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强 卞邦健 杨广林等
[摘 要]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治疗中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90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先予以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CR+PR例数为29例,有效率为64.5%。新辅助化疗毒副作用以Ⅰ、Ⅱ为主。2组1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胃癌;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4)06-055-03
胃癌死亡率较高,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0%以上[1]。由于多数胃癌患者在就诊时病变已经进入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低,或仅能进行姑息性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生存率较低。特别是对于Ⅲ、Ⅳ期的晚期胃癌患者,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仍较高。而新辅助化疗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面积缩小,提高手术根治切除率,改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新辅助化疗在晚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符合手术条件90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3岁,平均(61.1±4.2)岁;其中低分化腺癌23例,中分化腺癌14例,高分化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3例。观察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50-75岁,平均(62.1±4.4)岁;低分化腺癌24例,中分化腺癌15例,高分化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经过B超、MRI等确定腹腔淋巴结转移、病灶浸润程度及器官转移情况,上消化道钡餐试验显示消化道通畅。
1.2 方法
观察组运用FOLFOX改良方案进行化疗,采用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91)145mg/m2,第1d,静脉滴注2h,亚叶酸钙(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91)500mg及氟尿嘧啶(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11)3.5mg/m2,分别置入微量静脉泵中持续滴注5d,每2周为一个周期,治疗2个以上疗程。在治疗期间予以格拉司琼(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79)9mg,联合甲氧氯普胺(大同市卫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3176)5mg配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并予以保护肝肾等对症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行CT检查,符合手术切除标准后即进行手术。选取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远端胃切除术、姑息性近端胃切除术、全胃联合部分肝、脾脏切除术等。
1.3 疗效判定
临床近期疗效按照WHO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进行评估,分成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对治疗后的毒副作用、远期生存率等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分析
观察组45例中CR9例,PR17例,SD12例,PD7例,CR+PR例数为29例,有效率为64.5%。
2.2 新辅助化疗毒副作用分析
2.3 2组术后复发及远期生存率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在早期无症状,后期往往是由于胃肠道反应才就诊,胃镜和病理检查后往往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期,但是目前对于胃癌治疗手术仍是唯一的根治手段[3-4]。1982年国外学者提出应用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胃癌,不仅增加了手术成功率,且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从本次研究结果看,也提示其可提高术后3、5年患者生存率。结合相关研究[5-6],我们认为新辅助治疗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术后肿瘤血供改变影响术后效果;②减少术中传播,消除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以在术后选择敏感的抗肿瘤药物;③降低肿瘤的发生面积,提高手术切除率;④防止切除原发肿瘤后刺激剩余肿瘤的生长;⑤可以早期剔除不宜手术的患者。
本次研究化疗选择的化疗方案,奥沙利铂进入体内后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且无顺铂的肾毒性和卡铂的骨髓抑制效应。氟尿嘧啶是目前为止胃肠道肿瘤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其属于细胞周期性特异性药物,对各期的增殖性细胞均有杀伤力[7]。文献[8]称其临床有效率为21%以上,且其代谢速度快,半衰期为6-20min。联合应用亚叶酸钙,通过增加体内的5、10甲氢四氢叶酸水平而提高叶酸三联复合物的形成,增强了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综合各种药物作用,抑制肿瘤的扩散,缩小肿瘤的面积,为手术上的减少切除范围提供了有效作用[9]。施纯玫等[10]认为,抗肿瘤药物应用2个周期肿瘤坏死性有显著改变,超过3个周期则肿瘤缩小不明显,超过4个周期则肿瘤面积反而增大,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2个周期为基础,部分患者增加至3个疗程,有效率达到64.5%,近期疗效较好。综上所述,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提高局部晚期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有群.局部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27):2773-2774.
[2] 玄东春,金文彪,崔海,等.Her-2与ALDH1在乳腺癌中表达与相关性研究[J].现代仪器,2012,18(6):26-29,33.
[3] 高翔,李晓林,汪嘉伟等.DOF方案新辅助局部晚期胃癌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9):117-118.
[4] 许凡.局部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7):5654-5656.
[5] 陈晓耕,林志彬.局部晚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7(11):1297-1299.
[6] 李铮宇,黄俊明,陈超群等.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49-50.
[7] 李保林,解晨昊,张铭录等.27例局部晚期胃癌行FOLFOX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54-756.
[8] 王鑫,金晶.局部晚期胃癌的放射治疗进展[J].癌症进展,2010,8(3):234-241.
[9] 贺梁,南琳,史衍辉等.中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92例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0,16(9):600-602.
[10] 施纯玫,杨建伟,陈奕贵,等.8例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再切除初步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5(5):34-36.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治疗中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90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先予以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CR+PR例数为29例,有效率为64.5%。新辅助化疗毒副作用以Ⅰ、Ⅱ为主。2组1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胃癌;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4)06-055-03
胃癌死亡率较高,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0%以上[1]。由于多数胃癌患者在就诊时病变已经进入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低,或仅能进行姑息性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生存率较低。特别是对于Ⅲ、Ⅳ期的晚期胃癌患者,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仍较高。而新辅助化疗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面积缩小,提高手术根治切除率,改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新辅助化疗在晚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符合手术条件90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3岁,平均(61.1±4.2)岁;其中低分化腺癌23例,中分化腺癌14例,高分化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3例。观察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50-75岁,平均(62.1±4.4)岁;低分化腺癌24例,中分化腺癌15例,高分化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经过B超、MRI等确定腹腔淋巴结转移、病灶浸润程度及器官转移情况,上消化道钡餐试验显示消化道通畅。
1.2 方法
观察组运用FOLFOX改良方案进行化疗,采用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91)145mg/m2,第1d,静脉滴注2h,亚叶酸钙(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91)500mg及氟尿嘧啶(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11)3.5mg/m2,分别置入微量静脉泵中持续滴注5d,每2周为一个周期,治疗2个以上疗程。在治疗期间予以格拉司琼(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79)9mg,联合甲氧氯普胺(大同市卫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3176)5mg配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并予以保护肝肾等对症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行CT检查,符合手术切除标准后即进行手术。选取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远端胃切除术、姑息性近端胃切除术、全胃联合部分肝、脾脏切除术等。
1.3 疗效判定
临床近期疗效按照WHO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进行评估,分成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对治疗后的毒副作用、远期生存率等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分析
观察组45例中CR9例,PR17例,SD12例,PD7例,CR+PR例数为29例,有效率为64.5%。
2.2 新辅助化疗毒副作用分析
2.3 2组术后复发及远期生存率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在早期无症状,后期往往是由于胃肠道反应才就诊,胃镜和病理检查后往往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期,但是目前对于胃癌治疗手术仍是唯一的根治手段[3-4]。1982年国外学者提出应用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胃癌,不仅增加了手术成功率,且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从本次研究结果看,也提示其可提高术后3、5年患者生存率。结合相关研究[5-6],我们认为新辅助治疗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术后肿瘤血供改变影响术后效果;②减少术中传播,消除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以在术后选择敏感的抗肿瘤药物;③降低肿瘤的发生面积,提高手术切除率;④防止切除原发肿瘤后刺激剩余肿瘤的生长;⑤可以早期剔除不宜手术的患者。
本次研究化疗选择的化疗方案,奥沙利铂进入体内后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且无顺铂的肾毒性和卡铂的骨髓抑制效应。氟尿嘧啶是目前为止胃肠道肿瘤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其属于细胞周期性特异性药物,对各期的增殖性细胞均有杀伤力[7]。文献[8]称其临床有效率为21%以上,且其代谢速度快,半衰期为6-20min。联合应用亚叶酸钙,通过增加体内的5、10甲氢四氢叶酸水平而提高叶酸三联复合物的形成,增强了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综合各种药物作用,抑制肿瘤的扩散,缩小肿瘤的面积,为手术上的减少切除范围提供了有效作用[9]。施纯玫等[10]认为,抗肿瘤药物应用2个周期肿瘤坏死性有显著改变,超过3个周期则肿瘤缩小不明显,超过4个周期则肿瘤面积反而增大,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2个周期为基础,部分患者增加至3个疗程,有效率达到64.5%,近期疗效较好。综上所述,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提高局部晚期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有群.局部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27):2773-2774.
[2] 玄东春,金文彪,崔海,等.Her-2与ALDH1在乳腺癌中表达与相关性研究[J].现代仪器,2012,18(6):26-29,33.
[3] 高翔,李晓林,汪嘉伟等.DOF方案新辅助局部晚期胃癌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9):117-118.
[4] 许凡.局部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7):5654-5656.
[5] 陈晓耕,林志彬.局部晚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7(11):1297-1299.
[6] 李铮宇,黄俊明,陈超群等.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49-50.
[7] 李保林,解晨昊,张铭录等.27例局部晚期胃癌行FOLFOX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54-756.
[8] 王鑫,金晶.局部晚期胃癌的放射治疗进展[J].癌症进展,2010,8(3):234-241.
[9] 贺梁,南琳,史衍辉等.中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92例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0,16(9):600-602.
[10] 施纯玫,杨建伟,陈奕贵,等.8例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再切除初步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5(5):34-36.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治疗中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90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先予以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CR+PR例数为29例,有效率为64.5%。新辅助化疗毒副作用以Ⅰ、Ⅱ为主。2组1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胃癌;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4)06-055-03
胃癌死亡率较高,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0%以上[1]。由于多数胃癌患者在就诊时病变已经进入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低,或仅能进行姑息性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生存率较低。特别是对于Ⅲ、Ⅳ期的晚期胃癌患者,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仍较高。而新辅助化疗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肿瘤面积缩小,提高手术根治切除率,改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新辅助化疗在晚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符合手术条件90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3岁,平均(61.1±4.2)岁;其中低分化腺癌23例,中分化腺癌14例,高分化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3例。观察组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50-75岁,平均(62.1±4.4)岁;低分化腺癌24例,中分化腺癌15例,高分化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经过B超、MRI等确定腹腔淋巴结转移、病灶浸润程度及器官转移情况,上消化道钡餐试验显示消化道通畅。
1.2 方法
观察组运用FOLFOX改良方案进行化疗,采用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91)145mg/m2,第1d,静脉滴注2h,亚叶酸钙(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91)500mg及氟尿嘧啶(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11)3.5mg/m2,分别置入微量静脉泵中持续滴注5d,每2周为一个周期,治疗2个以上疗程。在治疗期间予以格拉司琼(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79)9mg,联合甲氧氯普胺(大同市卫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3176)5mg配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并予以保护肝肾等对症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行CT检查,符合手术切除标准后即进行手术。选取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远端胃切除术、姑息性近端胃切除术、全胃联合部分肝、脾脏切除术等。
1.3 疗效判定
临床近期疗效按照WHO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进行评估,分成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对治疗后的毒副作用、远期生存率等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分析
观察组45例中CR9例,PR17例,SD12例,PD7例,CR+PR例数为29例,有效率为64.5%。
2.2 新辅助化疗毒副作用分析
2.3 2组术后复发及远期生存率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在早期无症状,后期往往是由于胃肠道反应才就诊,胃镜和病理检查后往往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期,但是目前对于胃癌治疗手术仍是唯一的根治手段[3-4]。1982年国外学者提出应用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胃癌,不仅增加了手术成功率,且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从本次研究结果看,也提示其可提高术后3、5年患者生存率。结合相关研究[5-6],我们认为新辅助治疗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术后肿瘤血供改变影响术后效果;②减少术中传播,消除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以在术后选择敏感的抗肿瘤药物;③降低肿瘤的发生面积,提高手术切除率;④防止切除原发肿瘤后刺激剩余肿瘤的生长;⑤可以早期剔除不宜手术的患者。
本次研究化疗选择的化疗方案,奥沙利铂进入体内后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且无顺铂的肾毒性和卡铂的骨髓抑制效应。氟尿嘧啶是目前为止胃肠道肿瘤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其属于细胞周期性特异性药物,对各期的增殖性细胞均有杀伤力[7]。文献[8]称其临床有效率为21%以上,且其代谢速度快,半衰期为6-20min。联合应用亚叶酸钙,通过增加体内的5、10甲氢四氢叶酸水平而提高叶酸三联复合物的形成,增强了氟尿嘧啶的抗肿瘤作用。综合各种药物作用,抑制肿瘤的扩散,缩小肿瘤的面积,为手术上的减少切除范围提供了有效作用[9]。施纯玫等[10]认为,抗肿瘤药物应用2个周期肿瘤坏死性有显著改变,超过3个周期则肿瘤缩小不明显,超过4个周期则肿瘤面积反而增大,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2个周期为基础,部分患者增加至3个疗程,有效率达到64.5%,近期疗效较好。综上所述,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提高局部晚期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有群.局部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27):2773-2774.
[2] 玄东春,金文彪,崔海,等.Her-2与ALDH1在乳腺癌中表达与相关性研究[J].现代仪器,2012,18(6):26-29,33.
[3] 高翔,李晓林,汪嘉伟等.DOF方案新辅助局部晚期胃癌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9):117-118.
[4] 许凡.局部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7):5654-5656.
[5] 陈晓耕,林志彬.局部晚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7(11):1297-1299.
[6] 李铮宇,黄俊明,陈超群等.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4):49-50.
[7] 李保林,解晨昊,张铭录等.27例局部晚期胃癌行FOLFOX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54-756.
[8] 王鑫,金晶.局部晚期胃癌的放射治疗进展[J].癌症进展,2010,8(3):234-241.
[9] 贺梁,南琳,史衍辉等.中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92例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0,16(9):600-602.
[10] 施纯玫,杨建伟,陈奕贵,等.8例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再切除初步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5(5):34-36.endprint