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出有效问题策略的研究

2014-12-15 21:43刘艳玲王艳君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能化成分数数学

刘艳玲+王艳君

爱因斯坦曾谈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在问题解决中,提出问题更为重要。无论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如果只学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研究。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却看到有的学生虽然提问题,但提出的问题却提不到点子上,因此我们的问题学习应致力于使学生能有效地产生问题,形成积极的问题意识,不仅敢提问题,爱提问题,而且会提问题,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呢?我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有思考价值,能够激活思维,推进思考,发展智力;有学科价值,能够满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需求,畅通学习过程,达成教学目标。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下面就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设计出一些好的题目,提供一些好的素材,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

好的题目、好的素材在内容上要具有现实性,要贴近孩子生活实际,从形式方面新颖活泼,从单一的文字形式到了图文并茂的形式。这样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当中就获得了思维的发展,也就是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过去的数学教学从内容上来讲是远离孩子们的身边、孩子们实际的。而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呈现形式的变化,出现了生动活泼的画面,而且要在画面中要提取数学信息。要提出好问题应该从趣味性层面去吸引孩子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小明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小明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征》?课前先让学生随意说出几个分数,老师对答如流地说出哪能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通过验证无误后,感到老师实在是不可思议了。其中有什么奥秘吗?从而自然而然提出许多相关的问题:什么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征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应如何进行判断等许多问题。

二、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学生要会提问题,首先得爱提问题。课标把养成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作为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我在教学中把提问题定为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前、课中、课后精心设计问题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并让每个学生建立一个“问题本”,在本上先记录自己提出的问题,再记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然后将自己的问题与同学的问题作比较,比较提问的角度,比较问题的难易,比较问题的价值。长期下来,同学们提问的习惯有了,问题意识也有了。

三、多方采取措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想提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要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放下教师的权威,关心和爱护学生,先让学生对数学教师感兴趣,而后对数学感兴趣,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悬念法、操作实验法、游戏竞赛法等,引起学生好奇,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有用好玩。最后,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我能行,数学并不难学,对学好数学有信心,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想向教师提出问题。

2.建立民主课堂,创设良好气氛,让学生敢提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收起严肃的面孔,有亲切、和谐的笑脸,把微笑带进课堂,说话要幽默,尊重学生人格,消除学生对提问题的恐惧感。因此教师要做到: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要求或不是本课所要解决的内容时教师要给予同样的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题的精神,并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当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教师不能中途打断或轻易否定而忽视其中有用的信息,要用肢体语言、眼神表示鼓励,直到学生提问完毕,并认真予以解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错或教师在上课时已多次出现过,而学生又当作问题提出时,教师不能嘲笑、讽刺、指责。要知道勇于提问题、对任何事物都爱问一个为什么的寻根究底的积极探索态度是高素质的一种表现。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自己一时也答不上来时,不要敷衍应付,草率作答或躲闪回避,应尽可能地发动全班一起来讨论或做善后处理。一节课的成功不仅要看解决了多少问题,更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提出了多少个高质量的问题,哪怕有的问题是一两节课甚至是一两年都解决不了的,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自由提问,允许学生自由争论,不清楚的问题允许重提,说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教师说错允许批评,允许保留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

3.教给学生方法,寻找问题来源,让学生会提问题。

学生有了提问题的勇气,并不等于就能提出问题了。因为有些学生想向老师提出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产生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课题与学习的主要内容中寻找问题。课题是教材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新旧知识找矛盾与联系中发现问题。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在联系生活与已有的认知中得到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反向思考中提出问题。人们虽习惯或偏爱正向的思维,但往往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甚至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进行反向思维会找到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很可以试一试。

总之,学生能否提出“有效”的问题,是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会主动地探究问题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使学生敢问,会问,有机会问,从而提高创新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能化成分数数学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神奇的循环小数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