董事会与经营团队没有人员上的重合。表2介绍了发起人的基本情况。

表2 蓝丝带发起人企业家的基本情况

蓝丝带的经营团队包括5名全职员工和1名兼职会计。其中,全职员工包括总经理 (同时兼任培训主管)、商务主管、产品销售总监、产品销售专员和行政出纳人员 (详见图1)。

图1 蓝丝带董事会和经营团队结构图

2011年和2012年是蓝丝带开始运行的两年,蓝丝带开始在以下四个业务领域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协助创业青年销售产品、组织商务考察、组织导师俱乐部活动、提供创业培训服务。表3介绍了蓝丝带的四项业务领域。

表3 蓝丝带的四项业务领域介绍

从财务方面来看,从一开始,蓝丝带就能够维持自身运转并持续发展,做到自负盈亏并略有盈余。2011年,全年实现营业额179.6万元,毛利率14.1%;2012年,全年营业额下降到80.4万元,但是毛利率增长到19.8%(见表4)。其中,通过产品手册、展销、短信邮件营销、年货整合营销等方式,导师们共帮助47位创业青年在蓝丝带平台销售产品,两年间,这部分的营业额达到79.5万元。

表4 蓝丝带的主要业务和财务状况 (2011~2012年) 单位:万元,%

进入2013年之后,蓝丝带开始收缩它的产品线,专门聚焦于搭建创业青年销售平台的努力。一方面,蓝丝带集中主要精力搭建一个从线上到线下 (Online-to-Offline)、对接双方需求的销售平台,让消费者能够通过“线上订购、线下提货”的方式,便捷地享受到放心优质的产品。这一销售平台具备了诸多的竞争优势:首先,海西基金会扶持的创业青年能够提供许多特色的农产品、工艺品和其他商品;其次,企业家以及他们所在的住宅小区和商业企业也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遍布福州的企业家和创业青年的实体店面都有可能成为产品的提货点;最后,在蓝丝带的公益品牌下,大家更加信任彼此。另一方面,前两年的尝试表明,蓝丝带在商务考察等方面没有核心的竞争优势,比如说,2012年国庆期间,蓝丝带组织了YBC福建导师“香格里拉行”活动,导师们参观了YBC丽江办公室和迪庆办公室,与当地导师和青年展开交流,寻求在旅游、旅游地产和矿业等方面的合作,这种商务活动虽然非常个性化和定制化,但是要比旅行社组织的商务考察花费更多。因此,从2013年起,蓝丝带主攻产品销售平台,在其他几个业务模块上主要配合基金会的活动安排。

(三)蓝丝带社会企业追求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平衡

作为一家社会企业,蓝丝带追求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平衡。所谓经济目标,是指公司按照市场的规则进行运作,先要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员工工资要有竞争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所谓社会目标,蓝丝带“扶持帮助YBC资助的创业青年个人和企业成长,创造就业机会,舒缓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以“是否符合社会责任标准,是否符合YBC公益文化理念”作为确定公司主营业务方向的标准。①参见福建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 (YBC)福建办公室《2011年度“蓝丝带”社会目标效果评价报告》,2012年2月8日。

作为社会企业,蓝丝带董事会成员承诺永不分红,但是蓝丝带的利润分配兼顾公益的目标和员工的激励。具体来说,企业利润的30%用作经营团队的绩效工资,用于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目标;其余70%则捐赠给福建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并设立蓝丝带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青年创业的公益事业。同时,为了保证蓝丝带不偏离公益目标,蓝丝带邀请独立第三方对蓝丝带的社会目标效果进行评价,并发布专项审计报告,从而获得社会的认知和认可。

四 分析和讨论

基于对文献的回顾和对上述海西基金会和蓝丝带社会企业解决青年创业问题案例的分析,我们将进一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企业家如何成长为社会企业家,即企业家成立社会企业的动力何在?他们为什么能够通过社会企业来解决问题,或者说,他们运营社会企业的策略有哪些?最后,社会企业如何与环境互动 (尤其是和基金会、企业互动),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

(一)志愿文化和志愿者网络促成社会企业家的诞生

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家如何逐渐成长为社会企业家,或者说,他们主动成立社会企业的动力来自哪里?一般认为,社会企业家是比企业家或公益者更高的层次。比如,王名和朱晓红认为,“社会企业家……在社会企业的实践中达到了一种高于市场经济的境界,也达到了一种高于通常意义上的公益的境界”(王名、朱晓红,2010)。但是,王名和朱晓红并没有指明从企业或公益达到社会企业家具体的路径。林志刚等 (2012)指出,通过从事志愿服务实践,企业家可以转化为社会企业家。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对的,但是,他对从志愿者到社会企业家转变过程的描述不够具体,以至于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其他的志愿者没有转变为社会企业家。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志愿者和社会企业家之间还存在一个阶段,叫作公益项目的主导者。换句话说,社会企业家的一种成长路径可以表述为:企业家首先成为公益项目的志愿者,然后转变为公益实践的主导者,最后升华为社会企业家 (表5)。我们访谈了五位蓝丝带社会企业的发起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他们原来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在经营企业之余偶尔从事慈善行动,比如,为自然灾害捐款;后来,他们加入了海西基金会的志愿者群体,更加持久地投入到扶持青年创业的志愿服务当中,甚至成为公益实践的主导者;最后,他们发现还可以用自身的商业经验进一步帮助青年成长,于是成立社会企业来解决创业的社会难题。这一结论还得到了DSI(探索社会创新)团队负责人刘玄奇的佐证,他将公益创业者划分为类似的成长阶段。①刘玄奇,展示材料,2013年中国公益创业周发布会,北京:工人体育馆,2013年3月25日。

表5 从志愿者到社会企业家的转变

我们会进一步问,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企业家从志愿者到公益项目主导者再到社会企业家的转变?在蓝丝带的案例中,企业家将扶持青年创业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加以重视,他们不是消极地参与,而是积极地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访谈表明,背后的推动因素可能包括两个方面:倡导平等、自由、开放和互爱的志愿文化;自我净化的志愿者网络。

1.志愿文化

导师志愿者将公益之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加以重视,这种主体性扎根于YBC的文化,YBC的公益理念激发了导师志愿者的志愿精神。福建的企业家将这种志愿精神描述为:平等、自由、开放和互爱。因为这一志愿精神,福建的导师们在参与志愿扶持青年创业的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建立了信任,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这种志愿文化具体表现为:(1)平等。平等是指导师志愿者在参与YBC活动中的身份、地位平等。无论导师的职务和身份的高低,他们在YBC都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拥有同一个称呼:志愿者。(2)自由。自由是指导师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到YBC扶持青年创业的活动当中。因为自由,导师志愿者可以力所能及地贡献自己的时间、经验、技术等各种资源,而不会感到压力和胁迫,更不是行政摊派;因此,导师参与志愿活动也更加积极。(3)开放。开放是指YBC的志愿平台面向所有志愿者开放。可以有新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学者加入YBC的志愿大家庭,成熟的导师志愿者可以成为核心导师,大家都可以为YBC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想法和资源。(4)互爱。互爱是指YBC大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爱护。YBC的成功之处,在于为企业家提供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每一位导师都经历过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他们既体会过创业的艰辛,也了解成功的企业家可以为社会带来的贡献。相比其他人群,企业家导师更懂得如何去扶持创业,他们也更加关心创业青年。同时,YBC倡导青年对导师的感恩,并鼓励青年在成为成功企业家之后,也加入导师志愿者的队伍,扶持更多的创业青年。

YBC福建企业家的志愿精神来自YBC福建的“基因”,福建的YBC项目虽然由福建团省委牵头引进到福建,但是团省委只是引导者,企业家才是整个公益项目的主导者。相比于其他某些地方的项目办公室,YBC福建的行政色彩较淡,企业家十分活跃。这就是福建企业家能够发起社会企业、实现社会创新的一个原因。

2.自我净化的志愿者网络

志愿者网络的公益性质也是确保导师志愿者主体性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以公益扶持青年创业为目标的网络当中,导师志愿者才有可能为着公益目标持续地付出,才能发起社会企业,而不是商业公司。从案例的情况来看,海西基金会的志愿者网络保持着公益的性质,其原因在于导师志愿者的社会网络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具体来说,招募具有公益心的人士成为YBC的导师;导师之间经常互动,不断自我净化,共同为着纯粹的公益目的而贡献各自的力量。归根结底,基金会的成功在于这些机制恰当地处理了公益目的和商业意图之间的关系。

基金会在招募导师志愿者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导师的公益性。不少企业家是经过导师志愿者的推荐而加入的,这些企业家往往是“有公益心、有爱心、有责任感和有能力,并且是基于对YBC认同,不是为谋取个人利益而参与进来”的人。他们因为信任朋友 (导师志愿者)而信任整个YBC的志愿工作网络,而且由于这种推荐,他们也可以更快地融入这个网络中来。

当然,新导师在进入志愿者网络之初,难免带着一些商业目的。但是,当新导师看到这个圈子的志愿者都在纯粹地做公益,比如,在创业计划书的评审会上,老的导师会引导新的导师将话题集中在讨论青年的创业计划上面,而不是只顾谈论自己的生意。只有在自我介绍的环节,导师才会谈起自己经营的生意,在其他时间,导师们谈论的是如何更好地扶持青年创业。这样,新的导师也开始主动屏蔽自己的商业意图。

实际上,公益性的“志愿者网络”背后有一个更加深层的问题——导师应该怎么对待公益行为背后的商业意图?调研表明,大部分导师志愿者在公益扶持青年创业的活动中不带有商业目的,但是“福建又恰恰是导师之间业务往来合作最多的 (一个省份)”。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蕴藏着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商不言商。”大家因为公益的目的而进入这个社会网络,又在纯粹践行公益服务的过程中建立信任、产生友谊,那么,在公益之外,网络中的企业家开展商务合作,生意自然而然就来了。

就在这样一个纯粹的志愿者网络中,企业家们不断讨论着如何帮扶青年创业的话题,将自身的经验和智慧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最终,几位核心导师萌生了创办社会企业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因此,我们得出了第一个假设:

Proposition 1.志愿文化和公益网络培养了企业家的主体性,使得企业家将公益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看待,并促成企业家从普通的志愿者成长为公益项目的主导者,最终成为社会企业家。

(二)企业家使用尝试的策略来保障创新的有效性

在分析企业家发起社会创新的动力之后,我们将进一步分析:企业家如何确保社会创新的有效性?早在1997年,莱茨等人发表了有关公益创投的开创性文章《美德资本》,他们指出,为了寻求更加有效的慈善资助模式,基金会开始向商业创投学习经验,包括:主动承担并控制创业的风险、注重那些能够促进长期发展的绩效考核、投资者和创业机构形成紧密的工作关系、投入足够的资金、双方维持数年的合作关系、有明确的退出策略 (Letts et al.,1997)。那么,除了上述几点,面对初创期的社会企业,企业家有没有运用一些独特的策略?

调研发现,除了莱茨等人所说的六种做法,企业家导师在蓝丝带的发展初期还使用了反复尝试 (Trial and Error)的策略。也就是说,在蓝丝带的最初两年,它同时尝试了以下四项业务:(1)青年产品销售;(2)商务考察;(3)导师俱乐部活动;(4)培训服务。到2012年下半年,导师发现,蓝丝带在组织商务考察和提供培训服务两个方面没有特别的竞争优势,比如说,商务考察的营业额从2011年的77.1万元急剧减少到2012年的9.2万元。由于蓝丝带在商务考察方面的利润率较低,在提供创业培训方面人手不足,因此在2013年,它准备维持原有的业务量,而不再扩张这两方面的业务。相反,经过两年的尝试,蓝丝带逐渐摸索到了建立青年产品销售平台的门道,而且在2012年底,蓝丝带的发起人邀请了在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导师志愿者林熙明老师,并请林老师直接担任蓝丝带的执行董事。所以,从2013年起,蓝丝带的主要精力将投入到建设一个“从线上到线下”的电子商务平台上来。

对比企业家在解决其他问题时的表现,我们发现,“反复试错”是他们在创办社会企业时独有的做法。在企业家解决他所熟悉领域的问题时,他并不使用尝试的策略,而是使用“借鉴成熟经验—发挥资源优势—建立规章制度”的策略。举企业家为基金会引入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例子,2009年,导师发现在基金会中,青年创业项目的审批周期太长,青年还款的效率较低,李凤老师很快就想到要借鉴企业当中质量管理的做法。李凤老师不仅想到了解决方案,还请了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福州审核中心的高级审核员赵铭老师,请他为基金会提供相关的帮助。2012年,基金会获得了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颁发的ISO 9001:2008认证证书,从此建立了规范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最后,基金会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审批创业项目有标准可以遵循,审批速度也更快了,同时,青年的还款比例从2009年的67.4%提高到了2011年的80%。

为什么创办社会企业需要运用“反复试错”的策略?原因是,虽然企业家在商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蓝丝带扶持青年创业的做法既区别于商业创业,也有别于传统的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没有成熟的套路可以遵循。同时,“反复试错”也是摸清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创新的做法。因此,尤其在探索业务模式的最初几年,组织适合采用尝试的策略,找到商业和公益的最佳结合点。反复尝试的策略也印证了文献的说法,比如Dees把社会企业家比作“社会的学习实验室”,他们发展、测试并提炼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方案 (Dees,2011)。

此外,“反复试错”也存在弊端,而蓝丝带则设法规避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反复试错”意味着组织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尝试更多未知的业务领域,这对组织来说是有风险的,因为,此时组织尚未形成清晰的远景规划,组织的结构和人员都处在变动当中,而一旦所尝试的业务失败,前期的投入将化为泡影。所幸,蓝丝带努力降低了“反复试错”带来的负面影响。在2011年和2012年,蓝丝带形成了两项比较稳定的业务,即提供培训服务和开展俱乐部活动,它们每年都能为蓝丝带带来12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利润。到了2013年,有了稳定的业务作为支撑,蓝丝带才将主要资源投入到搭建青年产品销售平台上面。先求稳,后求新,这是蓝丝带的经验。

因此,我们认为:

Proposition 2.即使企业家有很丰富的商业经验,但是在社会企业发展的最初几年,他们也要先探索尽可能多的发展方式,然后再从中选择出最适合的业务模式。

(三)企业家营造社会企业的生态环境

社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基金会等大型机构的支持。布鲁克斯表明,在社会创业初期,慈善机构的捐助和政府的补贴对社会企业尤为重要,因为这个时期机构没有什么可赢利的产品 (布鲁克斯,2009)。社会企业需要的远远不止是资金,它需要依靠多种资源来实现它们的目标,包括销售产品、获得公共财政的支持和获得志愿者的资源(Gardin,2006)。杰夫·摩根则进一步认为社会创新需要蜜蜂和大树两方面的联盟,因为蜜蜂“行动迅速而富有弹性”,而大树“创造力有限,但是却在执行力、持久力和使得事情发生的根基方面占有优势”(Mulgan et al.,2007)。

然而,在中国,处于成长初期的社会企业面临诸多的挑战。一方面,社会企业家精神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社会支持,不少人认为社会企业不过是打着公益的旗号来赚取利润,因此,社会企业没有得到政府的政策优惠,它在与普通企业竞争的时候也承受着额外的社会成本。另一方面,创办社会企业也是创业的过程,就像很多创业故事所描述的那样,新的组织非常容易在启动的前三年陷入发展的瓶颈,因为从萌发创业的点子到探索出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中间需要很多资源的支持,而目前,国内对创业初期的社会企业的支持并不充分。

那么,蓝丝带是怎么解决发展初期面临的挑战的呢?研究发现,从蓝丝带的诞生之日起,企业家就将它嵌入到了公益与商业的生态系统当中,无论是海西基金会还是企业家所在的商业网络,都在支持着蓝丝带的成长。蓝丝带在这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下更容易存活。

蓝丝带在一开始就与海西基金会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两者的职能相互补充——基金会用公益的方式去扶持青年创业,蓝丝带用商业的手段扶持青年创业,可以形成帮扶的合力。具体来说,基金会和蓝丝带的相互支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蓝丝带是由导师发起、由基金会孵化的社会企业。蓝丝带是十位核心导师志愿者在长期志愿实践的过程中发起的接力扶持青年创业的社会企业,这些导师用丰富的创业经验来指导蓝丝带的初期成长。基金会在蓝丝带成立的最初几年,给予了蓝丝带很大的帮助,包括让蓝丝带承接基金会的内部培训、论坛等活动,为蓝丝带带来业务。

第二,蓝丝带成长之后,将成为基金会的造血机构。未来的蓝丝带将给基金会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蓝丝带的导师发起人规定,蓝丝带利润的70%将回捐给福建海西青年创业基金会。如今,在基金会的收入结构中,约30%的收入来自政府拨款和购买服务,约70%来自企业捐赠——这两种收入来源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如果蓝丝带发展壮大,或者成立更多的社会企业,那么,它们将给基金会带来更加稳定的资金来源。实际上,基金会还将成立更多的社会企业,包括树叶网、八方人才等机构,可以可持续地达成扶持青年创业的公益事业。

蓝丝带也在试图连接导师的企业和青年的企业,形成一个更大的商业网络。它尝试利用企业家志愿者所在的企业资源,来支撑创业青年和蓝丝带自身的发展。就如蓝丝带的发起人所说,他们成立蓝丝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大大方方地利用这个资源”,要用它来协助创业青年更好地成长。比如,蓝丝带可以把创业青年的优质农产品、商务礼品推销给成功的企业家,它还利用导师和青年的实体店面,建立“从线上到线下”的销售渠道。同时,当创业青年的小企业成长之后,它也有机会成为导师企业的合作伙伴,实现互利共赢。

可见,蓝丝带和环境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联盟。蓝丝带已经开始连接基金会的公益网络和福建企业的商业网络,成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从中汲取营养,并为它造血。整个系统也因为蓝丝带等多家社会企业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可持续。因此,我们得出了新的假设:

Proposition 3.企业家用社会企业连接起商业和公益的网络。在这个多样的生态系统中,社会企业更容易存活,整个系统也更加稳定。

五 结论

企业家在培育社会企业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论文用福建企业家发起蓝丝带的案例来阐释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文章用三个假设归纳了在社会企业成立过程中,企业家、社会企业和整个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 (图2)。假设1回答了企业家发起社会企业的动力机制问题,指出志愿文化和公益网络是培养企业家主体性的要素,它们促成了企业家从志愿者到公益项目主导者再到社会企业家的转变。假设2回答了企业家如何培育社会企业的策略问题,虽然企业家拥有很丰富的商业经验,但是也倾向于采用试错的策略来确定社会企业的业务模式。在假设3中,企业家将社会企业放到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当中,使社会企业连接起公益和商业的网络,如此一来,它不仅可以从中汲取资源,也可以为商业创造利润和为公益造血,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图2 企业家培育社会企业、连接生态系统示意图

上述三个假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比如,企业家在长期的公益实践中升华为社会企业家,这个可以丰富关于如何培育社会企业家的理论。再比如,文章为试错策略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这种策略尤其适合于通过公益创投方式成立的社会企业,因为这样的试错过程既需要投资者的深度参与和指导,又能够让年轻的经营团队在尝试的过程中提高业务能力。最后,不仅企业家志愿者作为个人可以填补公益网络和商业网络之间的“结构洞”①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参见伯特《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任敏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8页。,而且社会企业作为一个组织还可以连接起两个不同的网络,而且是用商业的方式将两者连接,这就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的内涵。

当然,本文的研究还是非常初步的,YBC进入福建才八年,蓝丝带只有不到三年的发展历程,其他更多的社会企业也还在海西基金会的酝酿之中,我们的结论也只是以“假设”的形式呈现,有待进一步的“操作化”和更多数据的证实。

〔美〕布鲁克斯 (2009):《社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现代方法》,李华晶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谷丽萍、郑凤勤 (2011):《扶持青年创业的社会创新——基于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 (YBC)的实践分析》,《青年探索》,(5),第12~17页。

官有垣 (2007):《社会企业组织在台湾地区的发展》,《中国非营利评论》,(1),总第1卷,第146~181页。

林志刚、徐正、朱晓红 (2012): 《导师志愿者:社会企业群的引擎——以YBC福建导师志愿者工作网络为例》,第三届公益主题国际研讨会暨东亚社会企业国际会议,天津。

刘新玲、吴丛珊 (2011):《公益创投的含义、性质与构成要素》,《福建行政学院学报》,(4),第31~35页。

吕纳 (2012):《公益创投的本土实践分析》,《价值工程》,(24),第139~141页。

〔美〕马里奥·莫尼罗 (2010):《美国公益风险投资运行概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4),第135~142页。

王名、朱晓红 (2010):《社会企业论纲》,《中国非营利评论》,(2),总第10卷,第1~31页。

乜琪、李勇 (2013):《社会企业:价值与未来——第三届公益主题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国非营利评论》,(1),总第11卷,第103~111页。

杨艺 (2012):《现代公益视角下的社会企业探析》,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Dees,G.(2011),“Social ventures as learning laboratories”,Vol.20(No.1),Tennessee's Business,pp.3 ~5.

Gardin,L.(2006),“A variety of resource mixes inside social enterprises”,in Nyssens,M.(eds),Social Enterprise:at the Crossroads of Market,Public Policies and Civil Societ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pp.111 ~136.

Jain&Monika(2012),“Philanthro-Capitalism:Re-Modeling the Philanthropic Paradigm”,Vol.39(No.2)Decision,pp.45~61.

Letts,C.W.;Ryan,W.;Grossman,A.(1997), “Virtuous capital:what foundations can learn from venture capitalists”,Vol.75(No.2)Harvard Business Review,pp.36~44.

Mulgan,G.et al.(2007),“Social innovation:what it is,why it matters and how it can be accelerated”,Young Foundation working paper(youngfoundation.org).

Yin,R.(2009),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3rd ed,Thousand Oaks,Calif.:Sage Publications.

猜你喜欢
丝带导师企业家
孩子的智慧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灵动飞舞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思考不停止
V eraW an g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白丝带》:纳粹是怎样炼成的?
金色年华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会获企业家好评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